沙坪坝区多举措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03.03.2017  16:18

 

一是有的放矢,建立特教档案。 区教委下发《关于开展对义务教育阶段免学青少年儿童上门服务的通知》,要求各学校上门了解服务区内残疾儿童情况,并建立特殊教育工作档案。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各类残疾儿童366人,其中,沙坪坝区聋哑学校招收聋哑学生31人,其他中小学随班就读残疾学生230人,送教上门残疾学生5人。

二是积极作为,改善特教条件。 按每人每年6000元核拨公用经费,为59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下拨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217.6万元。继续推进资源教室建设,划拨特殊教育专项资金53万元,筹建资源教室2个、改建资源教室1个,改善其义务教育片区内21所小学的特教条件。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免费教育和困难资助政策,落实聋哑学校学生免住宿费、提供爱心午餐、提供免费饮用奶政策。

三是多方联动,强化工作指导。 成立由区教委、民政局、区残联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的领导机构,统筹全区特殊教育工作。聘请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对沙坪坝区特教工作予以指导,以提升特教工作质量。区教师进修学院安排兼职教研员,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指导学校特殊教育研究工作。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依据《沙坪坝区贯彻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组建沙坪坝区特殊教育管理与指导中心,依托该中心,开设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教师专业能力初级培训班,年培训教师30余人。组织开展“聋哑学生青春期教育研究”“特色课堂行动研究”“玩具图书馆在普特融合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等课题研究,提高特教教师专业化水平。

五是创新驱动,丰富教育内容。 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一人一案、免费教育、医教结合”原则,制定送教上门服务方案,原则上在行课期间每月1次,全年不少于5次,区内残疾儿童就学率接近100%。学校上门服务时,主动联系街镇(社区、村社)、医疗机构共同参与,通过交流、讲解、互动、适量作业、远程服务等方式,对服务区内残疾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生活技能培养、劳技科技、时事要闻、学科知识讲解等。

六是面向社会,提升适应能力。 聋哑学校为提高聋哑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先后开展美容美发、烹调、刺绣等专业培训,尤其是聋哑学生创作的“绣声绣色”为品牌的各类蜀绣产品,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加强教学“五认真”管理,聋哑学生各科期未考试及格率达100%,优生率达75%以上,历年毕业学生就业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