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沱古镇的每个清晨到夜晚 收藏着你你向往的宁静生活

16.07.2019  12:25

清晨,一抹晨曦裹挟着江风,唤醒了西沱古镇上的人们。

7月5日,天刚刚亮,住在云梯街上段的93岁老人汪德秀起床,打开房门第一件事,就是端出一把老式藤椅,坐在门口,望着江上的轮船和老街上的行人,似乎在追忆年轻时的时光。

在云梯街下段,今年65岁的王方明则扛着一把扫帚,走出家门,开始清扫门前近千米长的老街,扫帚发出的沙沙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老街在细心呵护中,继续保持运转。

西沱古镇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繁华归于宁静 古镇保持原生模样

老街从繁华归于宁静,汪德秀亲眼见证了这里的巨大变化。

年轻时,汪德秀是老街上的能人,丈夫在石柱县城粮食部门上班,她不但要照顾几个年幼的孩子,还在老街上开起了一家餐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街最热闹了,每天有不少背二哥背着盐巴和山货,从街上走过,一到赶集的日子,街上更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汪德秀回忆说。

那时,老街上生意很好做,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商贩,汪德秀的餐馆生意也做得风声水起,不但将孩子拉扯大,还陆续将店面扩大,3个门面在老街上一字排开。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没了川渝商贾沸扬的人流,加上新场镇修建,两条崭新的水泥公路从老街上横穿而过,商贩、居民陆续离开了老街,去了条件更好、交通更方便的新场镇,云梯街逐渐平静下来。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西沱古镇才能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一切都是原生的模样。

生活节奏慢下来 与老街一起慢慢变老

远离喧嚣,老街上居民们的生活节奏也慢了下来。汪德秀的餐馆早已关门歇业,但她仍舍不得搬离这里,喜欢坐在门前,与街坊邻居拉拉家常、摆摆龙门阵,平平淡淡度过每一天。

而在这里生活了40年的王方明,每天早上打扫老街路面,扫完后才回来吃早饭,剩下的时光便守着门前的一个小摊,主要卖点水和零食。

看着老街繁华褪去的王方明,目光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前江上不时有船舶靠岸下客、卸货,码头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现在百米长的老街上,只住了7家人。

坐在小摊前,王方明静静看着门前偶尔路过的行人,在时光飞逝中,他与老街一起慢慢变老。

过去古镇上游客很少,一天只卖一二十元,挣不了多少钱,主要是打发时间。”待夜幕降临,王方明才收摊回屋。这样的作息时间,他每天周而复始,多年来没有改变过。

此时,朦胧夜色渐渐溢进老街,每家每户又亮起灯光,老街变得越发静谧。

体验市井生活 远离喧嚣让心放飞

如今的西沱,没有商业古镇的人群熙攘,更没有大同小异的纪念品售卖,有的只是古镇人家真实的市井生活。

慢行在云梯街上,两旁土家民居古色古香,不时有老头戴着老花镜在屋檐下下象棋、打川牌,也有老妪在木门前哼着小调纳鞋垫、摆家常。

无论是拾级而上,还是俯势而下,都给人一种走在云梯上的感觉。脚下的千年青石板,每一步踏上去,都能从足心重温无数个前人的脚印,任由沙沙风声肆意荡漾至耳畔。

你也可以坐在小巷深处的茶馆中,晒着慵懒的阳光,远离世俗的烦嚣嘈杂,放飞心灵。

如果有缘分,你还可以在云梯街上邂逅巴盐汉子表演队的实景表演,近距离触摸古镇的旧年华。

古镇淳朴宁静而不失活力。采访中,一位扎着马尾、穿着红裙的小女孩踩着滑板车,风一样的从老街上穿过,消失在青石板路的尽头,身后回荡起一连串欢笑声。

此情此景,令人感受到西沱古镇正孕育新的梦想和希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又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韩政 李舒 摄影 李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