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重庆人在淮河上修“世界第一”的高铁大桥 设计时速可达350公里/小时
△淮河特大桥。
八公山下,淮河之上,一座淮河特大桥的钢筋混凝土“双臂”,慢慢在往河中间延伸,直至“牵手”。
这就是商合杭高铁淮河特大桥,是目前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连续刚构拱桥“世界第一”,淮河主跨228米。
施工方中铁八局一公司是在渝央企,很多重庆人远离家乡来到安徽省寿县。为了这座大桥,建设者们已经在淮河岸边奋战了近三年。
延后7个月,追上进度是一场“大考”
△淮河特大桥即将合龙。
11月2日,初冬的淮河边,风吹在脸上有些寒意。宽阔的水面上,装满货物的船队从桥下穿行而过,河间屹立的巨大桥梁上,工人正紧张施工。
商合杭高铁(商丘-合肥-杭州),被誉为“华东第二通道”,经过河南、安徽、浙江三个省。商合杭高铁跨淮河特大桥是全线控制性工程,是目前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连续刚构拱桥“世界第一”。
商合杭高铁淮河特大桥位于安徽省寿县,这座古城别称寿州、寿春,是楚文化的故乡。离工地不远处的八公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1600多年前以少胜多的世界著名战役“淝水之战”,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
这些美丽的风景,对于大桥的建设者来说,却无暇顾及。
为了满足新航道标准的要求,受线路调整变更等因素影响,淮河特大桥工期延后开工7个月。中铁八局项目人员入场,就面对着这样一个难题。作为商合杭高铁北段的控制性工程,项目部承担着巨大压力。
这是一场“大考”,建设者们争分夺秒。2016年4月28日,淮河特大桥294号主墩双壁钢围堰下放成功。为了赶在汛期到来前完成这个主墩承台浇筑,项目部浇筑混凝土时实行“三班倒”,人休机器不休,时时监控浇筑全过程。从围堰封底到承台施工,仅用15天,创造了国内同类桥梁大型承台施工的新记录。
入场不到两个月,项目部相继完成项目驻地、工地现场、钢筋厂房、施工便道、栈桥和支栈桥的建设。从重新制定方案到工程正式开启,仅用了半年时间。
三大难点,冬季给大桥加上“暖水袋”
△中铁八局商合杭铁路项目部十标二分部党工委书记姜建伟介绍工程情况。
商合杭高铁淮河特大桥通车后,列车将以350公里的速度跨过淮河,仅需几秒钟。跨度大、速度快,正是大桥施工的难点。
中铁八局商合杭铁路项目部十标二分部党工委书记姜建伟,家住九龙坡杨家坪,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建设了山西太行山隧道、成灌铁路、郫彭铁路等,跟铁路已经打了24年交道。
姜建伟介绍,大桥施工有三大难点:大桥双壁钢围堰下水、主墩超大承台浇筑、连续梁冬季施工。
大桥的双壁钢围堰,一个就是1300吨,通过钢栈桥运送到河中间,再分节拼装,通过自重沉入水底。铜墙铁壁的钢围堰下水后,将河水阻隔在“钢筒”之外,给桥墩施工形成了一个安全的区域。
主墩承台长30.6米,宽24米,高6米,是淮河特大桥主桥水下施工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主墩位于淮河旧码头,属于建渣地质、河床倾斜,河床下的细沙区极不稳定,容易形成倒流,加大了淮河特大桥的施工难度。项目部技术攻坚,经过近30个小时的不间断施工,顺利完成3000方封底混凝土的浇筑。为了大桥更加稳固,从施工平台到河床以下钻孔深度达121米,建成的桩基96米、直径2.5米,相当于30多层楼高。这样的“超深桩基”,两个主墩就有40根。
冬季的淮河特别冷,去年项目部还遭遇了暴雪天气。如何给大桥“保暖”?姜建伟说,连续梁冬季施工采用锅炉蒸气养护,还在挂篮上覆盖保温棚,即使室外-10℃,梁体也能达到约20℃,就像给大桥加了“暖水袋”。
合龙施工,3米的距离是冲刺关键
△建设中的淮河特大桥。
经过近三年的施工,商合杭高铁淮河特大桥计划本月合龙。在淮河上,大桥的主跨从两岸向河中间延伸,如今已经几乎连在一起。
二分部总工朱张毅介绍,淮河特大桥项目全长17公里,主桥长452米,主跨228米,“我们采用的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不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且领先世界。”
其中,合龙段有3米左右,将采用现浇的方式,也是主跨“冲刺”的关键。
朱张毅说,淮河特大桥合龙段的施工有三个要点,一是使用千斤顶顶住合龙段的两侧,以保证梁体稳定;二是使用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以减小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三是温度控制在当日最低时进行,一般来说是凌晨或是深夜,收缩达到最大值,这样可以保证合龙的精度。
经过近三年的坚守,项目部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个荣誉称号。商合杭高铁预计2019年底北段开通运营,2020年底南段开通运营。
链接》(可框起来单独放一小块)
商合杭高速铁路(商丘-合肥-杭州)又名“商杭高铁”、“商杭客运专线”、“商合杭高铁”,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高速铁路,被誉为“华东第二通道”,经过河南、安徽、浙江三个省,起自商丘站,经亳州南站、阜阳西站、淮南南站、合肥站、芜湖站、宣城站、湖州站等站,终点至杭州东站。
商合杭高铁全长794.55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全线设车站30个。
通车后将缓解华东第一通道京沪铁路运输能力不足,是我国客运专线网的重要干线和华东地区南北向的第二大客运通道。沿线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是联系中原、江淮与长三角重要的交通干线。
2015年11月30日,商合杭高铁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底北段开通运营,2020年底南段开通运营。
新闻多一点>>
为了高铁尽快建成开通 远离家乡也觉得值了
△35岁的罗亚飞和爱人是工地上的“夫妻档”。
35岁的罗亚飞,是重庆潼南人,典型的重庆妹子,说话做事风风火火。2005年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毕业后,进入中铁八局一公司工作。她曾在重庆嘉华大桥、佰富高尔夫等项目干过,2017年来到商合杭高铁淮河特大桥项目。
离开家乡,千里迢迢来到安徽省寿县的最大原因,就是爱人张志雄在这里工作,两人是最早一批进驻商合杭高铁项目的建设者。“两个人相隔太远,干建设的人聚少离多,他在这里建设高铁,我也尽力来帮点忙”,罗亚飞说。
罗亚飞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郊外修桥不适合带孩子,孩子就留在潼南老家,大的4岁,小的才一岁多。“因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孩子对父母有陌生感。想他们的时候,就用微信视频看看”,罗亚飞说。
去年暑假,罗亚飞把大女儿带到项目部,因为陌生感,孩子一开始都不愿意和父母单独在一起,好久才培养起感情。假期结束了,孩子回到重庆,打电话时哭着说“妈妈,你回来吧!”罗亚飞再也忍不住,眼泪不停地往下掉。
“建设者四海为家,即使离家千万里,也总是心里放不下,儿女就是最大的牵挂,感觉亏欠他们太多了”,罗亚飞说,“但为了高铁的尽快建成开通,为的是交通畅达,即使远离家乡,也觉得值了。”
一条河的距离
修桥的人,最是知道桥的重要。因为没有桥,就算只有一条河的距离,对于项目上的“夫妻档”来说,也是一条很难逾越的鸿沟。不止是罗亚飞和张志雄,中铁八局商合杭高铁项目部还有很多建设者“夫妻档”。
34岁的毛建是中铁八局商合杭项目十标二分部副经理,2015年11月,毛建就从重庆来到了安徽,妻子也跟着一起,孩子留在老家。
在商合杭高铁项目,跨淮河特大桥是全线“第一跨”,邻近的东淝河大桥是“第二跨”。毛建的宿舍在淮河特大桥边上,而妻子在东淝河附近。
因为隔着一条河的距离,每天,毛建下了班之后就会绕很大一圈,接到妻子后回家。虽然绕行的距离长,天天这样往返不方便,但已经成了夫妻俩的默契。
因为没有桥,项目部还租了一艘船,往返于商合杭高铁淮河特大桥两岸,主要是运送建筑材料和物资。有时候,员工会搭乘这艘临时渡船往来于淮河两岸,毛建也是如此。
由于工期很紧,毛建和妻子好久没回家了,孩子已经3岁,但几乎没有陪着过生日。连孩子什么时候生日,毛建都记错了,想了好久才回忆起,“一般过年才回家,孩子只亲热外公外婆,父母都快不记得了。等这个工程完了,回家好好陪下孩子。”
95后的新生建设力量
△这些90后、95后,远离家乡参与高铁建设,是建设大军中的“新生力量”
在这个建设大军里,不断有新生力量加入,包括不少90后、95后,远离家乡参与高铁的建设。
重庆交通大学毕业的许磊,今年23岁,来自重庆綦江,是一个“95后”。2017年7月,刚毕业的许磊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怀揣着人生的理想,来到了商合杭高铁项目。
“因为学的土木工程,知道会和岩土石块打交道,早有心理准备”,面对工作的环境,许磊并没有太多意外。
许磊是家中的独生子,虽然父母有些担心,但还是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参与高铁建设,对于许磊来说是头一回。如今,许磊在项目部做劳务合同管理等,经过一年多的煅炼,已经习惯了工地上的快节奏。
去年冬天,安徽寿县下起了多年难遇的暴雪,为了抢工期,一直没有停工。冬天过去了,看着商合杭高铁淮河特大桥一点点建成,许磊有了成就感。
修铁路难得回家,去年春节许磊抽空回去了一趟,父母往他的行李里塞进了东溪豆腐乳、饭遭殃、香肠腊肉……满满一大包。“都是家乡的味道,就像没有离开家乡”,许磊笑着说。
和许磊一样,项目部还有很多年轻的建设者。22岁的黄睿和魏一凡同岁,以前大学是同窗,现在又成了工地宿舍的“好兄弟”。“在学校念书时,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工程图纸和现场施工不一样,经历了这次高铁的建设,自己觉得很自豪,也让自己迅速成长”,黄睿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本组图片由通讯员 李昌伦 罗俊森提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