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传承,让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妈妈,快看,这个刺绣好漂亮哟!”“呀!还有‘男绣娘’,手指好灵活,飞针走线,就像在布上跳舞”……8月28日,在酉阳5A级景区桃花源,不少亲子家庭抓住假期最后的尾巴,进行研学旅行。
景区内的市级非遗项目——酉州苗绣成了游客热门打卡地。“男绣娘”陈碧海更是成了一名“网红”,身边聚集不少游客拍照、录视频。
非遗进景区,实现文化与旅游双向赋能,不仅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也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之举。
事实上,桃花源景区引入苗绣项目,只是我市在非遗传承保护、活化利用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通过“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非遗+产业”等模式,创新探索出了不少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案例。
▲苗绣。记者 熊明 摄/视觉重庆
非遗+旅游
文化“出圈”,让景区见人见物见生活
“苗绣,被誉为‘古苗文化的活化石’。它用色夸张大胆,以红、绿为主,辅以其他色彩鲜丽的丝线,花纹稠密、富丽堂皇,适合用作旅游商品,是游客带得走的记忆。”陈碧海一边介绍,一边飞针走线,插针、洒针、点针、挑针等技法一气呵成。
现年57岁的陈碧海本是一名庄稼汉,家住酉阳清泉乡茶溪村。1993年,他跟村里多数青壮年一样外出务工,在湖南彬州不幸遭遇车祸,左腿高位截肢、左手失去3根手指,伤愈回家后,他一直赋闲在家,靠低保金度日。
2014年,“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实施〈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复函》,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同年,由山东省文化旅游厅、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举办的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项目启动,陈碧海在当地政府关怀下,参加了酉州苗绣培训班,并正式成为了一名“绣工”,在桃花源景区苗绣坊上班。
“如今,我月薪1900元,有‘五险一金’,不仅甩掉了穷根,还到全国多地进行非遗技艺展示,甚至还出了一回国,到新加坡参加文化交流。”陈碧海感激地说。
事实上,获得感满满的不仅仅有陈碧海一人。“我们借助非遗进景区项目,先后开设了竹编坊、苗绣坊、织锦坊、染布坊等工坊,开发苗绣、土家织锦、竹编等特色非遗产品和文创产品,在丰富景区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让游客的旅行变得更能‘见人见物见生活’,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桃花源景区相关负责人称。
非遗怎么“活”,当然就是要回归生活、贴近群众,让普通人可以随处可见、触手可及,这样的非遗才是具有可以持续传承的生命力。“非遗+旅游”无疑是文化与旅游双向赋能的有益探索。
非遗+乡村振兴
文化“下乡”,让软实力变成硬支撑
沿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走进石柱中益乡华溪村先锋组谭明兰家,院子干净整洁,土家吊脚楼别具一格。
50岁的谭明兰说话声音爽朗,一根绣花针在手中上下飞舞,夏布制成的干花、胸花、布老虎、手提袋等非遗产品逐渐在她的一针一线中成形。
“党的政策好,我们也要努力往前跑。”她说,曾经层层叠叠的大山阻碍了村子对外交流,也阻挡了村民的致富路。7年前,她与丈夫双双生病,加上儿女上学,她家成为建卡贫困户。
前年,我市探索起“非遗+扶贫”新模式,遴选夏布、刺绣、编织、木雕等12个产业化程度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在曾经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举办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兴建非遗扶贫工坊,采取“公司+农民+传统技艺”运营模式,以招工、计件合作等多种方式,满足农村妇女、残疾人等人群想要劳动强度低、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地点离家近的就业需求,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
▲石柱中益乡平坝村壹秋堂扶贫工坊,村民们围坐一起制作夏布工艺品。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没多久,谭明兰参加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夏布技艺培训,掌握了夏布染制、刺绣、工艺品制作等多种技艺,成为了一名农村手艺人。
“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农忙时可下地料理庄稼,闲暇时再绣几针,全是手工活,工坊按件记薪,忙农活、照看家、挣钱都不耽误。”谭明兰称,凭此技艺,她现在每月待在家里都能挣1000多元。如今,她家年收入已突破5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39个市级非遗工坊,有效解决近千人居家就业,不仅助推了乡村振兴,也推动了非遗传承保护,还解决了非遗企业的用工难,提升了他们的生产能力,实现“一举数得”的发展目标。
非遗+产业聚集
文化“融合”,让资源成为财富
在荣昌安陶小镇,每走几步便能看到一个荣昌陶的铺面。“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公吆喝悍声远,窑火烧亮半边天……”这首传唱数百年民谣中描述的场景,在如今得到了重现。
▲荣昌区安陶小镇,人们在体验陶艺。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在众多铺面中,荣昌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先才的“荣昌安陶”店铺,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呈“前店后厂”布局,前店展示着数百种精美陶器,吸引了不少客人选购;后厂,是梁先才授徒和制陶的地方。
“如今,荣昌陶可谓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年过七旬的梁先才称,他9岁就跟随父亲学习制陶,16岁学习拉坯制作,23岁时就能制作各种工艺陶。
为了不让这门技艺失传,2013年,梁先才专门成立了陶瓷技能专家工作室,从事陶瓷艺术品的研发、制作。
“非遗不能‘冻’起来,要‘动’起来;只有 ‘动’起来,文化才能‘活’起来。”荣昌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称,近年来,该区对非遗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提炼和表达,围绕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打造产业群,推动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把文化资源变成文化财富。
在陶方面,荣昌确定了“陶瓷产业园”和“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双轮驱动的陶瓷产业发展思路,陶瓷产业园突出一个“优”字,力争打造200亿级陶瓷产业发展集群;陶文化创意产业园突出一个“新”字,不断提升荣昌陶的品牌和形象,并努力把安陶小镇建设成为集陶产业、文化、旅游、体验、教育于一体的国家5A级景区。
目前,荣昌有陶瓷企业7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26家、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日用陶、工艺美术陶、包装陶、园林建筑陶等产品体系。
“强大的产业集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奠定了物质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为产业兴旺凝聚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底蕴。”梁先才称,他现在已带了上百个徒弟,其中不乏大学生,不仅不用担心手艺失传,荣昌还正在创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陶器之都,“我们的千年窑火必将越烧越旺”。
重庆日报全媒体 韩毅
原标题:重报观察|活态传承,让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