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探索三种办学模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5.05.2015 18:12
本文来源: 教育厅
一是合并模式。 将薄弱学校合并到优质学校,成为优质学校的一个校区,撤销薄弱学校法人单位,人财物划归优质学校调配管理。各校区同步开展教育教学、教研教改、质量检测、常规管理、考核评价。2012年,先期实施了薄弱学校红庙小学与优质学校实验小学的合并,撤销红庙小学改设为实验小学天湖校区,学校设总校长1名,统筹管理两个校区。目前,全区已完成4所薄弱学校与4所优质学校的整体合并。
二是托管模式。 将薄弱学校委托给优质学校管理,成为优质学校的一个分校,保持法人单位、教师编制、经费预算主体不变,人财物、教育教学由托管学校统一管理。设定托管周期,期满且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后,解除托管自主发展。2012年,依托涪陵十四中托管薄弱学校十九中、义和中学,建立托管委员会,下设行政、课程、资源、评价四大中心,直接面对各分校开展工作,形成“托管委员会—四中心—分校”的三级管理构架。2014年,被托管学校涪陵十九中形成品牌后,脱离涪陵十四中。同时,又把薄弱学校镇安中学纳入托管。
三是合作模式。 由优质学校与一所或多所薄弱学校结成发展共同体,各校相互独立,保持原有办学体制、人事管理、经费来源关系不变。优质学校通过文化引领、管理输出、教学帮扶、科研带动、师资培训、资源共享,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目前,39所城镇优质学校与52所薄弱学校结成发展对子。
本文来源: 教育厅
15.05.2015 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