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青:把春天吃进嘴里
春日的阳光普照大地,正是欣赏各种花儿的好时节,但你别忘了,这也正是吃野菜的季节,那漫山遍野的野菜,再不吃就老了!
春风十里,不如吃起。在“清明节吃青”的仪式感中,尝一口春天的味道。今天是既为自然节气,又为传统春祭节日的清明节,吃一盘清明菜粑粑,再合适不过了。
清明节前后,是清明菜的茂盛时节,在河岸、泥地,就会看到它成簇成团成片的旺盛之态。一茎独立,小叶片,被覆白色细密的绒毛,三四寸高,粉粉的绿。清明节一过,清明菜顶端就开了小花,一小簇一小簇淡淡地黄。瞧,清明菜已经青翠欲滴了,趁着它还未开花,去野外掐下一些,一年才吃这么一次,一定要吃个够!
那重庆哪里可以采到鲜嫩可口的清明菜呢?
北碚缙云山
缙云山,野菜资源丰富,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季,许多人都慕名而来。对于专程挖野菜的人来说,缙云山可谓是一个“聚宝盆”。
生长在这里的野菜品类繁多,折耳根、野葱、蕨菜、荠菜、清明菜、蒲公英……
沙坪坝平顶山
在春季闲时,爬上平顶山,呼吸着大地的泥土气息,采摘随处可见的清明菜。
在山顶的那片坝子里,晒晒太阳,喝喝茶,打打牌,让心情回归自然。山下是繁华的闹市,山上与世隔绝,别有一番风趣。
清明菜的叫法很多,在云南有的人叫面蒿;在重庆有的人叫清明草,有的人叫清明菜;在贵州有人叫火把草;还有些城市的人叫它毛香、鼠曲菜、水棉花、黄草。
清明菜不仅仅是满足大家口腹之欲的野菜,它还具有很多功效,比如止咳平喘、降血压、除风湿、利湿浊,被称为“野菜中的降压药”,适合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
各个地方的叫法不同,做法也有所不同。其实,清明菜的做法有很多,可以蒸,也可炒,还可以煎,但大家最喜欢还是清明菜粑粑。趁着阳光明媚,百花争艳,给大家介绍几款清明菜最简单的吃法。
煎炸清明菜粑粑
材料:清明菜、糯米粉、盐。
做法:1、挑出清明菜里面的杂草,洗干净。
2、锅中烧足量的水,水开后把清明菜放进锅中氽烫两三分钟捞起挤干水分,再把它切碎,越碎越好。
3、待清明菜稍微冷一些后,放入盆中,倒入一些糯米粉,放少许盐。先用筷子把糯米粉和清明菜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再用手揉面,手法就像揉汤圆面一样,要揉得干一些,揉至面团表面光滑即可。
4、把锅洗干净,倒入少量油,用手抓一个清明菜糯米粉团,搓圆,再压扁,放入油锅中煎炸至两面微黄即可夹入碗中。
清明菜团子
材料:清明菜、糯米粉、肥肉相间的腊肉、葱花、芽菜、白糖、鸡精。
做法:1、还是先把清明菜洗干净,混合进糯米粉,揉成团。
2、把腊肉煮熟后切碎,芽菜切碎。
3、锅中放入一点油,把腊肉丁放进锅中炒一下,再放白糖、芽菜、鸡精炒熟即可。
4、像把汤圆一样,把炒好的腊肉芽菜馅儿包进清明菜糯米粉团里。
5、包好后,在蒸格上面铺一块纱布,放入包好的清明菜团子,上锅蒸,像蒸包子一样,蒸熟就可以了。
这两道清明菜美食皆是咸鲜味,如果你喜欢吃甜,也可以用清明菜制成红豆馅的青团。
什么是青团?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是一种用艾叶或清明菜捣成汁液,加上各种馅做成的糯米团子。近几年来,很多地方都流行吃青团起来,都根据自家的喜好,放入或甜或咸的馅。
其外表和色调均为翠绿色,如同晶莹的玉珠而得名,不光其外表好看,咬下去也是能感受到软糯的团子那种弹牙的口感,里面夹杂的红豆馅立马在嘴中化开。
清代文学家袁牧在《随园食单》中这样描述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
米酒是青团的好搭档
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云:“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由此看来,旧时的人过清明,喜欢喝米酒,唱竹枝词。直到今天,每逢清明,许多重庆人也会酿造米酒,也就是醪糟。
白酒太烈不适合入口,啤酒太胀肚,红酒喝着太多规矩,米酒的清甜配上青团,就是再好不过的搭配了。扑鼻来的是温润米香、新鲜清澈的甜,没有常见白酒的辣口感,不呛口的回甘久久萦绕舌尖。
多喝几口时身心通畅,紧张的血液毛孔开始温和起来,能让人瞬间放下城市的疲倦,获得心灵上的轻盈放纵。再轻咬一口青团,软软的、糯糯的,好不温暖!
在清明时节吃清明菜粑粑,除了因为它美味而倍受大家青睐以外,更是重庆人的清明习俗之一。
不过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野菜口感虽好,也有一定营养价值,但不能乱吃,采摘和购买时必须要谨慎小心。而且不宜多吃。野菜毕竟是野菜,没有成为“家常菜”一定有它的原因,这是我们老祖宗在亲身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所以,尝尝鲜,偶尔改善改善口味还可以,不宜天天吃、吃很多,就像这清明菜,吃得太多会伤眼。
来源:天王美食厨房微信公众号、轨道美食微信公众号、全球泛户外救援学院微信公众号、重庆自助游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