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和渔船合影后,渔民夫妻“上坡”开起餐馆

27.08.2020  19:53

九龙坡新闻消息,“我家几代都是渔民,为响应国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号召,主动关停原鹅公岩桥下打渔人家渔船……”——黄家码头附近的秀鱼府的墙壁上,有人用加粗黄笔写着这样一段话。

该鱼府由渔民夫妻周安彬和付世秀所开,他们在码头边重拾渔家江湖菜的烹调手艺,主打“熟悉的味道,原来的配方”,虽然谋生手段变了,工作环境变了,但吃苦耐劳的精神犹在,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让岸上的路越走越宽。

▲周安彬的“打渔人家”渔船。

以船为家

去年年初,周安彬夫妻响应长江禁渔号召,切割销毁了鹅公岩桥下的捕捞渔船,进行了短暂的打工。后来,他们带着对渔船和码头的眷恋,把餐馆开在了黄家码头附近的一个小区门口。

周安彬的老家在铜梁县庆隆乡,一条大河从家门口蜿蜒而过,他11岁就跟着父亲上船打渔,13岁住在船上,以船为家,四处漂泊,哪里有鱼哪里走,下至巫山小三峡,上至江津白沙镇。直到在黄家码头黄沙溪一带捕鱼,遇见到同是“渔三代”的付世秀,两人结婚成家,小木船“”了间床铺,做了过道,添置锅碗瓢盆,这就是两人的家。

黄家码头以前是个真正的水码头,有渔船停靠,我们在江上捕鱼,然后拉到就近的码头上卖,在岸边买生活用品。”周安彬说,那时吃喝拉撒都在船上。

大风来了,船就泊在避风处,太阳大了,就把船停到凉快的峡谷里,也经历过危险,柴油里进水导致船上的电机歇火,船顿时失去控制,随时可能与旁边的大船相撞,周安彬当即跳船,躲到旁边的大船下面。

从13岁到47岁,34年来,从五板船到大木船、机动船,再到两层楼高的大铁船,他经历了长江上的风浪,也习惯了船上的劳作,以为就这样漂泊在长江上了。

禁渔之约

2020年1月1日,十年长江“禁渔令”颁布实施,九龙坡区与长江有个十年的禁渔约定,渔船退捕、禁渔打非多管齐下,筑牢长江生态防线。长江九龙坡段包括西彭至铜罐驿江段、黄桷坪至谢家湾江段共31公里。周安彬渔船所在的黄家码头水域就在其中。

周安彬把岸上的生活称为“上坡”,他说,即使没有“禁渔令”,在江上操劳了大半辈子,也曾想过提前“退休”。

随着长江渔业资源日渐衰减,传统捕捞作业难以为继,“鱼没有以前好打,特别是后来那几年,十几条渔船排在江边,排着轮子撒网。还有就是船上的生活苦,起早摸黑,生活没有规律,念大学的女儿,以后也不可能来接班。在女儿小的时候,平时上学住在岸上姨妈家,周末才回到船上,一家团聚。

早在几年前,凭着勤劳的双手,夫妻俩在码头附近的小区买了6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也算是在岸上有了个落脚处。

2018年底,长江禁渔退补实施方案出炉,对于退捕上岸的渔民,政府给予每艘有证渔船一次性包干补助20万元。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周安彬签下了渔船退捕转产协议,上交渔船牌照“上坡”。

上坡”前,周安彬和付世秀跟其他渔民回到熟悉的渔船边,举着自己的渔船牌照留影,周安彬对着镜头,表情恬淡而坚定,那是他们最后一次和渔船合影,之后,渔船被拆除,他们回到岸上开始了新的生活。

改行上坡

告别船上,年纪偏大,劳动技能单一,一上岸就面临就业压力,周安彬也曾陷入彷徨,他去老家的厂里打工做包装工,一天守在生产线上,做了十多天后果断辞职了,“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

女儿上大学要学费,家里生活要开销,守着20万渔船补贴款坐吃山空不是长远之计,两口子一合计,回到黄家码头,用这笔钱开了一家餐馆。

突然改行,说完全适应,那是假话。”付世秀还有点不习惯,她怀念船上的闲暇时光。她说,以前在船上时,总想着岸上的生活,突然上坡生活了,有时睡梦中恍惚自己还在船上,梦醒来又把自己拉回岸上,岸上有岸上的好处,打雷下雨不担惊受怕。在长江上漂泊了大半辈子的两口子对长江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他们也明白:“取缔渔船,就是为了保护长江,必须支持。

“‘秀彬鱼府’的名字就是我们两个名字各自取用了最后一个字。”望着店门口的招牌上写着的“联系人周经理”,周安彬自我解嘲地笑,“说是经理,其实整个店只有我们两个人,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我们没有请店员,我炒菜,老婆打下手帮厨,生意忙的时候,就喊亲戚来帮忙。

▲周安彬在餐馆炒菜。

餐馆经营也遇见过“瓶颈期”,今年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关门休息几个月,店面房租曾让周安彬焦虑,好在房东减免了部分的房租,周安彬很感激。

为了应对经营资金上的压力,周安彬一咬牙把新买的轿车卖了,他说当时的想法很纯粹,“车卖了,还可以再买,店一定要开下去。

留住渔味

70平方米、3张桌子的店铺,食材来自经营养殖的生态鱼,有泡椒、酸菜、麻辣、清蒸、煲汤等菜式,想要留住打渔人家的江湖菜味道。

以前跑渔船的时候,周安彬不知不觉练就了渔家江湖菜烹饪手艺,光是烹饪一种类鱼,就有多种吃法,这是他在船上做饭自己钻研出来的。

店里招牌菜是泡椒鱼,刚打捞出来的鱼切块码料,从泡菜坛里捞起些泡椒炒好,倒入,先大火爆炒,后小火慢煨,讲究的是食材的新鲜,现杀现做。而佐料是渔家江湖菜的秘密,周安彬店里的泡椒泡菜都是秘法腌制的,“在船上天天都吃鱼,肯定要多弄一些花样才好吃。”周安彬说,现在全家人还是喜欢吃鱼,每天要吃一顿鱼。

目前,生意逐渐恢复,营业额从几百元往上涨,周安彬重燃信心。

在经营方面,他开始精打细算,店里没客人的时候,空调只开一台,原本只做鱼的餐馆,也卖些稀饭凉面……

生意空闲的时候,周安彬和老婆喜欢去长江边散步,吹吹江风,长江两岸生态恢复,前来散步的市民逐渐增多。周安彬有时也会走进人群,摆谈几句长江禁渔的意义。

凭真本事吃饭,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周安彬说,这是30多年江上生活告诉他的经验,他相信回到岸上也同样适用。他还有个计划,如果今年生意上路,打算在老家开一家分店。

记者 邬姜

原标题:渔民夫妻“上坡”开餐馆 想要留住“打渔人家”的味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