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荣膺全国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29.12.2020  15:56

12月29日,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消息,经过严格评选,重庆市中区被授予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称号。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评选,今年是首次开展该项活动,渝中区是重庆市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区县。这也是渝中区继今年11月获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的年度第二项国家级金字招牌。

近年来,渝中区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将文化旅游业确定为聚力发展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一,将文化和旅游消费作为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不断探索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发展的新途径、新机制和新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渝中区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超过135亿元,占到GDP比重的12%。文化市场繁荣兴盛,全年上演国内外精品剧目1200场次,观众超过32万人次,电影票房收入1.2亿元。拥有13个A级景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7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3.5亿元。2020年,全区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影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奋力开展生产自救,不断推进业态创新,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紧紧抓住消费端,有力提升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以文商旅融合有效促进渝中产城景高质量发展。”渝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蔚传忠介绍道。2020年渝中区文化和旅游消费逐步复苏,仅中秋国庆期间,就接待国内外游客10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亿元。

两大地标连通联动   拓展文旅消费空间

解放碑、朝天门作为重庆最显著的城市地标,渝中区坚持一体化推进解放碑—朝天门区域建设,打造步行大道串联两大城市地标,实现文旅消费空间的不断拓展。

为此,渝中区在解放碑—朝天门区域建设中植入“萌酷潮、新奇特、精优美”的体验式、沉浸式文商旅业态,引进洲际酒店、韩国CGV影城、旧物仓、洋码头、刀锋书店等知名IP流量店,布局CBT进口超市、苏宁极物等10余家跨境商品店,打造“解放碑—朝天门”世界超市,积极打造“桂花巷”“妙街”等一批格调后街,孵化街头艺术、数字文化、网红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

重庆来福士中新合作示范区”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中。目前,来福士文商旅综合体已正式开放,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长的“横向摩天楼”水晶连廊已成为市民眼中“NO.1”的城市新网红,火星探索仓演绎着更多梦幻与遐想。重庆首个城市候机楼在来福士正式启动运营,集城市候机楼、高铁城市候机厅、游客中心于一体,极大地便利了游客出行,提高了渝中旅游服务功能。“两江游”品质持续提升,非遗展演、地方戏剧、火锅美食与夜游共融,黄金游轮上更是成为“重庆小姐”等大赛的秀场。

两大商圈持续提改   促进文旅消费升级

作为重庆主城核心,近年来,渝中区以解放碑步行街、龙湖时代天街两大百亿级商圈为基础,注入文化旅游元素,丰富文化旅游业态,导入文化旅游流量,持续提升全区文化和旅游消费水平。

解放碑步行街抢抓 “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机遇,依托“较场口-解放碑-洪崖洞”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投入近50亿元,策划实施项目50余个,推动八一广场等30万平方米传统商业“二次升级”,引导千叶眼镜等传统门店升级为体验店、跨界店,引导金夫人从传统婚纱摄影,转变为集婚恋教育、旅游服务、家庭教育于一体的“幸福经济”典范,成功打造西部首条离境退税示范街区,集聚离境退税商店26家,成为重庆文化旅游消费的对外窗口。

今年上半年,解放碑步行街客流量、营业额在全国11条首批改造提升试点步行街中均排名第一,7月,国家商务部正式命名解放碑步行街为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

持续做精做靓大坪潮流商圈,支持时代天街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引导发展影视演艺、时尚创意和体验式、个性化消费,全力打造全市体验式消费标杆亦是渝中区持续不懈的奋斗目标。

积极打造国泰时代小剧场,导入方言喜剧《扯馆儿》,布局沉浸式演艺、“密室逃脱”主题IP街区,为城市商业体赋能。目前,在龙湖时代天街持续保持重庆市单体商业销售额第一的同时,渝中区正加快推进时代天街E馆建设,力争打造国内最大单体商业体,使大坪商圈集聚辐射能力更强,成为全市最重要的全业态文旅消费目的地。

新经济”业态全面发力   塑造文旅消费品牌

如何在新经济形态下让新业态全面发力?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思路,渝中给出的答案是:聚焦“区域首店、行业首牌、品牌首秀、新品首发”四首经济,通过其带来的曝光流量,既引来不断增长的游客数量,又借机传播“母城”所深蕴的巴渝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革命文化,塑造文旅消费品牌,“以文活商”“以旅兴商”“以商促旅”“以商传文”的互动格局正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渝中区引进江诗丹顿、托里伯奇等国际知名品牌18个,阿迪达斯品牌中心、星巴克臻选咖啡·酒坊等品牌首店75个。引进华人文化、知乎、巴渝民宿、不二科技等新经济企业近20个。评选文化旅游示范商店10个、非遗产品体验店5家。举办重庆渝中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产生了“吊脚楼蜀绣灯”等20余件优秀文旅商品。

全面发力“夜经济”既是渝中这座两江四岸核心区的责任担当,亦是“大山大水不夜城”的优势所在。渝中区积极争创重庆首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编制了《渝中夜经济发展白皮书》,规划渝中夜经济“两带十地标”,支持文旅产业载体开展夜间活动,启动渝中夜经济掌灯人计划,评选10大夜消费示范点,着力打造解放碑、洪崖洞、鹅岭二厂、山城巷、龙湖时代天街等一批夜间文旅消费示范区域,不断优化朝天门“两江夜游”周边环境,主城文商旅融合夜消费目的地”正在半岛之上蔚然成型。

渝中虽小,却是重庆最大的“秀场”。在市文化旅游委的支持下,渝中区启动“中央艺术区”和“重庆演艺集聚区”建设。近年来,先后承办迦达国际时装秀、“夜重庆·潮尚生活节”“首届山水重庆夜景文化节”“重庆首届老字号文化节”“解放碑论坛”“重庆市第五届文化旅游惠民(秋冬)消费季”、《中国机长》首映式、重庆小姐大赛等大型文旅活动。2020年,渝中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共承接大型节会、会议、论坛等活动120余场次。

为促进文旅线上消费、线上业态和线上服务,渝中区积极实施创新消费生态措施。支持建设“线上商城”、“线上超市”、“线上餐厅”,不断推进“互联网+出行”,打造一站式出行服务品牌。围绕建设会展旅游和国际峰会最佳举办地的目标,渝中区大力实施会展经济创新发展措施,正加快专业国际会展载体建设,积极承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峰会、全国夜经济高峰论坛等全球化节会,全面推进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建设。

优化打造消费场景    提升文旅消费特色 

城市延续千年,内涵自然深厚。在弘扬“母城文化”,建设“人文渝中”,持续提升文旅消费特色过程中,渝中区依托“街区、后街、天台、江岸、步道”五大资源要素,加快推动传统风貌区、特色老街区、山城老社区的提质更新,实现了形态、业态生态的同步提升。

今年,洪崖洞景区启动改造提升,重点打造的  “重逢1980”生活情境街区和梦游巴渝十二景沉浸式体验已于12月正式对外开放。网红“单轨穿楼”李子坝车站楼体已经完成外立面改造,以爱情为主元素的“厢遇”文旅综合体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十八梯、山城巷等“老重庆·老街区”最大化保留传统风貌,植入文创、电竞、休娱等时尚业态,使老街区成为了消费的新载体。这批传统风貌老街区将于明年正式开街。

渝中充分依托来福士、国际金融中心(WFC)、联合国际大厦等高楼资源,大力发展“云端经济”。推出来福士探索舱·观景台、“重庆之眼”360度全景俯瞰、City Radio 爱情天台等一批云端消费场景,不断引入天台音乐会、王者荣耀×城市地标等IP资源,与重庆演出公司联袂打造“云端芭蕾舞”。

积极活化利用“母城”历史人文资源,支持重庆三峡博物馆、红岩革命博物馆、重庆美术馆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文博展陈、研学旅行等产业。将渝中众多的文物“串珠成线”,打造母城文化游、历史人文游、红色革命游,向游客推出母城特色旅行线路21条。

渝中区此次获得重庆唯一一个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殊荣,来之不易。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干部群众共同参与、不懈努力工作的结果。渝中区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何俊生介绍说:“文化旅游部将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的荣誉授予渝中,是对渝中的肯定,也是对重庆的肯定。下一步,渝中区文化旅游委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文化和旅游消费供给,优化文化旅游消费环境,完善文化旅游消费配套,增进消费者的体验感和幸福感,不断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为渝中、为重庆的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