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来渝必打卡 轨道李子坝站到底藏有多少秘密?
要问如今主城最走红的城市景观有哪些,恐怕许多人都会提上一句“李子坝轨道列车穿楼”。在很多外地游客眼中,轨道李子坝站的景色就是重庆这座山水魅力城市的一个缩影。
每日,无数游客慕名前来,在此拍照留影,感叹山城地形地貌的奇特和公共交通方式的多样。每次看到此情此景,有一位老轨道人心里就会由衷地欣慰。他,就是市轨道交通院士专家工作站站长沈晓阳,重庆轨道交通的首批建设者和带头人,轨道2号线当年就是他带领轨道人攻坚克难修建而成。
近日,沈晓阳接受了都市热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谈起了李子坝站修建背后的故事。
轨道列车穿楼而过,李子坝一战成名。如今,李子坝站成为许多游客来渝参观的必去打卡地。那么,有山有水的李子坝站,到底还藏有多少秘密呢?它周围又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呢?且看我们的系列报道……
日本专家否定2号线经过李子坝
“上世纪80年代,重庆就规划设想了两条轨道交通线路,一条靠近长江,由朝天门七星岗一直到沙坪坝,另一条靠近嘉陵江,由朝天门解放碑一带经李子坝大坪延伸到大渡口,现在的轨道2号线,其实基本走向就与后一条相近。”在轨道李子坝站的巴渝旧闻馆内,沈晓阳回忆起二三十年前修建轨道2号线的往事。
早在1982年,沈晓阳就开始从事城市公共交通研究工作,1992年任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市轨道交通公司副经理。从此,他投身重庆轨道交通事业20余年,而作为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工作的带头人和主要倡导者,他最引以自豪的就是主持建成了全国第一条跨坐式单轨交通系统,如今的轨道2号线。
上世纪90年代末,2号线建设之初,日本单轨专家石川正和来渝考察。在得知2号线规划经过李子坝、佛图关一带时,对方明确给出了否定的意见。“按照经验,修建跨座式单轨线路时,旁边必须有公路,便于汽车和起重机将重达几十吨的轨道梁架设到桥墩上。而日本专家发现李子坝佛图关附近都是公园,坡度又高,起重机等机械根本无法到达铺轨地点。”至今,沈晓阳还能清晰回忆起日本专家甩着脑袋否定2号线经过李子坝的场景。
他带领技术团队攻克难关
“外国专家的一句‘不可能’,让我觉得特别刺耳,但却没有磨灭我们建设轨道2号线的决心。”沈晓阳说,当时,国外对轨道交通建设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封锁,能拿到的资料很少。他带领技术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终于自主研发了单轨运梁机和架桥机。“后来,李子坝佛图关这一段以及佛图关到大坪这段隧道,起重机无法吊装轨道梁,都是用了我们自己研发的轨道梁铺设利器成功施工的。”
2005年,轨道2号线一期工程建成投运。重庆轨道人不仅完成了曾被外国专家预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掌握了建设单轨交通的技术体系,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单轨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以及车辆设计规范。
2013年4月,受邀来渝参加国际单轨论坛的石川正和还特意找到沈晓阳这位老朋友,连声称赞“了不起,重庆的单轨建设真让人佩服”。
独辟蹊径采取站桥分离施工
去过轨道李子坝站的朋友都知道,这儿之所以成为热门景点,最大的亮点就是:2号线列车从居民楼穿过,楼即是站,站即是楼。很多市民游客也很好奇:当初怎么决定把轨道车站修建在居民楼里呢?到底是先修建居民楼,然后在楼中打洞修2号线,还是2号线修好后再盖的楼房呢?
对此,沈晓阳回忆,早在轨道2号线规划时,考虑到客流量和线路走向因素,就定址在李子坝建站。1998年修建2号线时,在李子坝站的相同地点,一栋居民楼建造计划也已敲定。有关部门讨论再三,决定楼与轨道车站共存。
“如何在修建居民楼的同时建设李子坝站?且轨道运行不能对居民有影响。这是一道大难题。当时,轨道2号线李子坝站的设计由铁二院负责,居民楼设计由我市一所高校设计院负责。”沈晓阳说,两个设计单位经过多次对于建筑结构的协调和审查,修改了多次设计图纸,最终敲定了李子坝站建造方案:李子坝站采用站桥分离的设计施工,即预留的轨道桥墩直接打桩到地面固定,待桥墩修建后,居民楼再开始施工建造。“说通俗点,这就像是在立交桥外面建造一栋房屋把桥和桥墩包裹住,但立交桥和房屋没有任何接触。因此,2号线列车通过李子坝时,轨道梁和桥墩会有些许振动,但车站所处的这栋居民楼里,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因为轨道的主结构和房子的主结构是彻底分开的,所以哪怕是把房子拆掉,也完全不会影响轨道的运行。”
沈晓阳说,1999年,为了论证这套设计对居民楼没有噪音和振动等影响,他们还特意委托法国的一家建筑设计咨询分析公司,对方派出一名德国工程师来到重庆,经过软件测试,并建模动态分析,出具了这套设计方案可行的分析性报告。这给建设者修建李子坝站吃了定心丸。
记者了解到,轨道2号线在李子坝穿越的这栋楼房,1楼至5楼是商铺,9楼至19楼是住宅,中间6楼至8楼是轨道交通区域。其中,6楼是站厅,7楼是设备层,8楼是站台层,列车穿楼的长度(也就是站台)有132米。而支撑列车轨道梁的6根桥墩均有38米高,直接打桩到地面地基中,从而确保2004年2号线通车后,列车穿楼而过时对居民楼没有任何影响。
记者手记>>
2号线是他的孩子
几年前,沈晓阳从市轨道交通集团领导岗位上退休,担任市轨道交通院士专家工作站站长。此后,广邀国内外专家来渝,与重庆轨道建设者交流合作,就成了沈晓阳的主要工作内容。“我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尽力为重庆培养出更多的轨道专家。”沈晓阳笑着说。
也许,许多读者与我有着同样的疑问,对轨道2号线有着20多年感情的沈晓阳,有没有最喜欢或者最满意的车站?因为职业习惯的缘故,我想从他口中再挖一个类似李子坝站这样的猛料。可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沈晓阳连连摆手,回答说:“不不不,2号线的一切,我都喜欢。轨道2号线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当年是我和同事们辛勤劳作把它‘养大的’。”短短的一句玩笑话,流露出他对轨道2号线对浓浓的爱。
沈晓阳说,最近他在整理30年来的笔记,因为太多,所以,经过多次的筛选,撕掉空白纸等,最后,整理出来一大箱。听闻这次记者来采访,他特意把笔记都翻看了一遍,满是回忆,感触良多。每当他从牛角沱的家中坐上2号线,总是禁不住四处打量眼前熟悉的2号线,看看车厢看看车站,他也会时常来到李子坝站,总是忍不住停下脚步,看着观景平台上留影的游客,陷入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