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新欧”的六大创举

26.02.2015  12:58

最近,央视财经频道推出《行进中国·开往欧洲的列车》系列节目,报道重庆、郑州、成都等城市开行中欧班列取得的成果。

在报道重庆开行至德国杜伊斯堡的班列时,央视财经频道称,“渝新欧”是国内最先开行的中欧班列,也是开行密度最大的中欧班列,约占国内中欧班列开行总趟数的80%。

万事开头难,事实上,重庆最先开行中欧班列——“渝新欧”的过程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创举,这些创举如今已经总结成经验,甚至规则。

一是畅通道,沿线六国海关监管互认。

重庆开行的中欧班列,走的是“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这条路线全长11179公里,从中国出境后,要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最后到德国的杜伊斯堡。如果按过去的“规矩”,货物每到一个国家海关,都要开箱检查,会很麻烦。而重庆实施签署的“安智贸”协议,让“渝新欧”实现了沿途海关监管互认,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货物在重庆海关申报,查验放行,到其余五个国家都可以放行。

二是共利益,与沿线国家组建平台公司。

2011年9月,“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沿线国家,在重庆召开“五国六方联席会议”,与会机构达成了多项共识,其中包括成立一家平台公司,来协调、组织“渝新欧”通道的运输管理。通过成立股份公司的方式,将沿线国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2012年4月,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新欧公司)正式挂牌。这家公司由中、俄、德、哈“四国五方”共同出资,主要任务是为从中国重庆至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家的货物双向运输提供协调平台,使“渝新欧”成为真正具有“世界品牌意义的优质通道”。

三是定时开,“五定”确保班列时刻表。

重庆开行的中欧班列是五定班列(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班列初期为一周发一班,今后逐步增加到每周2-3班。

市经信委统计的数据显示,“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自2011年1月28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去年年底,已开行233班(含16班中亚班列),进出口贸易额68亿美元,占整个经阿拉山口出入境中欧班列的80%以上。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初步预测,“渝新欧”2015年将开行250班以上(其中去程150班、回程100班)。

四是抗低温,“水背心”解决冬季运输问题。

渝新欧”全程10000多公里,路上温差极端时上下可达70℃,电子产品难以承受。为此,重庆市组织惠普、巴斯夫、霍尼韦尔等国际大公司以及后勤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加强对集装箱相变材料保温运输、“水背心”及柴电一体化等多套保温方案研发,并进行了实地测试,并最终以保温箱的方式对货物进行保护(通过使用15厘米厚的特制保温材料,犹如为货物穿了一件保温的“水背心),解决了“渝新欧”冬季运输电子产品的问题。

五是保安全,全程卫星定位监控货物安全。

渝新欧”班列普遍使用集装箱卫星定位跟踪系统(简称“电子锁”),其好处在于:一是通过监测车门开关状态并设置区域报警,保障了货物运输安全;二是通过实时定位监控,完整记录存储列车往返经纬度、温度、海拔高度、实时时间、速度等信息,解决了班列信息反馈不及时的难题。

六是改规则,改变半世纪国际铁路“禁邮”规则。

国际铁路不运邮包,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是一条“铁律”。因为邮包作为个人物品,种类繁多,包装复杂,且不利于海关监管,因此国际货协将其作为禁运物品。

去年,重庆组织了多次“渝新欧”班列运载国际邮包的试验,推动铁路合作组织改变了这项“禁邮”规则,也就是说,在重庆开通的“渝新欧”班列的推动下,今后中欧班列将可进行批量化的国际邮包运输。

 

来源:重庆日报网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