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渝港澳三地的孩子们让数百种植物“走进”画中
极具观赏性的金鱼吊兰、有着多种用途的艾草、生命力极顽强的铜钱草、“中国草”苎麻……10月29日,数百种植物以特殊的方式被“搬”到了星光学校的教室里,“夏知草”渝港澳青少年笔记本大赛作品评审活动在这里举行,孩子们以书写、手绘的方式展示他们眼中的大自然。
中小学生共参与 600幅作品入围决赛
今年以来,为增进渝港澳三地青少年交流,重庆市政府港澳办、市政府新闻办、市教委、市城市管理局、市文化旅游委、市林业局联合港澳地区相关机构,共同举办了“走进四季·爱上万物”渝港澳青少年自然探索大赛公益活动。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人文交流活动,鼓励三地青少年走进自然、观察自然、记录自然,在自然中拍百花、画千草、讲万树、制标本,让他们留住根、守住魂、放飞梦,也让文化和乡愁涵养三地青少年的家国情怀。
在之前举行的“春知花”渝港澳青少年百花摄影大赛中,重庆的青少年们将各类花卉的千姿百态囊入相机,共交出近万件作品。
今年4月,“夏知草”渝港澳青少年笔记本大赛启动,再次邀请三地青少年走进自然,观察众多草本植物的生长变化,感受生命的岁月荣枯,涵养热爱自然的情怀。并在6月连续在荣昌和铜梁、南山植物园举办多场中国草、艾草等自然体验活动。
经过各学校、区县层层选拔,截至8月底,共600件作品入围决赛。孩子们以书写、手绘的方式记录他们眼中的植物,用一幅幅图文并茂的自然笔记作品展现一草一叶的奇妙。
“一片片的紫红色映入眼帘,好似天边一朵朵紫色的云彩,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草丛里、石头缝里……”来自荣昌区玉屏幼儿园的杨子骞和母亲一起创作了《清晨,偶遇“吐水”的刻叶紫堇》。在作品中,他不仅讲述了自己偶遇刻叶紫堇的过程,还对植物的吐水现象进行了科普。
向着明亮,生生不息。重庆市珊瑚初级中学校学生罗采菲记录了自己养护“不死鸟”的经历,从一株幼苗逐渐长大,罗采菲画下了它的每一次成长。
“自然观察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完整过程,就会对生命发出惊叹与赞美。”罗采菲说,通过这次养护,希望自己能像“不死鸟”一样坚韧与顽强。
不同于其他选手的“单一”,来自合川区的唐静雯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了6种植物。“不好吃”的莲雾、最喜欢的草莓、甜甜的芒果、清香的娃娃菜、金黄的南瓜、火红的辣椒,她将自己最直观的认知写到了作品中。
展示植物的外在与内在 著名画家来点赞
大赛分为亲子组、小学组、中学组。此次评选将在每一个组别中选出金奖10名、银奖30名、铜奖60名。
“这次比赛最大的特点就是,孩子们既展示了植物的外在,又体现了植物的内在,不但将植物画了出来,还将植物的生长规律写了出来,这种形式非常好。”本次大赛评委、著名画家方凤富说。
此次入围决赛的作品中,方凤富最喜欢的是一幅描绘水稻生长过程的作品。创作该作品的孩子不仅描绘了水稻在发芽期、分蘖期、抽穗期、结实期的模样,还详细地介绍了水稻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他将该作品命名为《粒粒皆辛苦》。
“通过观察水稻的生长,孩子能够直观地了解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意义很深刻。”评审现场,方凤富为该作品点赞。
“孩子们在比赛中认识了许多奇特的植物,了解了植物的习性,也提高了保护植物的意识。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幅作品,还是成长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南山植物园科教科科长喻波说,让孩子们走进自然,是帮助他们认知世界的一大途径,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在自然中收获快乐、丰富自我。
据了解,本次入围决赛的600件作品,即日起将在“上游新闻”大赛线上平台进行为期两周集中展示,评出网络人气奖。另外,渝港澳青少年“秋知树”活动季寻找原乡古树活动、古树名木讲解大赛正在进行,广大渝港澳青少年登录大赛平台可了解相关信息,报名参加。
上游新闻记者 冯锐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