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应根据重庆的山区条件资源条件 形成自己的发展思路

11.06.2019  22:50

人物档案:

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三农”问题专家。1968年插队,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在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从事政策研究,2004年开始担任又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等。

今天我能来这里,要感谢一位女士,周鸣鸣,西南大学的老教授,2012年,就是她把我拉到重庆来的。”11日,在由重庆日报、博恩集团主办的“乡村振兴大讲堂”上,第一位受邀嘉宾,便是我国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扎根”重庆七年的温铁军,不仅能听懂重庆话,不论是在报告中还是接受记者采访,都时不时冒出几句重庆话。

开场就感谢西南大学的老教授

对于重庆,温铁军的记忆最早是在1966年。“当时你们都还没出生吧。”他说,那一年,他第一次来到重庆。而重庆成为直辖市时,温铁军正在中央机关工作,“成立直辖市的讨论也参加了。”对于直辖初重庆农业的情况,温铁军还把一组数据记得清清楚楚,“重庆的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稀缺,农业生产量很少,贫困地区占地量非常大。其他资源也稀缺,人均300斤稻谷,30斤茶叶,30斤柑橘,人均半头猪,从农业角度来说,重庆的资源条件有限,按平均算,连保证自给自足都不够。

随着重庆的发展,温铁军也更多地关注了重庆。在2012年,西南大学准备成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该校教授周鸣鸣找到了温铁军,请他到重庆。

还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任院长的温铁军,没过多考虑,就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的身份来到重庆。说起为何会如此爽快,温铁军大笑,“我觉得这个事重要,西南大学要建立中国乡村学院这个事很重要。抗战时期,东部地区搞乡村建设的大家都在重庆,比如晏阳初、梁漱溟。这很值得我们做。

正是因为如此,在报告一开场,温铁军就向坐在第三排的周鸣鸣教授致谢:“要感谢这个重庆妹崽”。

捐了全部工资 还带着学生来渝

这件在温铁军看来很重要的事,不仅让他投入人力,还捐出了全部工资。“当时我来,就是想把自己的无形资产嫁接进来,给不给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这个事做成。想更多地组织大学生下乡、教师下乡,把重庆的乡村建设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把捐出来的钱,成立基金“专门用于支持青年教师和高校学生下乡。“自称为“满脑子只知道干活的知识份子的温铁军,还邀请了自己的学生来渝。

要建学院嘛,喏,这位杜洁就放弃了香港在读博士,成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第一名员工。”温铁军指着正忙着的杜洁说。

原来,杜洁的老公——潘家恩是温铁军团队的成员,之前在香港读博士,后来开始研究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历史。2011年底,他带着在乡建中相恋的妻子杜洁来到了重庆北碚。“我们被当地厚重的乡建历史所震撼。”于是潘家恩留在了重庆大学做老师,杜洁放弃了香港的在读博士成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第一名员工。这些年,潘家恩以高校为新的乡建空间,和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同仁们一道,让“乡建学术化、学术乡建化”,把乡村建设变成可以让更多人讨论和思考的经验。2018年11月,温铁军受邀出席了潘家恩在重庆组织的“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探索展”。

不太管“小事”的温铁军,却对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事清清楚楚,“很多地方还在研究,有些研究已经变成重量级的奖项了,但小荷小露尖尖角。”他说。

给城口璧山量身试点定制“乡村振兴计划

温铁军还透露,最近他们和璧山、城口合作。在温铁军看来,每个地方的“乡村振兴计划”都应该因地制宜。

比如重庆,农业资源并不多,却要求其提供第一产业的产量,这是不对的。山区的资源,冷凉气候,这些山区就没有必要开发成农业用地。你生态好,那就让生态产生价值。而这个价值要立体的、系统的来看。如果切碎后,就是卖一点产品,而整个生态环境就破坏了。

别把重庆的山区农业当成第一产业,把山水田园林湖草当成一个系统,空间资源的整体利用,才能产生效益。重庆的三农发展思路,应该调整到生态文明发展的转型上。

跑过重庆不少区县的温铁军,目前已经选择在璧山和城口进行‘乡村振兴计划“试点。“城口的岚天乡的试点工作正在推进,打算有一些具体的操作还在进行之中。

目前温铁军团队正在对乡里的资源进行摸底,探索村庄新型集体经济改革创新;以系统的视角对生态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对高山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价值深化创新机制作探索。

而璧山则是“定位在生态的田园都市区,做公园+的区域生态建设思路。”

当然,我们也希望看到,重庆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创新。”温铁军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记者 罗薛梅 摄影  任君  实习生 张未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