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构建“湿地保护与修复”体系调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江汇流的合川将建成国家湿地公园。(合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每天清晨,家住合川城区的市民周嘉怡都会沿着涪江堤岸跑步健身。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坡,如今,已成为当地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这也是我市近几年构建‘湿地保护与修复’体系的一个缩影。”市湿地中心主任夏一平介绍,涪江堤岸是合川打造湿地公园的重要项目之一。前不久,“合川三江国家湿地公园”还跻身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公园。至此,全市试点和建成的国家湿地公园已达22个,并建设市级湿地公园4个。可以说,湿地保护与修复,为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划定310万亩湿地生态红线
保护体系逐步形成
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与人类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市对湿地的系统化管理和保护始于2007年。”夏一平称,2007年,我市成立了专门的湿地保护机构——重庆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其职能是主抓湿地保护与修复。从那时起,我市开始陆续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修复的力度也逐渐增强。
2014年,《重庆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规划纲要(2014-2020年)》首次划定了310万亩湿地生态红线,按照“红线”要求“落界成图”,将生态红线划定的湿地面积,全部细化到具体的地块上,使湿地保护有据可依。
为了守住这条红线,自2014年起,全市每年开展打击毁湿开垦等破坏湿地资源专项行动,减少湿地盲目开垦和改造,确保湿地资源总量不减少。
随着湿地保护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与完善,我市湿地保护面积进一步扩大。自“十二五”以来,我市加大了对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现已开展彩云湖、汉丰湖、秀湖、酉水河、皇华岛等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建设了龙水湖、九曲河等4个市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规划面积已达到39.59万亩。建设了澎溪河、垫江长寿湖等12个市、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面积已达116.38万亩。与此同时,我市加强湿地保护队伍建设,自上而下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逐步健全。
开州、黔江、垫江、巫山、忠县等区县相继建立了专门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落实了专门的编制和人员;其他区县也明确了相应的部门负责湿地保护,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履行其工作职责,进一步壮大了湿地保护管理队伍,为全市湿地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生态保护与治理力度空前
全市湿地保护率达37.96%
为着力构建“湿地保护与修复”体系,各级政府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湿地保护工作,其成效十分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已相继建立澎溪河、长寿湖等12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全市湿地保护面积达117.69万亩,湿地保护率达37.96%。
我市在构建这一体系中,一是加大了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投入。“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林业项目资金1.65亿元左右,先后对黔江小南海、开县澎溪河等18块湿地开展了湿地保护恢复建设,使湿地保护与修复面积达到22.5万亩。二是加强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生态修复。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多措并举,争取各方资金,加强三峡库区湿地生态修复,创新消落带治理技术,改善消落带湿地结构和生态功能,保证三峡库区的“一江碧水”,促进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生态保护与治理工作力度空前。各地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抓手,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条主线,大力开展生态治理和修复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4%。同时积极实施长江两岸生态屏障工程建设,加大了三峡库区生态治理力度,增加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从而减少水土流失,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确保三峡工程安全运行和库区生态安全。
林是山之衣、水之源,山青才能水秀。我市保护湿地注重林与水的关系,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重点保护和建设好河流、湖库周边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森林,努力实现以林养水、以水保湿,着力构建安全健康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十三五”时期,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体系,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区4个,新建湿地公园20个,使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
合理利用湿地公园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我市湿地保护区和公园的建立,对重点及核心区域湿地形成了有效保护,避免了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为市民提供了亲水、休闲的好去处。
三月的重庆,春暖花开。“彩云湖不仅景色好,公园的设施也完善,连婴儿车也可以推进湿地公园里,真是太方便了。”家住绿韵康城的陈丽娟推着婴儿车来彩云湖游玩,打量着周边的美景。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曾经也让游客们望而却步。在她的记忆里,以前的彩云湖一带臭气熏天。随着近年来彩云湖水质治理的持续,如今,湖水水质明显提升,污染物指标大幅减少,水流清澈,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
目前,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已经建成2.8公里的环湖步道及无障碍通道,新增17个文化景观节点,重点打造云湖双桥、桃花半岛、桃花诗廊、车水欢歌、杉林烟雨等环湖十景,种植了红叶碧桃、白碧桃等品种的桃花1100余株。一到春天,上千株桃花沿湖怒放,为彩云湖畔增添了美景。
前不久,记者在试点建设的万盛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里,看见工作人员正在栽种池杉、中山杉、落羽杉等湿地景观林木。该湿地公园自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不仅对公园周边进行了生态环境整治,还大力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建设的水中林泽项目,将栽植池杉、中山杉、落羽杉等湿地景观林木1.3万株,形成“杉树林立、林中有鸟、林下有水、水中有鱼、水流回环”的水上森林景观,达到恢复鱼类、鸟类生存环境,提升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削减污染物、改善局部空气质量和美化周边环境的目的。
正在建设的“合川三江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5.8万亩,其中湿地面积3.88万亩。公园包括合川区内嘉陵江、涪江城区段及嘉陵江一级支流百岁溪与涪江一级支流小安溪,是嘉陵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的关键生态节点。该公园还规划有管理服务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我市保护湿地牢固树立的理念。今年,万盛青山湖、潼南涪江、忠县皇华岛、巫山大昌湖、南岸迎龙湖、丰都龙河、城口巴山湖、梁平双桂湖等8个国家湿地公园将会陆续建成,为全市历年之最。届时,我市将构建起更为完善的湿地生态保护系统,为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