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避暑 无须远游

02.09.2015  17:01

  

火炉避暑  无须远游

人民日报

7月以来,每到周四,家住重庆主城的公司白领邓强都会发出邀约。“几个邻居和朋友都在同一个区县的山上买了避暑房,老人和孩子暑期一直住在上面,我们这些上班族只有周末跑通勤。”邓强说,尽管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但是还是值得,“主城35摄氏度,山上25摄氏度,空气好,吃的也是绿色食品,一家人舒舒服服过周末,亲戚朋友也可以在山上小聚。”

  近年来,像邓强一家这样的市民避暑队伍在火炉重庆迅速壮大。为引导避暑休闲地产合理开发和有序发展,今年4月,重庆市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发布了《重庆市避暑休闲地产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优先打造8个片区、重点开发20个片区的梯度发展思路。

  资源富集,重庆避暑市场供求两旺

  位于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的黑山谷是5A级景区,近年来,景区周边开发建设了不少避暑休闲地产。“这里海拔900多米,比主城气温低10摄氏度左右,空气特别清新。”小区业主郑阳说,“父母在四川,以前夏天嫌热不愿意到重庆来,现在好了,在山上住得不想回去了。”

  重庆的有车一族都有这样的体会:近几年的夏季,每到周五下班后,主城高速出城方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拥堵,同样,周日晚从各区县走高速回主城也不是那么顺当。“居民住房需求已逐步由单一居住型向品质型、功能型需求转变,避暑休闲已成为市民重要的生活方式。”重庆市国土房管局房地产发展处处长邵恒心介绍,“从近年的销售情况来看,休闲和养老需求成为购买避暑地产的主要动力,消费群体中大都市区家庭占70%以上。”

  与此同时,近年来重庆市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也助推着避暑休闲经济需求的增长:“4小时重庆”全面实现、全市私家车快速增长、到2020年区县铁路覆盖率将达到80%……

  避暑房买在哪里?市民一般的想法是:凉快、空气好、交通与生活相对方便;而对于避暑休闲地产,专业的表述是:特指海拔在800米—1500米,夏季气候适宜、居住环境舒适,依托现有场镇或旅游景区开发具有避暑休闲居住功能的商品住宅。

  这方面资源,重庆颇具优势。重庆市有关部门通过对全市避暑气候资源的综合调查评价得出结论:全市具备避暑气候资源的区域面积为2.7万平方千米,涉及22个区县(经济开发区)。

  “但这个区域面积并不都属于适合开发建设区域。”邵恒心介绍,这其中要扣除坡度25%以上区域、地质灾害高发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各类禁止开发区,再结合各区县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资源条件,最后确定出全市适宜避暑休闲地产开发的可建设用地面积99平方千米。

  一方面是旺盛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是丰富的避暑休闲资源。为了改变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让二者实现更好的对接,《规划》应运而生。

  依法有序,《规划》统筹协调发展

  重庆市民谭平几年前就在渝东南某县买了避暑房,刚入住时感觉很好,但随着这两年小区及整个片区的人数增多,大家都感到了“凉爽中的烦恼”。“有时是限时供水,有时买菜买不到,老人看病也不是太方便。”谭平说,开发商和当地政府解决问题也算尽力,但有些长远问题希望市里能统一规划协调。

  “早期开发的避暑休闲地产,已经显露出一些弊端。”重庆市国土房管局规划处副处长张伟介绍,一是规划滞后,存在无序过度开发问题;二是发展不均衡,存在分布过度集中问题;三是配套不足,存在居住品质有待提高问题。

  “《规划》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依法和有序。”张伟说。

  为统筹资源配置和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在三大适宜开发区域的46个片区中,重庆确定20个片区作为重点发展片区,并将其中距离主城主体市场和万州等次级市场较近、市场需求量较大、具有较好开发基础、环境容量大的8个片区,作为优先集中成片打造片区,达到2080万平方米开发量,占规划新增总规模的69%。

  在设施配套方面,《规划》确定,充分利用落实好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支持政策及相关配套支持政策,整合财力物力,加快完善交通、水利、电力、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依托场镇和景区建设,采用“固定+临时”的配套形式,设置临时停车场、流动医院、临时菜市场等临时设施,完善医疗卫生、社区服务、购物休闲等公共配套设施。

  部门联动,产业扶贫两不误

  规划千般好,落地是关键,《规划》该如何落实?重庆的做法是:部门联动,共同推进。

  为此,重庆市政府为各相关部门作出了职责分工:国土房管部门制定避暑休闲地产规划调整空间来源和程序,规划部门指导区县做好相关城乡规划编制和调整工作,交通部门对避暑休闲地产规划片区道路新建、扩能改造等予以倾斜支持……“参与规划推进实施的市级部门多达12个,力度不可谓不大。”张伟说。

  在规划覆盖范围内的重庆各区县眼中,《规划》的实施对已经有一定基础的避暑休闲地产及相关产业发展将形成强有力的助推,新的经济增长点或将从中跃出。不少区县已闻风而动。

  8月18日,重庆主城酷暑难耐,江津区四面山上却是一片清凉,“互联网+”时代避暑休闲地产高峰论坛当日在这里开幕。论坛上,“爱情天梯”所在地四面山与三亚“天涯海角”上演了一场双城联动,成为互联时代下打造运营避暑休闲地产的又一新范本。

  重庆边远区县则从《规划》中听到了扶贫攻坚的助力战鼓。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加说,避暑休闲地产开发首先可以改善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开发过程必然会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同时,贫困地区农民还可以广泛参与生态资源开发经营,发展农家乐、出售水果蔬菜等,脱贫致富的渠道更多了。

  目前,重庆市以避暑休闲为龙头的扶贫开发片区达到37个,片区内建卡贫困户直接经营农家乐924户,发展配套产业、就近务工、股份合作发展乡村旅游等8152户。去年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亿元,农产品和手工艺品销售2亿元左右。

            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