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狱中八条”:革命先烈血泪嘱托,理想信念重要教材
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
全国人大代表沈铁梅在向总书记的汇报中说,她们排演的川剧版《江姐》引发关注,她还想把表现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的“狱中八条”,加进新排练的《江姐》中。
听了沈铁梅的汇报后,总书记还特别把狱中八条一一的读出来。“狱中八条”的具体内容是哪些?它是如何形成、发现和传播的?3月14日,上游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红岩革命烈士博物馆研究员厉华,解析了“狱中八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罗广斌手书的“狱中八条”原件(部分)。受访者供图
鲜血和生命书写的警示
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展示着“狱中八条”,也展示着革命烈士在狱中铸牢的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提起“狱中八条”的发现过程,厉华打开了话匣。“纸张可以泛黄,但狱中八条的思想历久弥新,永远闪光。”他动情地说,“狱中八条”是红岩烈士在白色恐怖环境中,在残酷革命斗争实践中,特别是在经历失败和挫折后,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警示。
△厉华解读“狱中八条”。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
厉华为我们追忆起了一群共产党员在那段风浪考验、坚定无畏的英雄故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监狱。
近200名共产党员兴奋不已,但没有想到,敌人开始了最后的疯狂。此时在狱中关押了近十年的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许晓轩(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觉得不能再等待下去了。
“死,也要死得其所。”厉华铿锵地复述着许晓轩当时坚定的提议。以前狱中难友们小范围的议论,立刻汇集成一种强烈的呐喊。《红岩》小说作者之一罗广斌也在其中。
因罗广斌的哥哥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因此他最有可能脱险,于是罗广斌就担负起重任:搜集情况,征求意见,总结经验,有朝一日向党报告。
“11·27”大屠杀那天子夜,罗广斌冒死突围,三天之后迎来重庆解放。
为完成难友们的嘱托,罗广斌用了整整28天时间,整理出了同志们在狱中的讨论和总结。到12月25日,罗广斌的这份名为《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写成,上报给中共重庆市委。
这份报告为七个部分,其中第七部分即“狱中意见”八条,约3000多字,是《报告》的核心部分。“狱中八条”就是在此基础上提炼而出。
珍贵史料尘封40年,从档案库中被发掘
这份材料,一开始就在公安部门和组织部门以及相关领导手里。后来随着重庆行政管辖的变化,人员工作变动,这份报告被默默地放进了档案库,没人提及,外界更没人知道。
直到40年后的1994年,《红岩魂》全国巡展到福建。时任重庆市党史办副主任胡康民和重庆市文化局局长郭汝奎来找厉华,说是要带他去见一个重要人物。“具体是谁也没说。”厉华当时也很好奇。
一行人来到漳州,走进一栋小楼里,见到了这位重要人物——童小鹏。
周恩来在南方局工作时,童小鹏就是身边的工作人员。在这次交谈中,“我第一次从童小鹏口中知道了含有“狱中八条”这份报告。”厉华现在仍记得当时的场景,“童小鹏要求,要以这份报告为突破口,从党性方面和党的经验教训方面,继续深入挖掘红岩精神。”
回到重庆后,胡康民就将一大包资料的复印件送了过来,其中就有罗广斌上报给中共重庆市委的这份名为《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厉华说:“正是这份尘封多年的珍贵史料,解开了很多《红岩》的未解之谜。”
△罗广斌手书的“狱中八条”原件(部分)。受访者供图
小说《红岩》为何未出现“狱中八条”
“拿到这份报告,我打开一看,当即震惊。”厉华说,罗广斌的这份报告原件共15页,包括七个部分,分别是:一、案情发展;二、叛徒群像;三、狱中情形;四、脱险人物;五、六部分缺失;七、狱中意见。
但这份原始材料并不全面,还需要继续寻找相关资料。“但寻找起来困难重重。”厉华说,罗广斌党性很强,当时组织曾要求他不准向任何人提及曾写过这份报告,所以罗广斌守口如瓶。
连他生死之交、《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也不知道这份报告的事。
“这也就能解释小说《红岩》里,为何从未出现过一点烈士狱中讨论的场景。”厉华在深入挖掘过程,找到重庆市委宣传部一位周姓档案员,从她那里得知,有一份罗广斌的材料,才由文联送来。
厉华马上找来一看,一共五本,“其字迹,纸张与在档案馆中看到了报告完全一样:全文是很小号的钢笔字,纸张为以前包东西用的黄纸。”由此,缺失的内容得以部分弥补。
自觉完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重要教材
1996年,“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烈士斗争史”启动全国巡展,“狱中八条”首次对公众亮相。
即: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
在巡展中首次提出“忠诚”与“背叛”两大概念。巡展带来的轰动效应,让厉华至今印象深刻,“参观人群络绎不绝,大家到展厅来诵读并抄录‘狱中八条’”。
人们为革命烈士铸牢的理想信念感动,赞赏这就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座右铭”。“狱中八条”也由此成为自觉完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重要教材。
目前,“狱中八条”在红岩魂广场、革命烈士纪念展厅、罗广斌被关押的牢房里,这三个地方都以碑刻的方式展现。
牢记先烈嘱托,时刻保持警醒
对于“狱中八条”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厉华解释:“这是革命烈士在牺牲前,对当时工作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尤其是对个别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思想、革命意志淡化,随心所欲,不按党的纪律办事,理想信念不坚定等给出的警醒。”
厉华说:“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就是狱中烈士的血书遗言,血泪嘱托。”
新时代,狱中八条更具有现实意义。它警示每一个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强化党风、政风建设,确保风清气正,对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时刻保持警醒。
厉华说:“我们党员要牢记狱中八条的启示意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附:狱中八条
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
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
八、惩办叛徒、特务。
上游新闻记者 杨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