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海派玉雕大师黄杨洪 如何从修理工成为大师?

25.08.2015  10:03

  黄杨洪介绍玉雕原料。 ▲

  他曾经是一位修理工,只看过一次玉石雕刻,就像着魔一样喜欢上了玉雕。这一做就是将近20年。

  黄杨洪在上海浦东的家,吸引人注意的,是书柜顶上一摞获奖证书以及旁边的捐赠证书,“感谢黄杨洪为4·20四川雅安地震捐款,为上海玉雕大师添光彩。”正是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已经名声在外的黄杨洪决定回到家乡重庆,扶持重庆的相关产业,培养更多人才。

   A回到故乡

  观大足石刻,挖掘有潜质的新人

  就在黄杨洪接受记者采访前两天,黄杨洪与一些海派玉雕大师和川渝地区的玉雕大师回了一趟重庆。黄杨洪说,他们一行人在抵达大足之前还有说有笑,当看到那些惊人的石刻后,没人再开玩笑,都纷纷拿出相机拍照。生怕拍不完整,后来他们还每人买了本书带回家。

  “那些石刻堪称巧夺天工,对我触动很大,”回忆起当时的心情,黄杨洪比喻自己就像“小孩见到了奶娘”。“一方面是惊叹当时的雕刻工艺。另一方面,技术断代的遗憾也让我们感叹不已。

  除了重游故地,黄杨洪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参加九龙坡区的珠宝文化展,考察重庆玉石市场和产业的发展,结果却不容乐观。

  “就拿我熟悉的玉雕来说,重庆这几年发展并不快,缺少足够有名气的玉雕大师。行业发展跟上海等地比起来还是落后不少,因此我打算回家乡扶持重庆的相关产业。”对于扶持方案,黄杨洪也有个初步打算,那就是在把珠宝文化展办好的同时,同一些海派玉雕大师和同样来自川渝在外发展的玉雕大师一起,去重庆进行文化推广与交流。

  此外,黄杨洪会和其他大师一起挖掘重庆本地有潜质的新人,然后组织他们去上海等地接受专业训练。“我们要做的东西很多,但核心的一点就是为这些新人搭好平台,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己,从而推动重庆玉石产业的发展。

   B半路出家

  从机器修理工到玉石雕刻家

  这么热心积极地回家乡挖掘新人,有一部分原因是黄杨洪尝过半路出家的辛苦,希望后来的人少走点弯路。

  最初到上海打工的时候,黄杨洪的工作是修理机器。接触玉雕纯属意外,因为玉雕厂的雕刻机器坏了,黄杨洪被请去当了修理工。这一看,他就彻底着了迷,暗暗下定决心自己哪天一定也要雕琢出漂亮的玉石来。

  1994年,机会来了。一个工人临时有事不做了,玉雕厂老板便让他当起了学徒工。由于是半路出家,黄杨洪并非从雕刻着手,而是从玉雕作品最后一道工序打磨开始。

  打磨也就是抛光,是给基本完成的玉雕作品进行最后的修饰。“打磨时必须对作品的表现题材或是雕刻工艺有一定的了解。”黄杨洪说,打磨作品前,他会时常拿着作品不断地研究,以便在打磨时做到心中有数。

  1999年,黄杨洪跳槽离开,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尝试自己创作设计作品。当时支撑他的整个信念是,要为重庆人争口气,要让外人看到重庆人也有自己的玉雕理念。

  渐渐地,黄杨洪善于用巧的本领也发挥了出来:比如在花鸟件雕刻过程中,玉料有斑点,他便会把这个部位设计成花草,遮掉缺陷。红色皮色雕琢成金鱼或鲤鱼嬉戏于白玉之上,寓意年年有余;黑色皮色雕琢成鲑鱼,寓意富贵有余等。

  “利用皮色巧雕,既要富有个性也要符合现实。根据特定的环境背景设计出特定的题材,既最大化运用了材料,也合理地让产品别有韵味。”黄杨洪说。

  我们要做的东西很多,但核心的一点就是为新人搭好平台,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己,从而推动整个重庆玉石产业的发展。”

   人物

  黄杨洪,1973年出生于忠县,没满20岁就去上海打拼。当过修理工,后来从事玉雕工作。1999年黄杨洪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独立创作玉雕。现为海派玉雕大师的杰出代表之一。

  黄杨洪擅长因材施艺,利用天然玉石原皮的形和色,娴熟地运用各种雕刻工艺,使得作品画面干净,主体繁简疏密分明,给观者浑然天成之感。

   对话>

  “重庆变得更漂亮了

  重庆晨报:你是什么时候离开重庆的,这次回重庆感觉怎么样呢?

  黄杨洪:我1973年出生于忠县,20岁不到就来到上海打拼,之后回重庆的次数其实并不多。前几天在重庆呆了一个礼拜,才发现自己对家乡其实并不熟悉。重庆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发展迅速,建设了很多新的地标。

  就拿朝天门来说,以前对朝天门的印象更多的是人多无序,乱哄哄的,现在再回去看,简直完全变了样,漂亮不说,管理上也更加规范有序。(记者 肖帆)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