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话“科学家精神”丨王刚:要耐得住寂寞 坐得住“冷板凳”

19.11.2021  22:10

获奖单位: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荣获奖项: 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企业技术创新奖

11月19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刚走出会场的王刚,难掩心中的小激动。会上,他所在的重庆川仪自动化公司,荣获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企业技术创新奖。

重庆川仪的前身是1965年从上海、江苏、辽宁等地内迁重庆的四川仪表总厂,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重点布局的三大仪器仪表制造基地之一。

2020年时,公司获评“2020重庆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重庆川仪近年“”出的“成绩单”,离不开总工程师王刚的努力。事实上,他在二十来岁时,就已在重庆科技界声名鹊起。

重庆直辖之年,20岁出头的王刚大学毕业进入川仪,26岁时就出任新成立的流量仪表分公司总工程师。

当时,王刚为之付出大量心血的电磁流量计,打破了国外两家跨国公司对该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垄断,还凭借性能和价格优势出口到国外。

这个产品荣获了2009年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奖。

38岁时,他又出任重庆川仪自动化总工程师。直至现在,他仍孜孜不倦在科技领域耕耘。20多年一路走来,他和重庆川仪都参与或主持过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继承传统制造企业的奋斗基因,随着重庆创新驱动的推进,川仪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我们这一代仪器人,要勇于挑战世界尖端,耐住寂寞,系统化地实现仪器强国梦想。”王刚掷地有声地说。

在他看来,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勇挑创新重担不断推进产品革新,尤其应以执着的态度攻克“卡脖子”技术,以科技报效国家。

科技创新的意识也要从娃娃抓起。

王刚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之前,一方面应首先培育好他们的报国情怀,另一方面要培育他们勇于挑战世界尖端科技的底气。

不是什么的东西都是国外的好,我们有不少东西国外还没有。”王刚说,希望现在的青少年未来攀科技高峰的底气比他这一代要强。

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青少年锲而不舍的精神。

科技创新是需要沉淀的,不是一蹴而就能突破的。”王刚说,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可容易见异思迁或者缺乏挫折教育。可未来作为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沉得下去、耐得住寂寞,有时候要坐得住冷板凳。尤其是攻克“卡脖子”技术,更要执着。“既要有榜样激励,也要在行动中去训练。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陈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