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如何留住“重庆蓝” #市“两会”专题#

21.01.2015  17:45

 

 

【重庆蓝】

      2014年9月,重庆进入连晴高温的“三伏天”,尽管天气炎热,习惯了阴雨和雾气的重庆人却突然发现,原来,蓝天下的城市之美,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惊喜,一组重庆蓝天美景的照片火爆各大微博及微信平台,照片中的重庆蓝天白云,天朗气清,恰逢“APEC蓝”成为那个时候的热词,市民也应景地给重庆蓝天也起了个名字,叫“重庆蓝”。

【数据】

      今年以来,重庆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都市功能核心区、拓展区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七成。2014年1至6月,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评价,我市都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30天(占总天数的71.8%),同比增加29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5%,都市区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第29位、在4个直辖市中排名第2位、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0位;按照空气质量老标准评价,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31个区县(含万盛、双桥经开区)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在90%至100%之间的有18个,80%至90%之间的有13个。

【挑战】

      蓝天白云如此美丽,想要“重庆蓝”常伴我们身边,还有不少新的挑战。例如,上半年九龙坡、渝北、大渡口、南岸区的年度任务完成率不足40%;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南岸、北碚、渝北和北部新区等8个区的二氧化氮(NO2)浓度同比均不降反升;大渡口、九龙坡、南岸、渝北等4个区也没有实现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下降4%的目标。

      2014年,重庆主城区优良天数达到246天,同比增加40天,蓝天工程取得突出成效。

但重庆治霾工作仍面临几个方面的挑战:

      重庆属于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地区,冬春季节气压低,降水少,加之地势以山地为主,造成微风或静风状态较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降解,更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重庆工业长期以重化工为主,占比高达70%,能耗需求高,减排任务重;

      能源结构中火电占七成,煤炭用量大;

      到2020年前将有1000万农村人口转化城市人口,由此带来的大量建筑施工扬尘不可避免;

      近年来重庆机动车保持在10%以上的高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治理建议

      因此,建议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为抓手,多管齐下,全方位综合治理雾霾,留住蓝天白云。

      ◆实施 能源替代 ,大力发展水电、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加强火电、钢铁、水泥、砖瓦等重点行业 工业废气治理 ,推动污染企业关闭或环保搬迁,推进燃煤电厂的近零排放;

      ◆加强城市建筑和道路扬尘、机动车排气、餐饮油烟和挥发性有机 废气污染综合整治 ,强制城市垃圾、渣土密闭运输;

      ◆大力 发展轨道公共交通 ,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车用油品质量监管和提等升级;

      ◆ 科学规划城市空间 ,增大绿化面积、提高环境自净能力。

      在保障措施上,一是综合治理,各级政府部门通力配合,形成治理合力;二是建章立制,尽快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纳入地方法规;三是加强考核,落实减排任务,按时督察考核,并向社会公布结果;四是市场驱动,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快推动排污权交易;五是全民参与,鼓励市民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监督实施。

      完整阅读: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5/cqlh/2015wht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