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重庆最大义渡“海棠溪义渡”,得名与捐赠的乡绅有关

10.04.2018  16:36

水煮重庆消息,过去,有钱人喜欢搞慈善。慈善的一种方式,就是修桥铺路。一般小溪小河,修座桥什么的没有问题,但遇到咱们大重庆的大长江这种大江大河,要修座桥就难了。于是,义渡就产生了。

所谓义渡,就是设在江河渡口的免费渡船。不只是重庆,全国各地,只要是有江河的地方,就多有乡绅捐赠的义渡。

要设立义渡,一则要掏钱买船,二则要成立一个基金。这个基金,最普遍的方式是买田或者买房收租,以租金支付义渡的船只维修和船工工资。

重庆人都是活雷锋,所以,在老重庆,义渡很多。最大的一个,就是海棠溪义渡。

海棠溪义渡

南岸和渝州半岛隔江相望,两地之间,历来全靠渡船交通往返。

早在宋朝,南坪黄桷渡,就是出入渝黔大道的重要津渡。清嘉庆25年(1820年),南岸和渝中半岛之间有 黄桷渡 (渡船8只)、 龙门浩 (渡船7只)、 玄坛庙 (渡船4只)三处渡口。

从渡船数量看,清中叶左右,南坪一带似为出城主要干道。沿江往弹子石方向,人流递减,渡船数量也递减。那时的玄坛庙、弹子石,尚未发展起来。

但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随着重庆的西南商业中心地位凸显,人流物流增加,沿江的渡口数量和渡船数量,也随之增加。

海棠溪渡口,到道光14年(1834年),也有了渡船8只。

海棠溪渡口,位于储奇门和太平门的对岸,主城所需的米薪杂物,从清朝中叶开始,多从此处渡河入城,这里也历来是川黔大道的起点。过河进城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是,海棠溪这个渡口,却出了件大事。我怀疑此事就发生在道光14年夏季。洪水期间,海棠溪渡口发生了一起恶性交通安全事故:船工为了多收钱,严重超载,导致渡船倾覆,一船数十人,尽葬鱼腹。

这在哪朝哪代,都是不得了的大事。这事发生前,海棠溪渡口的船工,违规超载事件,早已发生多起,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巴县县令杨霈同志决定,在海棠溪设立免费义渡,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但是,县财政很紧张,没有这笔预算。杨县令遂召开重要会议,邀请本地乡绅与会,希望大家学雷锋,出钱设立义渡。

太和乡乡绅廖春瀛站了出来。

巴县太和乡,现名巴南区天星寺镇,离主城约50公里。镇政府所在地就是当年的太和乡场。天星寺镇的芙蓉村,廖氏故居现在尚存,保存还算完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瞻仰一下。

据说,廖家是雍正年间,湖广填四川时来到重庆,落户太和场。从雍正到道光,一百年来,廖家在重庆发了财。现在决定做一次大的善事。

廖春瀛表示,致富不忘父老乡亲,自己要担起海棠溪义渡的大头来。一口气,他捐出年收入田租357石谷子的田土。这些田地,当时价值9288两银子。捐了后,廖老师觉得还不过瘾,又追加银子4712两,合起来凑成1.4万两的整数。

这时,南岸下浩那个觉林寺(现在犹存),发生一件趣事。“寺僧不法,恣为淫荡”(民国版《巴县志》),大约是和尚春心大发,在外面泡妹妹,把功德钱挥霍一空不说,还把庙产200多石租子的田地,拿出去抵押了3000多两银子,也花个精光,搞得饭都吃不起。

海棠溪义渡管委会的乡绅们,用廖春瀛捐的银子,把觉林寺的庙产买了下来,全部计入义渡资产,加上其它小额捐赠,海棠溪义渡最后拥有的田地,每年可收田租760多石谷子。

海棠溪义渡成立时,添置了36艘木船。由于收的租子,不足以维持这么多船的免费运营,管委会决定,将其中20艘做客船,免费载人,16艘做货船,适度收取费用,以填补不足。

至今,巴南区天青寺镇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廖春瀛字海山,他兄弟廖春溶字棠溪,所以,这个义渡被命名为海棠溪义渡,以表彰廖家的先进事迹。

事实上,为了表彰廖家为海棠溪义渡所作贡献,当局曾准备把义渡命名为廖氏义渡。但是,学雷锋的要点,是做好事不留名,廖春瀛同志当然义正辞严地拒绝了这个提议。不过,海棠溪这个名字,和廖家似乎也没有什么关系,即使有,也纯属巧合。在这之前,海棠溪一名,就一直存在。乾隆时期的巴渝十二景,中有“海棠烟雨”一景,指的就是海棠溪。

当然,也可能海棠溪三个字,和廖氏兄弟的名字暗合,这也算冥冥中的天意吧。

廖家不但捐款成立义渡,廖家子孙还成了义渡的守护者。

后来,有人试图把廖家捐款挪作他用。为此,廖家子孙把官司从县、府、道,一直打到朝廷都察院。最后判决,保留义渡,但由于这笔钱维持不了整个义渡的免费运营,决定半价收费。

民国初年,义渡曾新增轮船三艘,一艘出租出去,租金用来弥补义渡费用。

1935年,时重庆市长张必果,试图把义渡收归市政府所有,引起当地乡绅激烈反应。捍卫祖先荣耀的廖氏后代,再次把官司打到四川省政府。省府判决,义渡管理之权归乡绅,监督之权归政府,才算了结。

据说,民国时候,在望龙门还有“廖氏捐助教养事业资产保管委员会”,这说明廖家的慈善事业,尚不止海棠溪义渡一种。廖氏,足称重庆义门!

此外,重庆的义渡还有:

鱼洞义渡: 乾隆年间,当地人穆逊庵捐田租十多石,设立义渡,名为穆舍渡。1927年,张姓县人又捐两艘小船于此;

李家沱义渡: 道光19年(1839年),牟姓乡人捐田租20多石和千两银子,购置渡船两艘;

大渡口义渡: 道光年间,马王乡士绅捐出20多石田租,购船两艘——最近,这里成立了一个占地颇广的义渡公园,大规模宣扬大渡口义渡。这叫海棠溪义渡情何以堪!南岸区政府完全可以把海棠溪义渡好好宣传一下,这也是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嘛。

猪肠子义渡: 这个义渡设在鹤皋岩,即现在的鹅公岩。仅在枯水时开渡;

木洞义渡: 木洞有两个义渡。一个成立于乾隆时期,乡人捐出田租40石,成立广济义渡会。购船四艘,于每年洪水时,在河岔摆渡。1930年,又由木洞各民间慈善机构集资,成立官渡口义渡会,专事负责木洞和长寿之间的交通往来。

除了这几个长江上的义渡,嘉陵江上也有龙溪河、张家溪、柳家溪三个义渡。

重庆人都是活雷锋

读重庆历史,发现善举无所不在,义渡不过是其中之一。真让人感叹:重庆人都是活雷锋。

比如,老重庆有一个民俗:每到春节,重庆人都要集体行善。

冬至前后,重庆人就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或去善堂(民间慈善机构),或去当地保甲(类似现在的居委会),有的直接出钱,有的买些米,有的买棉衣,委托善堂、保甲代行善事。

春节前,几乎所有善堂,都会向穷人发放自印的慈善券。上书“凭票领棉衣X件(或米面若干)”,穷人凭票前往善堂兑现。

这种善行,冬至前后为一波,春节年关前又有一波。重庆的善人们,会为难以度岁的孤老贫幼,在节前特别布施一次。

这个习俗的根由,就普通百姓而言,一是还愿,二是求保佑。还愿,是指今年曾经许了愿,又碰巧实现了愿望的朋友,通过救助穷人来还愿;求保佑,则是提前做好事,希望天上的各路神仙都看到,如果来年有啥子不顺,可要保佑我这个好人。当然,还有很多人,纯是基于恻隐之心。

善堂,就是专门帮助善人们实现善举的地方。

目前查到重庆最老的善堂,出现于乾隆时期。之前也应该有,不过历经明末清初战乱,估计毁得差不多了。

善堂的设立,通常是乡绅注资,购买田地、房屋,靠租金维持常年费用。民国前后,善堂的资金开始进入钱庄、银行生息,依靠生息维持日常善事所需经费。

重庆的善堂,有纯民间的,也有官民合办的。

体仁堂是重庆最早也曾经是最大的一个善堂,成立于乾隆4年,由重庆人韩帝简、周琰、龙象昭等十人,各捐100两银子成立,管理机构设在江北城的潮音寺。开始,主要是设立义冢和白骨塔,收葬无主尸体。后来,尤其是嘉庆年间的川东道严士鋐、重庆知府石韫玉也捐金倡导后,扩展迅速。

高峰时,每年的租金收入高达7000多两银子,但是支出常在8000两左右。不足部分,每年劝募善人填补。

体仁堂成立后,慈善业务迅速扩张,曾经赡养节妇200名、孤老200名,再育婴100名。还在江上设置救生红船,捡葬浮尸、掩埋枯骨;为穷人家庭开办义学,解决穷苦儿童就学难问题;岁末施舍寒衣棺木,为穷人家庭发放过年钱等等。

此外,重庆的善堂,还有乾隆3年在佛图关成立的养济院(民妇张沈氏捐献)、道光24年在天灯街成立的体心堂(每年支出善款4400元)、道光24年在铜鼓台街设立的存心堂(年支出善款6000元)、咸丰9年在瓷器街设立的至善堂(年支出善款15000元),以及育婴堂、保节堂、培善堂、义济堂、尊德堂等等。

1935年,重庆市政府成立市区公益委员会时,在市里一调查,仅仅渝中半岛,就有40多家各类善堂,而且各个乡镇还有好几十所。以至于民国《巴县志》感叹道:“(重庆这地方)富而好行其德者,尤多有之。治城之内,善举迭兴”——这意思就是,重庆人都是活雷锋。有点钱就行善的人,实在太多了。

纵观史书,发现对重庆的评价很有意思。一是认为重庆这地方,不太重礼教关防,让很多老夫子看不惯。大约是指重庆女孩子地位历来较高,不像其它地方那样羞羞答答扭扭捏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是敢于抛头露面;二是重庆这地方有钱人比较多,民间舍得花钱,相互攀比比较严重;三就是民间行善之风盛行。

这三个评价,从乾隆时期到民国,几乎没有怎么变过。

可见,从清初开始,重庆都是一个性格外露的城市,大气、张扬,但是善良。

原标题:海棠溪义渡——重庆最大的义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