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原来这么多民国大师,都在重庆留下了名篇佳作
从1940年到1948年这9年中,包括西南联大、中央音乐学院等优秀的高等院校与文化精英,艺术家在重庆创作了大量作品,他们述说了一段关于重庆的往事。
巴金
(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著名作家、翻译家。1923年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从1940年11月到1946年5月,巴金曾经活动在重庆,投身抗日救亡与争取民主的洪流中,创作了《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名篇。身在“战时首都”的巴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个社会一天天烂下去。他以他的作品和出版事业积极地投身到为受苦人申冤的行列,揭露黑暗,呼唤光明。
曹禺
(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原名万家宝,天津人,祖籍湖北潜江。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被人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曹禺是带着他创作的辉煌,走进伟大的抗战时代的。也可以说,抗战使他的戏剧艺术走向鼎盛,而重庆,是使曹禺戏剧创作达到巅峰的福地。对于巴金《家》的改编,是曹禺和巴金友谊的纪念碑,写作的地点在重庆唐家沱。1940年,曹禺离开江安来到重庆,住在唐家沱停泊的一艘客轮上,开始了《家》的创作。客轮、唐家沱、赫赫有名的话剧《家》,给重庆这座充满文学艺术气息的城市,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郭沫若
(1892-1978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抗战期间,郭沫若在重庆寓居8年。1938年到1946年,是他革命与创作生涯最重要也是最辉煌的时期。他以充沛的激情、深厚的文学功力,创作了《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话剧,成为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而以《屈原》影响最大。
老舍
(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1938年来到重庆,1943年安家北碚。1944年,老舍在北碚开始了他人生中一部重要著作《四世同堂》,用两年多时间,他完成了该书前两部分——《惶惑》、《偷生》。抗日战争时期,整整8年,他一直在重庆艰苦奋斗,用他那支犀利的笔和全部精力参加抗日工作。
臧克家
(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潍坊诸城人。现代诗人。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在重庆的四年,是臧克家创作丰盛的四年。在沙坪坝的名人广场竖立着他的塑像,镌刻着他的诗篇《歌乐山》。在抗战烽火里,1942年8月,他从河南叶县徒步到达重庆。到重庆仅几天,就与郑曼女士举行了婚礼。所以,重庆对于臧克家还有别一番意义。在重庆的第一年,他住在张家花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宿舍里。第二年8月移居歌乐山的赈济委员会留守处,一直到抗战胜利。1946年7月才离开重庆到南京。
艾青
(1910年3月27-1996年5月5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
1940年6月初,艾青收到重庆育才学校校长陶行知的聘书,来到重庆,住在临江门附近的“文协”的会所里。他在那里经历了日本的大轰炸,在描写重庆大轰炸的诗《抬》中他大声呼吁:“我们不应忘记/这些都是血债。”到达北碚后,艾青担任育才学校的文学组主任。在重庆,除了诗集《旷野》(1940年)、长诗《火把》(1941年),艾青在重庆期间的重大收获,是将1938年以来写的诗论汇集成书,取名《诗论》,是中国现代诗学的里程碑式的论著。
陶行知
(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39年7月20日,陶行知创办的难童学校在重庆北温泉小学举行开学典礼,取名“育才学校”,8月初学校迁入合川草街古圣寺。在古圣寺,陶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并把“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
丰子恺
(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浙江嘉兴人,原名丰润。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1942年11月,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应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陈之佛的邀请,来到重庆国立艺专任教。1942年至1946年期间,他先后在青木关、北碚、两路口、长寿、涪陵、丰都等地举办个展。丰子恺在重庆创作的漫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儿童、学生、风景、装饰等,如《茶店一角》、《沙坪小屋》等。而热爱和平是他漫画的一大主题:如彩色漫画《大树根底固》、黑白漫画《众手易举》等。
冰心
(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抗战时期冰心在重庆居住过7年,她在歌乐山上的旧居就叫“潜庐”。“小桔灯”故事就是发生在重庆,冰心写《小桔灯》时其实已经离开重庆十多年,她是通过回忆所写,文章提到的黄葛树、石板路、红桔、桔灯……无一不是重庆的特色和民俗,在事隔十多年后还能通过回忆描写得如此细致,可见冰心对于重庆生活的印象有多么深刻。“抗战时期,我住在重庆郊外的歌乐山,每天总在没有围墙的土屋廊上,看着远远山下的嘉陵江缓缓地东流……”生前,她十分怀念山城和她多年居住过的沙磁文化区的歌乐山,她还撰写了《我记忆中的沙坪坝》,文中写道:“说起来已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但我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山下那个小城市——沙坪坝。这小城市如今一定不小了吧?”
梁实秋
(1903-1987年),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余杭人。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梁实秋1937年来重庆,1939年移居雅舍,1946年返回北平。在重庆蛰伏期间的他写出了风靡世界的《雅舍》。据统计,《雅舍》流播海内外,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他在重庆的旧居"雅舍"也因此出名。“雅舍”的“雅”字取同住的友人吴景超之妻龚业雅名字的最后一字。在这里,梁实秋不仅写作了著名的《雅舍》,同时还翻译了《呼啸山庄》和部分莎士比亚作品。
原标题:民国大师云集重庆,述说了一段往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