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客货缆车,那些属于重庆老码头的旧事
红岩春秋消息,沱,在川江比较常见,是河岸较大的内湾,由江水回流形成。沱内水流平缓、风平浪静,是泊船靠岸的港湾。重庆南岸江边,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老地名王家沱,但在修筑南滨路后逐渐被人淡忘。
位于南岸弹子石谦泰巷的王家大院旧址
重庆民间最早的畜力缆车
王家沱与南岸弹子石谦泰巷的王家大院有关。在“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后人中,一个叫王信文的商人,在清道光年间看中南岸弹子石回水沱岸边的一片开阔地,便在这里建造王家大院,定居下来。王信文经营“万茂正”商号,把自古紧俏的川盐销往湖北各地和乌江沿岸,成了远近闻名的大盐商,王家也跻身重庆名门望族的行列。这个回水沱就被称为了“王家沱”。
王信文的孙子王为德接手“万茂正”商号后,进一步扩大了祖业,并在江边建起了一套科学的仓储设施。食盐受潮易损,当空气潮湿时,需生柴火烘烤。于是,他在盐仓地下设置火道,并连通墙壁中敷设的陶制瓦管道,使其散热均匀;在仓库房顶的四角安装大风轮,用皮带带动四周墙壁上的排气扇,抽湿排气;仓库内装有炉桥的地下进气道也与瓦管道相通,并冒出屋顶,因有烟囱的抽风功能,促使室内外空气循环流动;冒出屋顶的瓦管道制成弯头,可防雨水淋进和柴火星飞出;盐仓外面还有一个大晒场,用条石铺设,石灰糯米浆嵌缝,并朝江边略微倾斜,不积水。
这些仓储设施中有一个最为先进的装置:晒场临江处安有两根生铁轨道,直通江边最高枯水位线址。轨道上运行着一架牛拉木绞车,绞车的4个轮面有凹槽,用铁皮包裹,可减小摩擦而且耐磨。绞车牵引绳由一根根细麻绳组合成粗绳,其中一根磨断就立刻更换,不至于突然全绳断裂。
牛拉木绞车大大减轻了起卸装载的劳动强度,即使一个人也能把船上的盐包转运上岸。从现有资料看,王家的铁轨畜力绞车是重庆民间最早出现的缆车。
20世纪50年代初缆车票(旧币)
“洋码头”的人力木架缆车
1936年,国民政府铁道部着手修筑成渝铁路,因建设器材运输的需要,在重庆朝天门上游约13公里的川江北岸,原米坊码头的基础上,规划建筑成渝铁路工程局九龙铺(今九龙坡港)码头。
1937年3月15日,九龙铺码头由华西兴业建筑公司开工承建,次年4月27日建成并交付使用。
九龙铺码头是一座斜坡式码头,也是重庆第一座半机械化码头。它有一艘起重能力为40吨的蒸汽浮吊船,由德国西门子洋行和英国马尔康洋行设计建造。这艘蒸汽浮吊船在当时重庆的码头装卸设施中是最为先进的,所以九龙铺码头又被称为“洋码头”。码头上还有一座用于货物起岸的人力木架缆车,性质和原理与王家沱那架畜力绞车相同。
九龙铺码头建成后,只起卸过少量的成渝铁路桥梁与小机车头等器材,便遇上抗战全面爆发,铁路停建。时值国民政府迁渝,军政部兵工署的9700多吨物资从这里起岸转运,没能为成渝铁路建设出多少力的九龙铺码头,却为抗战作了贡献。当然,这座人力木架缆车功不可没。
1950年,中共中央西南局重新开工建设成渝铁路,并对九龙铺码头进行了机械化配套改建。码头铺设了连接火车站的铁轨,又安装了轨道式吊车,还把那座原始的人力木架缆车改为了钢架缆车,并用蒸汽作动力。改建后的九龙铺码头成为重庆第一座机械化码头,实现了水路与铁路的无缝连接,完成了成渝铁路30多万吨材料和设备的起卸转运工作。
成渝铁路的材料设备中大件货物多,有时一辆缆车负荷不够,常用旁边轨道上的缆车并列同装一个部件,同步运行。由于蒸汽动力功率不稳定,两台缆车的均衡很不好掌握,加之操作难度大,每次运行,操作人员都小心翼翼,全神贯注。
九龙铺码头的钢质缆车,无疑为成渝铁路的建设作了巨大贡献。
望龙门缆车
望龙门建成第一座客运缆车
过去,重庆渝中、江北、南岸三地没有大桥相连,坐小木船过江是市民惟一的选择。抗战时期,重庆拥入大量外来人口,往来三地渡江的人数陡增,于是在1938年元旦,由政府组建的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陆续开设了4条渡江轮船航线。
但重庆是山城,到处都要爬坡上坎,从轮渡码头到城内大街,往往要攀爬几百步石梯,不但重庆人叫苦,外地人更是难以适应。为解决从码头入城爬坡难的问题,便有了兴建缆车的提议。
1944年5月,国民政府经济部、重庆市政府和中国桥梁公司共同向交通银行、金城银行和重庆轮渡公司等企业募集资本金4500万元(法币),成立重庆缆车特种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先在人口流动量大的望龙门码头建客运缆车,在货物集中进出港量大的嘉陵江码头建货运索道。
望龙门客运缆车于1944年7月开建,次年5月16日竣工运行。轨道全长178米,垂直高度46.09米,总投资2350万元。每节车厢载客50人,日客运量7000人(次)左右,从开始运行至1946年底,盈利180多万元。为此,重庆缆车特种股份有限公司增加资本金为6000万元(法币),拟在其他轮渡码头再建客运缆车,后因时局变化而搁浅。
当时望龙门客运缆车票为铜铸金属票,上行票呈圆形,像小铜钱,下行票为方形。20世纪60至70年代,缆车票价下行1分,上行2分;到80年代,下行2分,上行3分。上行一直比下行多1分钱。
望龙门客运缆车建成运行时,嘉陵江货运索道也已完成直升提货绞车的调试工作,但因岸边机房占地和过档趸船的问题未得到解决,建设进展迟缓。不久抗战结束,重庆缆车公司的绝大部分技术人员离开重庆,工程基本处于停建状态。
1949年朝天门发生了著名的“九二”火灾,工地库房和职工宿舍均被烧毁,嘉陵江货运索道完全停建。
20世纪50年代的朝天门缆车
两位大师合作设计客运缆车
抗战时期,望龙门缆车工程,是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翁文灏亲自兼任缆车公司董事长。缆车公司聘请我国现代桥梁工程的先驱茅以升为总经理,另聘梅旸春(江西南昌人,清华大学毕业后公派赴美深造,获硕士学位。1925年在美国的桥梁公司工作,1928年回国任教,1934年茅以升聘他担任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工作。1953年、1958年,参加了武汉和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和建设,分别任副总工程师和总工程师。1962年5月12日病逝于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工地——作者注)为副总工程师兼工务处处长。
茅以升和梅旸春两人认真研究方案,亲自设计施工图。他们最终确定,缆车道在距离江边的轮渡趸船30米处开建。首先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停车平台,供旅客候车和上下车之用。然后沿码头上岸的石梯坡浇筑钢筋混凝土旱桥。旱桥共12孔,宽为2.6米和3.5米不等,直达望龙门马路。停车平台和桥面上铺设钢轨,安装在轨道上的两节载客车厢,由同一根钢缆拴系。钢缆缠绕在坡顶机房的钢绞盘上,用60千瓦的滑环式电机带动,一边卷一边放,车厢便一节上行一节下行。他们为节省材料和资金,将缆车轨道上下两端设计为单线,中间因为要会车,有一小段设计为“鱼腹式”双线。
20世纪70至80年代,缆车车厢没有门,运行时,工作人员把铁链子横挂在两边的门框上拦着。车厢窗户也没装玻璃,当两车在“鱼腹”处相会时,车厢里的乘客会互相打望,小伙子则会朝对面车上的女孩吹口哨、做怪相。
再后来,缆车车厢几经改造,由木质变为钢质,并装有减震器,增加了乘坐的舒适度。缆车运营时间也随轮渡的运行时间而定,每天运营16多个小时,日均运送旅客1.3万人次,最高达1.7万人次。
随着重庆第一座长江公路大桥的建成和多条公交线路的开通,以及过江索道的架设,市民过江的方式多而便捷,坐轮渡、乘缆车入城的市民越来越少。1993年,修筑渝中区长滨路时拆除了望龙门缆车站,缆车最终停运。2010年,望龙门缆车遗址被列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已荒废的望龙门缆车道(陶灵/摄)
川江码头上普及的起卸设施
川江枯水汛期,因水位落差大,在没有装卸设施的年月,“肩扛背驮,扁担绳索”是货物装卸的真实写照。
抗战期间,朝天门码头一位叫张金山的装卸脚夫,有一次连续7天超工时挑货,第八天早晨蹲在船舷边解便时,因劳累头晕掉入江中,幸亏立刻被人救起才没淹死。谁知后来他又连续挑货,一次疲劳过度再度晕倒,重重摔在船底舱板上,当场断气。当时码头脚夫的劳动情景,有歌谣唱道:上坡脚杆软,下坡脚打闪,平路稍好点,压得打窜窜。
20世纪50年代,川江码头上纷纷建造起土洋结合的装卸设备,货运缆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一种普及的起卸设施。重庆港码头建成土洋缆车12座,涪陵港有人力、畜力、电动缆车共11座,万州港有电动缆车7座,码头装卸作业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
1958年8月,时值川粮大量出川,万州柑子园码头工人用牛皮建造了两条滑道,把岸上仓库的粮食滑到江边装船,提高工效近10倍。工人们尝到了甜头,又在另外的码头建了两条牛皮滑道。
川江水位涨落变化大,牛皮滑道不可能跟着水位涨缩,工人们便将滑道与驳船连接处做成能活动的木滑板,哪个码头装载就搬去搭设。但滑道只能下行装货,不能上行卸货,并且只能装运粮食之类的货物。于是,万州柑子园码头在1960年建了一座电动货运缆车,可上下双车运行,日运送货物150吨左右。1979年,万州牌楼码头建成一座车道长306米的货运缆车,从可查的资料看,这是当时川江码头上最长的缆车道。
川江码头在建造货运缆车的同时,也注重客运缆车的发展。20世纪50至60年代,重庆渝中半岛建成储奇门、临江门和朝天门南侧客运缆车,南岸龙门浩建成一座客货共用缆车。1984年10月1日,造价228万元的朝天门北侧客运缆车建成运行。
截至1985年底,川江码头的重庆港有缆车道87条、涪陵港有35条、万州港有12条,并且重庆港九龙坡码头的货运缆车单车荷载已达150吨。
原标题:客货缆车,那些属于重庆老码头的旧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