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探访四世同堂纪念馆 触摸老舍的抗战岁月

23.02.2019  08:42

也许你读过老舍的代表作《四世同堂》,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篇巨著的最初诞生地是重庆。

青砖灰瓦,兰草飘香。循着这份古朴素雅,推开位于重庆北碚区天生新村61号——“四世同堂纪念馆”的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老舍铜像,先生戴眼镜,着长袍,端坐在藤椅上静静思考。偶有小鸟停驻在小院的黄葛树上,清脆地鸣叫。

这座小院是老舍旧居,原为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住所。1940年8月,林语堂将小院捐赠给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作为办公处,时任该协会总务部主任的老舍代表协会接受捐赠。1943年,为躲避日军战机对重庆的狂轰滥炸,老舍携妻儿辗转搬家数次,直到搬进小院才安定下来。

经小院步入屋内,四五十平方米的客厅墙上悬挂着老舍的近百幅生前照,照片记录了先生在重庆为支持抗战而作出的努力。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重庆总会被日机轰炸后,这里几乎成为抗战后期重庆乃至全国的文化活动中心,梁实秋、郭沫若、田汉、艾青等文化名人时常来访,坐在客厅里谈论家国事。

老舍在杂文集中提到,当年到重庆避难的北平人也经常登门造访,他们坐在客厅里与夫人胡絜青叙旧,每每都会讲到北平战乱时的亲生经历,细节处讲得活灵活现,坐在一旁静静聆听的老舍细心记下,为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客厅左侧的一间屋子是老舍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列着老舍曾经伏案奋笔的书桌。老舍曾幽默地写道:该屋西墙开窗,夏天的墙壁简直可以烤面包,老鼠亦成群结队。

战乱时物价飞涨,文艺界人士贫困不堪,从1941年开始,老舍因营养不良患上严重贫血,创作时经常眩晕不止。

在种种苦难和折磨中,老舍在小院里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偷生》、《惶惑》,同时还创作出短篇小说《火车集》、《贫血集》,长篇小说《火葬》等大量文学作品。

为纪念老舍这段“为抗战而写”的岁月,老舍旧居于2010年更名为“四世同堂纪念馆”,老舍之子舒乙为纪念馆题写牌匾。舒乙多次公开称,父亲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四世同堂》,创作完成后,他走到哪儿都带着这部手稿,就连日机轰炸,要躲防空洞,父亲啥也不拿,也得抱走这部手稿。

如今,《四世同堂》已在多个国家出版,由小说改编的话剧、电视剧等作品更是深受海峡两岸观众喜爱。

原标题:探访四世同堂纪念馆 触摸老舍的抗战岁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