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消失在历史烟云里的重庆轿帮,曾撑起山城交通出行半壁江山
第1眼-重庆广电消息,“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出门要坐轿,游耍不到通远门。”在我国,轿子不稀奇,但是把轿子当做一个城市主要的代步工具,并由它支撑起交通出行半壁江山的,恐怕只有重庆。清末时候,重庆的轿行才有35家,而到了1931年,就已经达到380个轿行,轿子接近一万乘。
十八梯坡下,有一个三面封闭一面开口的巷道,它夹在清真寺巷与永兴巷之间,名曰轿铺巷。老重庆都知道,从前这里是轿行的大本营,所有的轿子从这里发出并收回,颇有点出租车总站的味道。
轿铺巷的隐蔽性和私密性都极好,巷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小楼朝向大街开市营业,是所有轿子进出的必由之地。
轿子最早是达官显贵的出行专属品,一般百姓无法负担。但是官轿太沉,爬坡上坎极为不便,于是聪明的重庆人开始琢磨着把轿子化繁为简,由“公务车”变成公共交通工具。
“随便找一根杆子,上面搭个藤椅就叫藤轿,上面拿一个竹席一个兜,坐兜里,就成了凉轿,这样一改良,老百姓都用得起了。”——文保志愿者 向翔
随着轿行的扩张,轿夫们的业务范围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抬人,有时候也顺便帮忙送信送物,这样的跑腿帮办叫做“甩手”。“打甩手”的人越来越多,信件的来往,货物的运输,汇票的传递,轿夫们统统来者不拒,于是逐渐形成了“信轿行”。它有点像我们现在的长途汽车,又装人,又载货,给商人提供长途的出行方便。
随着川盐的兴旺,很多商人一夜暴富,专属“私家轿”自然是证明财富的最好门面。于是不少信轿行纷纷趁势而上,跑起了短途的街轿,专门在城里接送客人。
在小轿行的鼎盛时期,朝天门码头、珊瑚坝机场以及各个娱乐场所,都是轿夫们抢生意的地方。当时形成了轿行的同业公会,所有的轿子全部都有牌照,否则不能经营,所有的轿夫也要进行认证,认证完了要发一个坎肩,坎肩上还有编号。这是不是有点像出租车的运营机制?其实轿夫们和出租车司机没什么两样,他们同样是“两班倒”,每天出工回来也要缴“份子钱”。
从前女儿出嫁,一定要坐花轿,有钱人大多自备,可是老百姓哪里买得起。于是有的轿行打起了婚嫁业务的算盘,从而衍生出了花轿行,他们除了接送新娘,还包办所有的婚嫁礼俗,算得上是婚庆业的鼻祖了。
“花轿谁都可以做,做小轿的过去装饰一下,稍微业务培训一下就可以搞,后来越来越多的小轿行就转向花轿行。”——文保志愿者 向翔
小轿行不断插脚花轿行,时间一久,两强争霸一触即发。轿夫们互相较劲,争抢客源,甚至还大打出手。
“花轿行就想了个办法,暗中去找了信轿行,你是轿帮的鼻祖,你出来说话。信轿行在中间起到协调的作用,使得两帮重归于好,三个帮坐在一起,划分了业务范围是什么,片区是什么,时间段是什么,制定了规章,形成了当时一个老鸦守一片,各干各的,互不相干。”——文保志愿者 向翔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卓嘉 贺应桃
原标题:重庆轿帮风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