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王珍洪倒在扶贫路上 村民乘机回来要送最后一程
5月28日凌晨4点48分,重庆市彭水县普子镇大龙桥村党支部书记王珍洪因病医治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48岁。
这位村民眼中1米78的苗家汉子,靠着当初的入党誓言,没有叫过一声苦,没有向组织提过丁点要求,与贫困斗、与病魔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一直坚持到生命最后。
“这么一位好书记怎么说走就走了”
“太可惜了,他还这么年轻!”
得知王珍洪不幸去世的消息,村民秦成尧和老伴愣了许久,落下眼泪。
今年61岁的秦成尧,2014年因病被评为建卡贫困户。王珍洪成为他家的帮扶责任人后,第一件事就是帮忙硬化院坝。
“以前的院坝是个乱石堆,下雨天打滑,容易摔跟斗。”秦成尧说,那段时间,王珍洪忙前忙后,帮忙拖石子、水泥,很快就把院坝硬化了。
“有什么事情,王书记是随叫随到!”秦成尧和老伴抹了抹眼泪。
王珍洪的大伯娘叫冉隆菊,因大伯患上食道癌,家境一度陷入困境。2015年,他大伯娘向村里提交申请,经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定程序,他们家纳入低保户。
2016年,他大伯去世后,大伯娘家境有所好转。在一次群众评议会上,王珍洪主动提出取消他大伯娘的低保。
“取消低保的时候,我是很有想法的。”冉隆菊说,他大伯生病的时候,王珍洪经常开车送到县医院检查,背上背下,忙里忙外,很多人以为是他们是父子呢。“我就想着,无论如何都要支持他工作。”
王珍洪劝说大伯娘主动退出低保,这成为村里的一段佳话。
今年67岁的建卡贫困户王益春,儿子儿媳长期在福建打工,老伴在镇上送孙子上学。那是一个初冬的深晚,王益春突然咳嗽不止、高烧不退,他连忙掏出手机,拨通了王珍洪的电话。
“我马上来!”王珍洪接到电话,开着长安车就往王益春家赶,立马把他送到镇卫生院,陪他输完液回到家时,已是凌晨5点过了。
“得知王书记去世的消息,儿子儿媳专程购买了机票,说无论如何都要回家送王书记最后一程。”王益春感慨地说:“这么一位好书记,你怎么说走就走了!”
“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大龙桥村甩掉贫困帽”
大龙桥村位于普子镇北部,辖8个村民小组,678户2383人,是彭水11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2013年10月,王珍洪当选大龙桥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李益凡是和王珍洪在脱贫战场一起战斗7年的老搭档,回忆起当年村里的情景,他用“三无三难”来形容:村里无阵地、无资金、无项目,村民行路难、吃水难、照明难。
马明胜年近六旬,吃水问题困扰了他大半辈子。
“每逢干旱时节,我们就下到普子河挑水,一去一来要两个半小时。”让马明胜哭笑不得的是,有一次挑水快到了家门口,结果脚下一滑,水桶摔破了,一滴水也没剩。
“多亏了王书记,现在我家喂的猪,都是喝的自来水。”马明胜自豪地说。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王珍洪带领村组干部,拿着镰刀,一边上山开路,一边寻找水源。
“当时,天气特别热,山里时常有蛇和野猪出没,我们翻山越岭找了一个星期,终于在海拔1100多米的心口湾和1300多米的响洞子找到两处水源,彻底破解了全村人饮水题。”李益凡说,找到水源那一刻,王书记开心得像个孩子。
“去年底,王书记感到身上痛、腿发软,当时正好碰上脱贫验收,他以为是工作劳累,就没当回事。”李益凡说,在大家的劝说下,王书记去了一趟医院,回来后说没事儿,又投身到脱贫战场中。
可事实上,医生告诉王珍洪是肝硬化,叮嘱他要按时吃药,好好休息,定时复查。他却把这个秘密埋藏在心底,没有告诉任何人。
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大龙桥村的宁静。
“村里设有一个值守卡点,从正月初开始,王书记和我轮流守卡,加班熬夜饿肚子是常事,一守就是一个多月。”李益凡说。
5月6日,普子镇召开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推进会,王珍洪因病住院请假。在李益凡记忆里,这是王书记今年头一回请假。
李益凡说,王书记上午刚在镇卫生院输完液,下午就用小货车给建卡贫困户喻仕双拖石头、打地基。“我当时看他脸色不好,劝他好好休息,他说要早一点把老喻房子盖好,才能睡得着觉。”
喻仕双父母去世得早,常年一个人在外务工。王珍洪多次给他打电话,说把他老房子改造一下。喻仕双一口谢绝,说回家少,不用修。去年底,王珍洪再次联系喻仕双,他同意了。这让王珍洪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5月16日傍晚,王珍洪找到李益凡,说他要上重庆一趟,给他交待一下喻仕双房屋修建事宜。“他说喻仕双修房子的事情已经找好了工人,叫我帮忙盯一下进度。”李益凡说,这是他和王书记生前见的最后一面,也是王书记临走前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龙桥村2015年成功甩掉贫困帽。”李益凡说,如今,村民们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等诸多难题得以解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2500多元提高到2019年10000多元。
“只晓得他每年拿了很多奖状回来”
5月17日,王珍洪乘坐大巴车赶往重庆。
“没想到,王书记这一去就没再回来。”据李益凡回忆,王书记也经常给他说掏心窝的话。他说,这些年,为了脱贫攻坚,经常风里来、雨里去,没有好好照顾家人,觉得很亏欠他们。
王珍洪的大女儿叫王光润,2014年9月入伍,2019年9月退伍后在重庆轻轨站当安检人员。王珍洪的小儿子叫王峻,在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上学。
“父亲主动到去看病,我猜他一定病得不轻。”5 月17日至27日,短短10天时间,让王光润这个24岁的小姑娘经历了忐忑、煎熬、痛苦和绝望。
“肝硬化、肾衰竭、尿毒症、神经性感染……单子上足足列了16种病症……”王光润从主治医生那儿得知,父亲病得特别严重。“我曾是一名军人,也是家里的老大,我不能哭,我要坚强……”
父亲入院、昏迷、抢救、进加护病房、进ICU……王光润守候在医院,一边默默祈祷。
“王支书,我们坎上的两口子在吵架,你快点来劝一下。”
“王支书,我娃儿的户口你看能不能转回来。”
……
“父亲趟在病床上,电话一直没间断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光润强忍眼泪,坚强地说,“父亲昏迷不醒,我就帮父亲接电话,耐心地答复,我不能给父亲留下任何遗憾……”
王光润说:“父亲走了,我最担心的是我的母亲。”
王光润的母亲田维芬今年45岁。
“我去年养殖生猪,卖了13万元,今年又养了30多头。”为了支持丈夫工作,田维芬经常给他说:“家里有我,你去忙吧。”
“有时候,我做好了饭,他一接到村民电话,放下碗筷跑了。”田维芬接着说:“我没读过多少书,他的工作我很少过问,只晓得他每年拿了很多奖状回来。”“这个月,他身体实在难受,到镇卫生院住了八天院,出院手续是我去给他办的。”
出院后,王珍洪拄着拐杖,依旧奔波在脱贫路上。“他全身浮肿,走路都成问题,我让他在家休息,他说不亲自去,他不放心。”田维芬说。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村第一书记李光昌表示,王书记正在干的事,他们一定会抓紧干,并且干好:“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谭柯 实习生 岳慧 通讯员 杨元忠 李亚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