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理发老师傅 “6元剪一个”坚持20年
一把梳子,一把剪刀,一个推子,十几分钟,就能修剪好一个利索发型。过去,穿着白大褂,游走于大街小巷,拿着刮刀为顾客理发、刮脸的老式理发师已渐渐消失在高楼大厦间。不过,在重庆朝天门隧道附近,年过六旬的何绍财20年坚守着自己的街头理发摊和老手艺,风雨无阻。这份守望不但是技艺的传承,也是情怀的延续。
渝中区朝天门嘉滨路尽头,朝天门隧道附近,年过六旬的何绍财在这里摆摊给人剃头足足有20年。几乎每天早上9点,他都会带着行头出现在隧道口。干活儿前,望着车来车往的马路,老何习惯点支烟。
这些是老何干活儿的所有工具——一只老式开水瓶,一张老式毛巾,一盒香皂水和毛刷,一包陈旧的理发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次干活儿前,老何都会仔细清点整理一番工具,及时更换刮刀片,给剪刀和推子上上油。
将一块废弃汽车的后视镜挂上墙壁,椅子一摆,一个过去街头常见的理发摊子就“复活”了,老何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第一位客人是一名路过的“棒棒”。他说,自己在这里理发好多年了,又快又好还便宜。老何理发是出了名的实惠,2元理发坚持了十多年,最近几年,由于物价上涨,才逐渐涨到了6元。
布满皱纹的手依旧灵活精准,几分钟时间便将顾客的头发剃好。
老何拿着梳子和剪子一点点精修,这份稳当与认真,是当下一些年轻理发师做不到的。
老何从小跟人学手艺,到底为多少人理过发,他也记不清。从平头、寸头到大背头,小小一个理发摊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发型史,还有与顾客间的默默温情。
理发修刮完毕,老何倒上一小盆开水,用热毛巾为客人擦拭清理面部碎发和胡渣。一次快速的理发服务完成,平均用时10分钟。
酒香不怕巷子深,尽管没有体面的店铺,每天仍有不少人光顾老何的理发摊。下午是生意最好的时候,随时都有客人在排队,老何特地准备了一张小凳子供客人休息。人多的时候,老何一天要为20多个人理发。
老何的生意几乎风雨无阻,如果下雨,他会将摊位搬去隧道内。除开节假日会随儿子回老家外,多数时候,他都在这里坚持着“朝九晚五”。
除了理发,这里的常客也很享受老何的传统刮胡子技艺。脸上打上香皂泡沫,手持剃刀刮得“哧哧”作响,几个来回,就把胡茬一扫而光。在这里,看到的都是老式传统技艺。
由于都是常客,有些甚至是十多年的回头客,见到这些熟人,老何会放下干活儿时的“严肃范儿”,与客人说说笑笑,拉拉家常。
老何的摊位临近洪崖洞景区,每天过往游人无数,每隔一会儿就有外地游客上前问路,他总是耐心指点。有外地游客喜欢老何的理发摊,要和他拍照合影,老何从不拒绝:“曾经洪崖洞有拍戏的明星,都跟我合过影呢!”
闲暇之余,老何香烟不离,掏出手机,看起小说打发时间。如今,在理发店理发少则十几二十元,多则上百,老何仍坚持只收6元“成本钱”。“不知道我还能干几年。”老何说,这活儿挣不了多少钱,但是这老手艺不能扔了。原标题:二十年“剪”出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