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四抓四促”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1.08.2015  19:11

 

一是抓学习培训,促教师能力提升。 每年,专、兼职教研员外出参训120学时以上,促进教研员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全面提升。开展4400余人学科专业培训、180余人骨干培养对象培训、300余人高三学科高考技能培训、200余人 “国培项目”培训、400余人“教坛新秀”青年教师培养培训等。

二是抓课题研究,促科研成果运用。 各学科学会均有区级及以上在研课题,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自觉进行教育理论学习。目前,璧山区有在研市级课题4个、结题4个;立项区级课题29个、结题17个;成立4个名师工作室,结题5个市、区级课题,其中1项获全国教改成果一等奖;汇编成书出版两部,编辑出版教育学会会刊、教研工作信息24期。

三是抓教研指导,促教育质量提升。 每年集体视导学校80余次;每学期各学科区级教研活动2-3次,为广大学校和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创新教研形式,开展送课下乡、联合教研等活动100余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区分四个片区开展80余次教研活动;定期召开各年级各学科交流会、培训会、蹲点指导汇报会、外出学习分享会等。

四是抓卓越课堂,促教育特色发展。 指导学校打造特色课程文化,如大路小学本真课堂、城北小学思问课堂、青杠初中和璧泉初中导学案等;组织开展汉字听写大赛15场次;开展卓越课堂现场会45场次,参与班级200余个;开展学科网络教研活动20余场次;汇编卓越课堂交流资料4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