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帧都是一幅画!巫山大昌湖惊现多种保护水禽
巫山头条消息,随着长江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自入冬以来,地处巫山小三峡深处的重庆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陆续迎来鸬鹚、白骨顶鸡、苍鹭、细嘴鸥、斑嘴鸭等国家级保护水禽。目前,该湿地公园已发现140余种水禽和鸟类。
重庆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的大昌镇,处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总面积1464.73公顷,其中湿地积为1020.59公顷。大昌湖是三峡蓄水后,库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湖泊,将大昌古镇包围其中,形成高峡平湖湖中半岛的美丽画面。
11月16日,记者在重庆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发现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物种鸬鹚,一群大约15只左右。同时,记者还拍下了其他水禽动物。
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有1属39种。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栖息于海滨、湖沼中。飞时颈和脚均伸直。中国有5种。常被人驯化用以捕鱼,在喉部系绳,捕到后强行吐出。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翅鼻麻鸭(学名:T.tadorna)
旅鸟。体羽具黑、白、栗三色。雄鸭鼻上有疣状突。
白骨顶鸡(学名:Fulica atra)
属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嘴长度适中,高而侧扁。头具额甲,白色,端部钝圆。翅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为短。跗蹠短,短于中趾不连爪,趾均具宽而分离的瓣蹼。体羽全黑或暗灰黑色,多数尾下覆羽有白色,两性相似。属国家二级保护物种。
白鹭 (学名:Egretta garzetta)
白鹭(学名:Egretta garzetta),别名小白鹭、白鹭鸶、白翎鸶,中型涉禽,属于鹭科白鹭属。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雪鹭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小,羽冠及胸饰羽全有。
斑嘴鸭(学名:Anas poecilorhyncha)
属大型鸭类,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体长50-64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雌雄羽色相似。上嘴黑色,先端黄色,脚橙黄色,脸至上颈侧、眼先、眉纹、颏和喉均为淡黄白色,远处看起来呈白色,与深的体色呈明显反差。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分布于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东部、萨哈林岛、中国、朝鲜、日本、中南半岛、缅甸、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
苍鹭(学名:Ardea cinerea)
又称灰鹭,为鹭科鹭属的一种涉禽,也是鹭属的模式种。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大型水边鸟类,头、颈、脚和嘴均甚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苍灰色;尾羽暗灰色;两肩有长尖而下垂的苍灰色羽毛,羽端分散,呈白色或近白色;初级飞羽、初级覆羽、外侧次级飞羽黑灰色,内侧次级飞羽灰色;大覆羽外翈浅灰色,内翈灰色;中覆羽、小覆羽浅灰色;三级飞羽暗灰色,亦具长尖而下垂的羽毛。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细嘴鸥(学名:Larus genei)
是鸥形目鸥科中的一种中型的鸥。体型和羽色与未成年或冬季的红嘴鸥相似。野外特征是额低,下体带有粉红色,颈、嘴、尾均长;肩、背和翅的上表面浅灰色;冬季在耳羽区有不清晰的喑色斑。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冬季至印度次大陆、东南亚、菲律宾并远及澳大利亚。喜潮间滩涂及沙滩,常结大群活动。细嘴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鸳鸯(学名:Aix galericula)
鸳鸯(学名:Aix galericula),又名乌仁哈钦、官鸭、匹鸟、邓木鸟,是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鸟类。鸳指雄鸟,鸯指雌鸟。鸳鸯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雁形目鸭科鸳鸯属,英文名为“Mandarin Duck”(即“中国官鸭”)。
原标题:巫山大昌湖惊现多种保护水禽!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