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带回的电灯 让重庆成国内最早亮灯的城市之一

08.02.2015  22:01

重庆留学史研究》首发。 重庆晨报记者 高科 摄

重庆晨报记者 欧阳玉姝 报道

重庆是全国最早使用电灯的城市之一,但你知道这是仰赖重庆留学生的贡献吗?昨日,《重庆留学史研究》(1898——1966)首发仪式在沙坪坝举行。会上,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本书作者淳于淼泠揭秘了我市留学史,有许多还是首次揭秘。

117年前 重庆有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淳于淼泠说,这本《重庆留学史研究》,是他和另一位作者、重庆大学教授潘丽霞历时3年完成。

我市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叫黄大暹,1898年出游日本,路上就走了两个多月。”淳于淼泠说,黄大暹赴日后,进入柔道创始人嘉纳治五郎办的亦乐书院学习,成为重庆最早的公费留日学生。

在查阅史料过程中,淳于淼泠有新发现。“有文件记载,在早期官派留学生里,年龄最长者是65岁、来自巫山、曾修《巫山县志》的李友梁。”而早前因为巫山没有划为重庆,这算是新发现。“史料上记载,年纪最长者被李友梁去日本留学,在弘文学院学习普通科。

复兴中华 那时重庆已有完备的留学政策

淳于淼泠说,研究重庆留学史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早期的重庆留学生,都是以学成后报效祖国、复兴中华为目标的。

另外,淳于淼泠在查看巴县档案馆资料时发现,旧时重庆留学教育管理很是严谨。他们发现合川县留学贷费处为了保证留学经费专款专用,还特致公函北京大学校长。说明早期重庆已经对留学生有扶持和完善的留学经济政策支持。

兴办实业 重庆电灯是重庆留学生带来的

淳于淼泠说,这本书主要通过记述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现重庆留学史。重庆最早的现代工业产品、实业,都是重庆留学生带来的。

比如电灯,就是清末重庆首富李耀庭儿子李龢阳留日后带来的。”淳于淼泠说,李龢阳(1876-1931)早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求学,后来李家父子在重庆主持投资兴办川江轮船公司、自来水公司、炷川电灯公司等实业。其中,炷川电灯公司在1908年创办,全部机械购自英、法等国。炷川电灯公司费用廉价,所供应的300只电灯,每月只收费1.5美金。

这可以说是近代重庆市政公用事业建设的开始,重庆成为四川第一个使用电灯的城市,也是全国最早使用电灯的城市之一。

   不同时代留学生出发点不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选择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不过,虽然都是出国留学,但不同时代的留学生,留学却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

60后:学什么看国家

潘复生是重庆欧美同学会会员、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在中英两国签订“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后,1991年其作为高级访问学者留学英国牛津大学,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

我们那个时候的留学更多是国家计划导向,作为研究者,被国家委派去英国进行交流学习。”潘复生说道,“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习什么。这也是和后来者最大的区别之一。

回国后,潘复生以镁合金、铝合金、复合材料等材料为研究重点,2007年在重庆创办国家镁合金工程技术中心,建立国家级镁合金产业基地。让重庆的镁合金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镁合金的研究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70后:学什么看市场

廖洪海是渝中区欧美同学会的会长,也是两家新加坡集团的负责人。1994年前往美国南加州大学读研究生,学习经济。

廖洪海说,“当时刚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类的人才市场上非常少。因此大部分出国留学的人,都在学习经济、金融等商学。除了提升自己的需求,同时大家都怀揣着留学报国的念头。

80后:学什么问自己

贾柯是渝中区欧美同学会的会员、优可乐乐音乐英语教育的创办人之一。2005年留学英国阿斯顿大学本科,学习工程产品设计。

出国是贾柯父母提出的,但学什么,是她自己决定的。“因为我读理科,加上喜欢设计,因此也就选择了工业产品设计这一方向。”贾柯介绍。她在英国待了5年时间,其间也在英国一家工程公司工作过,但最后还是决定回国。“觉得国内有很多的机会留给我们。

回到重庆后,贾柯将中英文化进行嫁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她和伙伴创建了优可乐乐音乐英语教育,用乐器“尤克里里”进行弹唱,将日常对话编写成教材,教学生说英语,唱英语、去年10月份,她的教育中心在大坪英利国际广场开业了,目前已经拥有了30多个成员。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