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丨“瘦身健体”,重庆如何实施城市更新?
重庆城市提升如何进行?这是人们很关心的话题之一。
2021年重庆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时,提出要 推进中心城区“瘦身健体”,开展主城都市区“城市体检”……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是打造现代化国际都市的重要工作。
为何要对城市进行“体检”,又该如何“瘦身健体”,城市更新行动最终路向何方?
就此,两江观察对话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彭劲松。
▲重庆城市全景。王正坤 摄/视觉重庆
两江观察:在城市更新行动中,怎么理解“瘦身健体”和“城市体检”?
彭劲松: 城市要更新就必须进行体检,如同人治病需要先进行检查一个道理。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通过对城市各项功能的检查,找出短板,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更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启动30个城市老旧功能片区更新改造,实施832个老旧小区和2万户棚户区改造,坡坎崖治理等等就是“体检”后“治病”的行动。
“瘦身健体”指的是城市成长和城市功能的发挥过程,对各类资源要素进行系统动态整合和配置的“吐故纳新”过程 ,只有这样城市才能不断成长。
“瘦身”不是说城市要缩小规模,而是不能什么都吃,成为虚胖,那是一种病态,是大城市病。瘦身是手段、路径,强体是目标、任务,城市发展不能一味贪大求全、规划混乱。
“健体”就是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重要节点城市专业化服务功能 ,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区 。在城市动态变化发展过程中,城市资源配置组合与城市不断提升的发展定位要求,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并不完全能够步调一致,形成完美匹配适应关系,必须要依据城市发展阶段、发展定位和使命,对城市运行机制和资源组合进行调整适应。
▲长江索道。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两江观察:进入新发展阶段,重庆提出要“ 开展主城都市区‘ 城市体检 ’ ”、“推进中心城区‘瘦身健体’”,具有怎样的意义?
彭劲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开展主城都市区“城市体检”、推进中心城区“瘦身健体”,这是立足于我国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深入贯彻国家系列战略部署,在重庆落地落实落细,结合重庆发展阶段性区情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推动城市更好地朝着高质量、高阶化方向发展,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一是重庆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从全域看,2019年,重庆市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6.7%;从“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看,2019年,重庆主城都市区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市的77%,其中,中心城区城市化率超过90%,常住人口接近1000万。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城市化已经由单纯的量的扩张进入到量质并举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中心城区,已经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引擎。
重庆直辖20余年来城市建设发生巨大变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中心城区人口和城市功能由原来主要在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槽谷布局,分别向东西部两个新的城市槽谷方向快速扩张;城市能级不断提升,由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单一功能性城市发展成为在西部和长江上游都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等功能不断显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传统中低端城市功能占据了重庆核心区位和要津地带,妨碍了城市高端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和综合竞争力的生成,需要适时对重庆城市空间秩序进行梳理和重构。
▲万州在长江南北消落带打造了生态美景。冉孟军 摄/视觉重庆
二是践行系列国家战略布局的必由之路。 重庆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级中心城市,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系列战略的部署实施,重庆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相对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论是从经济总量、人均产出和城市化发展水平来说,均有较大差距。2020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时就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处理好中心和区域的关系,着力提升重庆主城和成都的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中央十分强调重庆和成都“双核”对双城经济圈的引领带动作用。
于重庆而言,就是必须继续提升中心城区对城市关键资源要素的集聚吸附能力,提升中心城区的承载能力和承载质量,扩大对外辐射和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发挥带动环重庆都市圈周边区域的作用,更好地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三是实现城市让生活美好的本质要求。 重庆大山大水、大开大阖,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一方面,重庆这种立体型、组团化的城市形态独具特色魅力,吸引了全球城市矩阵的聚光;另一方面,这种独特的地形地貌结构,也更容易在发展过程中沉淀一些问题症结。在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重庆必须主动回应和解决这些问题,让重庆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让人得到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游客欣赏重庆美丽夜景。龙帆 摄/视觉重庆
两江观察: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应该怎样做好“体检”和“瘦身健体”?
彭劲松: “十四五”开局,是推进重庆城市能级品质提升和建设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关键之期。推进城市更新,开展主城都市区“体检”、推进中心城区“瘦身健体”,是提升重庆城市能级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有如下建议:
一是做好“存量文章”,以推进“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为切入点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进一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和品质提升,不断完善满足超大山地城市运行需求的城市部件和城市家具,推进城市环境品质和秩序显著优化。进一步提升城市人性化管理,推进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推进城市微整治、社区绿色更新,夯实城市核心功能建设的微观基础。进一步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全面感知、趋势智能预判、资源统筹调度能力,使智慧城管成为提升重庆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二是做好“增量文章”,大力加强中心城区核心关键功能的培育和生成。 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认真系统谋划重庆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布局,补足短板、做优长板。以两江四岸、西部(重庆)科学城等城市重点功能培育区建设为重点,加强创新策源、国际消费、对外交往等功能及相应设施的布局,提升国际高端资源要素配置功能,尽快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新的动力源。重庆打造六张城市新名片就是城市更新的有力举措。
三是做好“联合文章”,从整体和全局考虑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核心功能布局和空间秩序优化。 报告提出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优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既可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过密、功能过载,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也有利于其他城区承接相应产业。而重庆制定的“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实施意见,促进各片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则为“瘦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推进中心城区中低端功能调整退出的同时,将主城新区的城市功能充实与承接有机结合,强化外围城市在功能对中心城区的有机链接和有力支撑,推进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以提升功能价值一体化为导向的构链、补链和延链工程,在更广域空间形成重庆现代化都市圈完整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功能布局体系,是对症下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对策,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业态,大力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
最后强调一点,城市更新是有机的,动态的,也是长期的过程,城市更新不仅是对建筑、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进行改造,更要涉及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功能业态、市民感受心理等各种软环境进行更新。 “体检”要定期进行,“瘦身健体”也要常抓不懈,才会真正取得实效。
原标题:“瘦身健体”,重庆如何实施城市更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