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控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
二、感染登革热后会有哪些表现?
一般临床症状:急性起病,发热,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部分患者具有具有皮疹及出血症状。皮疹:发病后第3-6天,面部四肢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痒,不掉皮, 3-4天后消退。出血:个别病例在发烧5-8天后可能有出血的现象,包括鼻子出血,牙龈出血,皮肤下出血,尿血等。其他症状:疲劳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
三、疑似感染登革热或得了登革热该如何治疗?
1. 应及时就医。
2. 发病后要注意休息,注意防蚊。
3. 发热病人以物理降温为主。
4. 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
四、平时怎样预防?
1. 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目前我国尚无上市的登革热疫苗,预防登革热的最主要措施是防蚊和灭蚊。
2. 在有登革热发生的地区,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使用驱蚊液,预防蚊子叮咬。
3. 房间内床上,尤其是婴儿床和婴儿车,要装置蚊帐。在家中使用杀虫剂灭蚊时,要按照产品的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儿童接触。
4. 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 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一次性杯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
五、登革热防控工作中核心区、警戒区是如何划定的?
核心区和警戒区主要根据伊蚊活动范围来确定。
1. 核心区:以病人主要活动场所为中心,参考伊蚊活动范围划定半径200米之内空间范围为核心区。
2. 警戒区:在核心区外扩展半径200米范围为警戒区。
六、登革热现在的流行形势?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柬埔寨、菲律宾等)、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部分省份有输入后本地病例报告。
2019年1—8月,全国共有28个省份报告登革热病例,较去年同期上升较多。2019年1月—8月,全市累计报告病例较多,与全国一样处于较高的上升水平,无死亡病例报告。我市大部分病例为输入性病例,主要输入地为柬埔寨。
公众可以通过市卫生健康委网站、重庆市疾控中心网站以及重庆疾控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关情况。
原标题:登革热防控知识问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