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产传说(470)| 白沙臊子面,一碗让无数吃货惦念的“非遗美食”

16.03.2021  17:53

白沙臊子面 

众人皆知

重庆火锅是码头文化

所孕育出的产物

却不知道,白沙臊子面

也与码头文化紧密相连

每日清晨

一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

承载着无数白沙人的儿时记忆

01 诞生于繁忙一时的码头文化

江津白沙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地处渝西南长江之滨,阳光照射长江江畔沙粒呈现白色而得名。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万里长江上游的国家级第一深水良港。

白沙镇地势南高北低,历史上以河沙坝、水码头聚集人气。辖区内有朝天咀码头及东海沱天然良港,承载着白沙镇的客货运输,上可通宜宾,下可达上海。

千年古街东华街、民生街风貌依旧,与江边吊脚楼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百年前,白沙镇的水码头便热闹非凡,每天都有二三百只木船过往和歇宿码头,于是,码头餐饮服务业应运而生, 其中,白沙臊子面就是码头美食的代表之一。

臊子面本是北方的一道传统面食,但得益于水码头与天然良港,南来北往的船队、商旅无不在此过路停留。

于是,全国各地的饮食及其习俗带到重庆,而且把一些本地不出产的外地农副产品运到重庆, 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白沙的饮食文化,便有了白沙臊子面。

02 一碗传承非遗技艺的美食

江津白沙臊子面采用特殊食材、配料和制作工艺,靠几十年的老手艺,做出来的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具有“薄劲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点。

”即烫的意思,形容一碗刚出锅的面条,红油汪亮,辣汤烫手,香味飘窜,惹人喜爱。

白沙臊子面自第一代传承人于清朝时期创造传承至今,在结合传统臊子制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良,使其更加迎合白沙当地民众的口味。

白沙臊子面的肉丁嫩而不柴,选用了猪夹子肉;面条柔韧爽滑,均为定制的手工面。整碗面的灵魂——野生菌汤浓郁鲜美,使得面味浑厚而不腻,加之十足的用料,光是小碗就能让食客饱腹。

相较于重庆小面的麻辣浓香,白沙臊子面给人的感觉就是清淡,但丰富的用料又不会有“寡淡”之感,也使得整碗面的营养更为丰富。

若是喜欢重口味,你还可以添加秘制的辣椒酱,地道的麻辣味搭配鲜香的肉臊子,别有一番滋味。

一勺臊子,一个鸡蛋,一碗菌汤,几两手工面,一碗看似普通的臊子面,却承载着不少江津人,特别是白沙人的儿时记忆,一筷入嘴,那爽口的滋味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为了更好的传承百年技艺的美食味道,2019年,白沙臊子面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成为了白沙镇的一张美食文化名片,吸引八方来客。

原标题:白沙臊子面,一碗让无数吃货惦念的“非遗美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