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重庆”不一样,揭开雕塑展背后的故事
重庆日报公众号消息,整装待发的消防员、人潮涌动的地铁站、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的艺术家们……9月25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在重庆当代美术馆开幕,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79件雕塑精品惊艳亮相。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名誉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冯远出席活动并致辞。
▲9月25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开幕式现场,冯远致辞并宣布开幕。记者 齐岚森 龙帆 摄
本次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委、市文联、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共同承办。本次展览从全国各地选送的2945件初评作品中严格遴选出279件作品,其中含进京作品23件、获奖提名作品8件。重庆此次成绩斐然,共有23件作品入选参展,含7件进京作品、3件获奖提名作品。
据了解,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雕塑两大展区同时在重庆举办,不仅改写了重庆从未承办全国美展任一展区的历史,也创下了全国美展创办近70年来,从未在除北京之外的任何一个省市同时承办两大画种展区的先例。
重庆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不仅有表现环卫工人朴素勤劳身影的雕塑作品《亮丽的风景线》、表现抗日英雄群体形象的《八女投江》,还有“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袁隆平、“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等人的雕像。
重庆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若愚介绍,本次雕塑展入选作品既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消防战士,又有关注留守儿童、支教老师的题材,还有刻画重庆棒棒、外卖小哥等普通劳动者的作品,参展作品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非常接地气。从整体作品来看,青年作者居多,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成就。
据了解,本次雕塑展区将持续展览至10月25日,免费对市民开放。
雕塑重镇是怎么“长”成的?川美副院长焦兴涛回顾重庆雕塑70年发展之路
据了解,展览展出279件作品,含进京作品23件、获奖提名作品8件。重庆雕塑在本届全国美展中表现十分抢眼:23件作品入选参展,含7件进京作品、3件获奖提名作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重庆雕塑家创作了《收租院》《毛主席像》《春夏秋冬》《红军长征纪念碑》等一大批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雕塑作品,推动重庆成为中国的“雕塑重镇”。70年来,重庆雕塑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如何推动重庆雕塑行稳致远?9月24日,重庆日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川美副院长焦兴涛。
▲川美副院长焦兴涛。 记者 赵迎昭 摄
向传统雕塑学习
让重庆雕塑具有民族风格
“四川雕塑作品,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具有民族风格。”1964年,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鼓舞人们的雕塑新成就》的文章,对川美举办的“四川雕塑展”作出上述评价。
▲李震—重庆 《为新中国雕塑》
“重庆雕塑的‘民族风格’的形成,和上世纪50年代翻制大足石刻紧密相关。”焦兴涛介绍,1954年,川美雕塑系开始对大足石刻进行考察研究,并临摹、翻制原作。到了1958年,雕塑系共翻制200多件大足石刻雕塑,“对中国传统雕塑的整理和理论的梳理无疑对上世纪60年代川美雕塑走向第一次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
焦兴涛说,重庆雕塑第一次以鲜明的面貌受到艺术界关注,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四川雕塑展”。1964年,川美雕塑家们将前期创作的100件作品在北京、上海、武汉及重庆举行巡回展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李树—四川 《索玛花开》
重庆日报记者检索到了1964年《美术》杂志刊发的《社会主义雕塑的新收获——首都美术家座谈<四川雕塑展览会> 》一文。文中写道:“四川雕塑有民族传统的色彩,不仅融汇了大足石刻、汉画像砖等造型艺术传统的特色,也还看得出川剧等地方姐妹艺术的间接影响。”
▲石富—重庆 《留守的春天》
在和大足石刻等传统雕塑和民间泥塑的学习研究基础上,川美雕塑系等于1965年创作完成大型泥塑《收租院》。“这是重庆雕塑创作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艺术家还热衷于研究、解读这组雕塑作品。”焦兴涛介绍,龙德辉与罗耀辉合作作品《江姐》、叶毓山作品《杜甫》也是上世纪60年代重庆雕塑的代表作。
▲刘强—重庆 《圆梦——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走向公共空间
成为城市形象“代言人”
改革开放后,重庆雕塑又出现了什么新特征呢?
焦兴涛说,这一时期的重庆雕塑家,积极参与城市雕塑创作与建设,引发了雕塑与公共空间、雕塑与建筑等一系列基本关系问题的讨论,对民众的艺术启蒙与审美意识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政—辽宁 《仲夏夜之梦》
具体来看,上世纪80年代,重庆长江大桥桥头雕塑《春夏秋冬》使民众第一次接触到了西方古典雕塑的概念,开启了雕塑走向公共空间的大门;受中央军委委托创作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群雕》,结构严谨,布局精巧,把现代雕塑与环境、建筑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宏伟、庄严、肃穆、壮观的艺术境界;荣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的《歌乐山烈士群雕》采用中国传统石窟艺术的“中心塔柱式”结构,既充分表现了烈士们既伟岸又平凡质朴的精神及素质,又使群雕具有永恒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李烜峰-吉林 《八女投江》
上世纪90年代,重庆的城市雕塑出现了一批和城市景观相结合产生的作品,如丰都的《鬼王石刻》、南山公园的《大金鹰》等。与此同时,传统的纪念性雕塑也出现了不少优秀之作,如位于大田湾体育馆的《贺龙与运动员》,是那一时期为数不多的以写实人物群像为主题的纪念性雕塑,现在,“贺龙像”已经成为这一区域的地标。
▲吕学晶—广东 《亮丽的风景线》
“雕塑走向公共空间,和改革开放有极大关系。”焦兴涛说,改革开放后,各个城市的竞争也体现在城市形象品味上,因此,雕塑作为城市形象“代言人”登上历史舞台。此外,这也能说明,改革开放后,民众对文化艺术有了更加旺盛的需求、对生活环境的美化有了更高的要求。
走近公众
雕塑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进入新世纪,重庆雕塑又有了新的特点。
焦兴涛称,近20年,城市雕塑与创作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雕塑从纪念性、抒情象征的主题开始转向与每个人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雕塑的尺幅也开始改变之前的宏大,出现了很多接近真人比例的作品。如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的《重庆女孩》《吃火锅》,颇受市民喜爱;杨家坪步行街的《来来往往之一》等作品也取材于人们的生活。
▲尚荣—江苏 《艺舟扬四海》
焦兴涛称,如今,类似《春夏秋冬》这样永久性的雕塑不太多了,城市雕塑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以一种更灵活、更丰富的方式进去商业空间、街道、社区和广场,走进人们的生活。
▲翟书豪—河南 《和弦》
今年4月23日,解放碑又一打卡地在网络上走红——由千叶眼镜和四川美术学院联手打造的千叶美术馆惊艳亮相。“当前,艺术与商业越来越深度融合。对很多消费者来说,他们会去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会去欣赏高品质商品,两者都可以为他们带来快乐与惊喜,所以说艺术与商业是有共同语言的。”焦兴涛认为。
▲葛平伟—重庆 《团结》
焦兴涛还表示,如今,重庆雕塑还表现出跨界与多元的特征,艺术家们不断创新材料、艺术形式,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重庆是中国的雕塑重镇,我们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年轻雕塑家,他们是重庆雕塑发展最重要的一环。”焦兴涛说,在重庆城市整体实力提升的过程中,雕塑这一富有表现力的形式,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重庆消防员”成全国美展获奖提名作品作者揭秘诞生过程
开幕之前,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作者焦兴涛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讲述了他的获奖提名作品《烈焰青春》的创作故事。
▲焦兴涛和他的作品《烈焰青春》。记者 齐岚森 龙帆 摄
以下为他的自述:《烈焰青春》表现了一名年轻的消防队员从抢险救灾的火线上下来,稍事休息,准备重返火场的一个瞬间。创作这件作品,是为了表达对消防队员这些“平民英雄”的敬仰。
▲《烈焰青春》。 重庆市美协供图
大概七八年前的时候,我发现家里阳台有一个马蜂窝,这时,我想到求助消防队员。他们是老百姓的“守护神”,大到抢险救灾,小捅马蜂窝,老百姓都离不开他们这些可爱的人。去年,我在市政协开会时,无意间在角落里看到两位消防队员。他们默默无闻地保障着社会的安宁和和谐。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构思,计划创作一件表现消防队员的雕塑。
▲《烈焰青春》。 记者 赵迎昭 摄
《烈焰青春》创作历时近一年,今年7月才创作完成。创作之前,我到了沙坪坝区大学城的一个消防部门和消防队员交流,并细致观察、记录消防器材。《烈焰青春》的形象,是我把两个消防队员的形象综合在一起,创作而成的。他们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既平凡又伟大的人,不是高高在上的、想象中的英雄形象。
▲《烈焰青春》。 记者 赵迎昭 摄
作品的材质是从璧山旧木材交易市场购买的柏木,为了便于创作,我把7块柏木粘贴在一起,再进行雕刻。为了让雕塑的重量更轻一些,我把雕塑内部掏空,让它的重量控制在200斤以内。雕塑整体高度为184厘米,其中,人物高度为175厘米。我把头部塑造得比较小一些,这样处理,可以让人物看着更加魁梧。
▲《烈焰青春》。 记者 赵迎昭 摄
在细节方面,我塑造的消防队员,刚刚从火线上下来,稍事休息后,又准备踏上灭火征途。他的表情中,既透露着冲锋的信心和勇气,又体现着他的朴实与平凡。为了营造出粗犷有力的感觉,人物的身体上保留着电锯留下的痕迹,那一道道痕迹,铭记着消防队员的功勋。
▲《烈焰青春》。 记者 赵迎昭 摄
《烈焰青春》创作说明
▲9月25日,雕塑作品展现场展示的焦兴涛《烈焰青春》作品很受观众欢迎。记者 齐岚森 龙帆 摄
雕塑表现了一名年轻的消防队员从抢险救灾的火线上下来,稍事休息,准备重返火场的一个瞬间。木雕的形制因为创造性的漆和色彩的敷设,使得传统的材料迸发出强烈的视觉张力。作品写实与写意结合,以精湛的技巧刻画了人物的形态和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又以粗犷写意的方式,大刀阔斧地表现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大胆尝试木雕烧灼的材料语言,不仅契合了主题,更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通过精准的比例和尺度控制,个性化的人物塑造,富于感染力地表现了新时代的英雄形象。
《好消息》定格重庆街头生活瞬间成全国8件获奖提名作品之一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王比创作的《好消息》是全国8件获奖提名作品之一,受到观众关注。
▲王比—重庆 《好消息》。重庆市美协供图
王比向重庆日报记者讲述了作品的创作故事,以下是他的自述。
《好消息》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了重庆烧烤摊前的一幕,作品材质为铝合金。作品中,烧烤摊老板和他的妻子在忙碌着烤制食材,造型、色彩逼真的食材让人口舌生津。两人的右侧,一位食客正在大快朵颐。而在他们前方,一名骑着电动车的外卖小哥正低头看手机。雕塑整体造型生动鲜活,让人感受到一个具有戏剧化,又不失真实的生活瞬间。
我是从去年9月开始构思这件作品的。我曾坐在许多家烧烤摊前认真观察、记录人们的情感变化。去年11月的一个晚上,我到石桥铺收集创作素材时,看到了一对卖烧烤的夫妇,他们穿着睡衣、看着手机、烤着食材,看起来非常开心。或许,他们在手机上得知了国家刚刚发生的大事喜事,或许,收到了外卖订单等好消息。这平凡的一幕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网络时代,手机和讯息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
观众仔细观看会发现,除了烧烤摊老板,食客、外卖小哥都在看手机,他们在手机中收到了订单等好消息。为了让作品更有重庆特色,我还在雕塑中布置了一个“棒棒”的形象。希望这些丰富的细节,能够触动观众。
这件雕塑作品尺寸较大、人物较多,在处理人物关系和布置道具时,我费了不少心思。我追求戏剧化的场景表达,让作品像是舞台剧的一个画面。但在处理过程中,又不能过于戏剧化,让作品变得夸张而繁琐。
总而言之,创作这件作品,我最想表达的是“生活的一瞬间就是艺术”,希望更多观众了解艺术、感受雕塑的魅力。
《好消息》创作说明
我喜欢关注身边发生的小事与改变。网络时代,手机和讯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品选择了重庆的棒棒和外卖小哥以及烧烤店老板这些重庆街头处处可见的劳动者的形象作为塑造蓝本,用雕塑的方式截取了街头巷尾的一个瞬间,像一幕舞台剧展现在大家面前。一个好消息让他们喜形于色,可能是国家的好消息,也可能是家庭的好消息,或者是接到了一单新业务……讯息已经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打动着我们的情感。
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王丽 摄影 齐岚森 龙帆
原标题:这里的“重庆”不一样,揭开雕塑展背后的故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