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不到”的铁路夫妻:一个白天在动车上值乘,一个深夜在线路上检查钢轨
在成隧渝高铁重庆北至井口区段,当某一趟列车飞驰经过时,总会有一个身影出现在路旁,脱下外套使劲挥舞——这是铁轨修理工高伟朝着车上的乘务员妻子刘东梅打招呼的特殊方式。
两个退伍军人,一对铁路夫妻。一个白天在动车上值乘,为旅客服务,一个深夜在线路上检查钢轨,保障运行安全。两人一年见面时间加起来不超过40天,12年来皆如此。
有部电影叫做《触不到的恋人》,对高伟和刘东梅来说,同样也是长期能“遇见”,却“触不到”。虽然见面时间极少,但他们知道,在自己全心为铁路事业奉献的同时,另一半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他们能做的就是认真工作,期盼在铁路上相聚。
动车200多公里的时速,刘东梅看不清站台上那个身影。但每次经过这段铁路时,她依然会跑到窗口,往外望去——这时她和丈夫的直线距离,只有数米。
这样“面对面”的小幸福,让彼此“触不到”的两个人,很是安心。
下班第一件事就是给对方发信息
高伟和刘东梅都当过兵,一个是解放军,一个是武警,2007年退伍后双双进入铁路系统。第二年在党校读书时认识,两人同是“三代铁路人”——高伟母亲曾在菜园坝火车站工作,外公曾在九龙坡工务段工作;刘东梅的父母、爷爷曾在綦江工务段工作。相同的家庭背景和志向让两人有说不完的话,很快喜结连理。
现年36岁的高伟是重工电段的一名高铁探伤工,俗称“钢轨B超医生”,他负责养护成隧渝高铁重庆北至井口区段铁路。每天凌晨零点到四五点是他的工作时间。
这是一项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抬着60多斤重的仪器,对每一处钢轨焊缝、轨面擦伤位置进行检测。他深知,漏探一处钢轨伤损都会埋下严重安全隐患。
33岁的刘东梅是重庆客运段动车四队一名乘务员,主要跑成渝、渝贵、贵广线。每天上班时间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12点,一个人通常需要服务四节车厢的200多名旅客,工作忙碌,很难有空闲时间。
每天高伟下班时,便是刘东梅准备上班之际,而当刘东梅下班时,高伟又已经开始了繁重的工作。由于铁路工作的特殊性,两人上班时都无法查看手机,平时视频连线的机会都很少。
两人下班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互发一条微信。
高伟每天发送的第一条信息是在凌晨5点下班后。“老婆,安全下班。”寥寥几个字,对李冬梅来说却异常珍贵。到了晚上她也会同样发一条信息:“老公,我出车回来了。”读到这句话,则是高伟临开工前的一剂“定心丸”。
香喷喷的饭菜捧上站台
这样聚少离多,甚至连电话都不能同时使用的生活是什么感觉?
“习惯了,没得事。”刘东梅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很好看。当上游新闻记者将同样的问题抛给高伟时,他的回答竟然几乎一模一样。
但对彼此的牵挂和担心却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刘东梅曾经检查出来患有小型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她这个病虽然不影响工作,但平时最好不要生气,避免情绪波动太大,也不能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高伟掰着指头细数。
同样的,在维护轨道时,夜间光照条件不好,人非常容易疲惫,轨道道心内石砟内高低不平,稍有不慎极易发生滑倒等安全事故,这也是刘东梅最为担心的事。
因此,当他和她上班前互相收到对方的短信,这一天便都会很安心。
有时候,高伟特别想念妻子了,便会在下班后赶紧做些冬梅爱吃的饭菜送往站台,趁在发车前,短暂相聚两三分钟。
高伟笑言自己是个蹩脚的“厨师”,只会照着抖音做菜,但妻子爱吃的菜,像什么蒜蓉金针菇、鱼香茄子,他都想方设法做得更美味。
刘东梅将饭菜带上列车,用车上的微波炉加热,就能吃到熟悉的味道。经常会有同事打趣说:“东梅,好香啊!这可是爱的味道呢!”
“爸爸修铁路妈妈跑火车”
夫妻俩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今年8岁,从小是奶奶帮忙带大。
高雅文刚牙牙学语时,就经常说一句:“爸爸妈妈,我想你们都在家。”孩子还年幼时,夫妻两人就时常轮番带着女儿到重庆北站进行“交接班”。
高雅文5岁时曾画过一幅画,上面三个人隔得远远的,她指着画跟老师说:“我的爸爸是修铁路的,我的妈妈是跑火车的。他们见一次面太不容易了......”
夫妻俩对彼此的歉疚,慢慢又变成了对女儿的歉疚。
刘东梅还记得,每次她出门前刚穿上制服,女儿就开始沉默。孩子虽然嘴里不说舍不得,却会抱着门框一直望着她,眼里水汪汪的:“妈妈你早点回来好吗......”
由于工作性质和时间安排,夫妻俩基本上一个月才能遇到一次同时休假。短短的两天相聚成为一家人最珍贵的时刻。那一天,他们会去找一家刘东梅喜欢的火锅店。
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氤氲中,你为我夹一筷毛肚,我给你烫一片土豆,聊聊琐碎的家常,就是无比幸福的时刻了。
同是抗疫战场上的“逆行者”
上一个春节是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当大多数人都选择隔离在家时,刘东梅和高伟依然坚守工作岗位。刘东梅出第一趟车时,整个班组一人只有一个口罩。然而每天会来往于不同城市,频繁接触旅客,这让高伟有些放心不下。
于是,高伟通过朋友辗转找来十多个口罩。早上八点多,刘东梅所在的列车经过梁平站,刚上完夜班,连觉都还没来得及睡,红肿着眼睛的高伟,就匆匆跑到站台上送口罩。
他伫立在寒风中,一直面朝妻子所在列车来的方向。列车驶来,他跑向妻子所在的车厢,赶紧从胸口的荷包里掏出了在当时异常珍贵的口罩。“东梅,现在疫情严重,你一定要多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看着丈夫红红的眼睛,刘东梅嗔怪道:“你呀,才刚下班,熬了通宵,怎么不先睡一会儿?”
高伟担心的是,要是睡一会儿,怕是闹钟都闹不起来,为了避免错过妻子,索性就一直等到列车。
列车只停了两分钟,两人很多想说的话都没有来得及说出口。
揣着还带着丈夫体温的口罩,刘东梅奔赴疫情下的春运。
“等你平安回来!”高伟挥着手,目送列车渐行渐远。
陪伴最多的是乘客
每年的春运也是他们最为繁忙的时刻。高伟所从事的检修作业就是要确保钢轨设备状态万无一失,刘东梅每天奔忙于动车上为成百上千回家探亲的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们已经连续12年除夕夜没能与家人一起团聚。作为“三代铁路人”的家庭,每年会形成一种默契——春运到来之前,选择一天,一大家人提前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权当作春节的年夜饭。情人节、七夕、结婚纪念日,这些对普通夫妻来说的重要日子,他们从来没有一起过过。
高伟的父亲是2月2日的生日,高伟也已经连续12年没有为父亲过过生日了。
同样身为铁路人,高伟的父亲对儿子的“不孝”特别能理解:“能不能吃上年夜饭、过不过生日都无关紧要,只要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都能尽职尽责的养护好铁路、服务好旅客,对单位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孝道。”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客运段动车四队党总支副书记钟洁说,对“铁路夫妻”而言,相聚是一件“奢侈品”。由于倒班轮休的“全天候”工作模式,铁路人有句话常挂在嘴边——“我们和同事相处的时间比家人还长”——一旦成了铁路人,不论自己生日、家人生日,亦或是逢年过节,和自己相处最多的不是同事,就是旅客。
现在,高伟晚上维护的这段铁路,正是东梅早上7点值乘G8502次高铁开往往成都东站经过的区段。当列车经过时,他常常会跑出来对着车厢挥手。
他知道,东梅虽然看不清自己,但浓浓的牵挂和爱,一定会随着飞驰的列车传递到她的身边。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纪文伶 通讯员 钟洁 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