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医院的隔离病房里 有重庆来的“六朵花”
最近几天 ,在泰康同济医院感染二科的隔离病房里,正在这里治疗的石阿姨惊奇地发现,22日交班进来的6个护士的防护服胸前,统一地写着“花六水”,然后旁边还画着一朵有六个花瓣的花朵。
病房里来了6朵“花”
石阿姨好奇地打听:“你们那‘花六水’和花朵都是什么意思呀?”
护士陈晴晴隔着防护服笑着回答:“阿姨,我们六个是同一组排班的护士,‘花六水’就是我们组合的名字,取谐音花露水,花露水在大家心中是近乎神奇的存在,可以抗病毒杀菌。六个花瓣代表我们六个人。”
这六个人都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来自陆军军医大学。
作为这个护理小组的组长,张荷连名字里虽然有朵“荷花”,但却是一位帅气的小伙子。
33岁的他因为有多年的呼吸重症监护室的工作经验,以及稳重的处事原则,当之无愧的成为小组核心人物。身兼组长,他总是第一个进到红区,待战友们处理好手头工作后,最后一个从里面出来。在这里他就像一位“救火队员”一样,战友们只要有需要他总能及时补充“战位”,为患者的护理工作完成得妥妥当当。
每朵花都有特长
护士陈晴晴是小组里的“点子大王”,她不仅提议为小组起了“花六水”的名字,看到病区患者们吃饭时饭量有大有小,有的患者在下午或者晚上有加餐需求,为能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吃好吃饱,她在病区设置了自助取餐区,把水果、牛奶、饼干、方便面等餐食在病区护理站旁边定点摆放,大家就能根据需要随时取拿。
因为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时常需要照护白血病小朋友,所以来自血液科的护士李莎莎会对病区里4岁的小女孩更多一些关心。“小丫头刚来的时候还比较认生,现在我们去病房时,小丫头还会主动跟我们打招呼,早上起床还让我帮她穿衣服……”李莎莎说。
在这个小组里,另一位男护士张旭阳因为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有6年的临床经验,所以也分担着病区里几位重症患者的照护重任。隔离病区里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监控摄像系统、呼叫对讲器等医疗仪器和电子设备的操作他都得心应手,是战友们心中的“万事通”。作为一名男子汉,隔离病区里搬运物资的时候他总是与张荷连冲在前面,给患者送饭的时候他总会搭把手。
同样是来自神经内科的90后护士彭梦妮,因为日常照护的对象都是“80后”“90后”的爷爷奶奶,所以在这里她也是病区里老人家的“话疗”对象。同住在一间病房的14床的成奶奶和15床的代爷爷是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老人家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平时在病房里想家了就只能望着窗外发呆,所以彭梦妮总会去陪老人家聊聊天,今天天气如何呀?吃得还好吗?家里人情况怎样呀?老人家也都把梦妮当作自己孙女一样看待。
来自妇产科的护士牛敬,因为临床基本功过硬,上班时遇到有老人家血管不好找需要静脉穿刺的时候,战友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请她出马,也正是过硬的功夫,她也赢得了患者信任。“我们为患者做床旁护理,他们总是先把自己的口罩戴上,然后才让我们操作,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让我感受到他们对我们很在乎,我们也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照护。”牛敬说到。
大家记住了他们
不仅如此,每天在他们上下班的交通车上,6位队员都还相互沟通商量,哪位患者明天需要做什么治疗,病房里哪些还需要改进,还能为患者做些什么?与工作相关的都是他们讨论的重点。
因为他们的努力,患者们从刚住进来时的陌生到熟悉、慢慢愿意开口,愿意与医护人员交流,也深深的记住了他们的名字,记住泰康同济感染二科的“花六水”组合。看到他们进入到病区就会笑着亲切的喊一声“花六水”,有事就找“花六水”,会拿起手机记录他们忙碌的工作身影,病房里也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