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镜让你秒变“未来警察” 看智能化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首届智博会将于8月23日至25日在重庆举行,将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基点,探寻智能时代从产品到产业、从认知到科研、从生活到社会的全新变革,同时也将给我们展示全新的未来生活场景。目前,重庆不少企业正大力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百姓真正拥抱智能时代,共享智慧生活——跑步时,触摸衣服上的按钮就可以播放音乐;开车时,触摸一下袖口就可以拨打电话或者获取导航信息;回到家里,整理一下衣领就可以打开电视……这一切正从幻想变为现实,人们的吃穿住行逐渐被智能所改变。
1 衣
智能穿戴 让你衣装更炫酷
随着科技发展,智能化产品已渗入我们的生活,小巧智能的穿戴设备已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种探索人和科技全新的交互方式,为大家提供专属的、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为用户带来更多数据分析、场景体验以及健康提示,极大地改善大家的生活质量。
故事1
智能眼镜能识别嫌疑人 现实版“未来战警”来了
智能警用眼镜
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东北某城市,王警官戴上了一副“普通”的墨镜在火车站执勤,他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迅速捕捉着人群里的可疑脸。突然,他看到远处有一名可疑的中年男子,王警官不动声色地盯着他,两张清晰的照片立刻传回后台云服务系统。很快,眼镜上显示出一连串详细信息:姓名、相似度、出生日期以及其它备注信息。
王警官所佩戴的并不是普通的墨镜,而是智能警用眼镜,它能协助警方执法,快速有效识别嫌疑人。记者了解到,这款智能眼镜的研发团队来自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据悉,目前这款智能眼镜处于开发完善阶段,已在东北地区一些城市试点。
这款智能眼镜是如何工作的?中科云从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眼镜是以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为服务引擎,通过智能眼镜为前端抓拍嫌疑人员,实时传输至后台云服务系统,及时确认人员身份信息。也就是说,警务人员佩戴智能眼镜执勤时,如果遇可疑人员,就可以通过眼镜端的高清摄像头,在较远距离捕捉可疑人员面部信息,然后通过加密网络传输至后台数据库进行比对,识别结果则将在眼镜端显示。
■揭秘
“跨镜追踪”不需要“刷脸”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近期云从科技在“跨镜追踪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判断图像或者视频序列中是否存在特定行人的技术。
云从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常规人脸识别技术只用到了人的脸部信息,也就是常说的“刷脸”,如果遇到帽子遮挡、低头、背影等情况就很难识别。作为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补充,“跨镜追踪技术”则能在无法获取清晰拍摄的人脸信息时,通过跨镜头连续追踪,仍然能够识人。也就是说,将来无需看脸,只看穿着、体态、发型等也能识人。
故事2
智能设备成“球探” 用大数据挖掘潜力球员
智能“球探”传感系统
去年的7月~8月,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在四川西昌举行,来自重庆、四川、陕西等多个省市区的上百支队伍参赛。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赛时,每个小球员手臂上都绑着一个臂带,里面植入了一款智能穿戴设备-球员传感器。
当时,在这次大型比赛现场服务的是重庆极智云动科技有限公司,他们就是利用一套智能足球运动设备,进行运动数据采集与分析服务的科技企业。记者前日采访时,极智云动的负责人黄先生给记者展示了这套智能设备——戴在手臂上的传感器,数字工作站,还有植入芯片的智能足球。
黄先生告诉记者,这套设备能实时监测球员体能情况,进行有效伤病保护,同时还能帮助教练实时掌握球队技战术的运用情况。在演示时记者看到,这个小小的穿戴设备可以记录球员的心率、最大摄氧量、运动负荷、能量消耗、跑动区间、最快跑动速度、最快带球速度以及冲刺速度。“通过比赛、训练中球员体能数据的统计分析,就可以跟踪球员的身体状态,合理制定训练计划。”黄先生称,通过这些统计分析,还可以动态监测球员的体能状态,优化场上阵容。
■揭秘
定位达厘米级,还能高速传输
在采访时,黄先生告诉记者,借助这套智能硬件可以采集海量运动数据,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以及核心算法,多维度呈现训练以及比赛中的球队和队员的运动表现。他谈到,要获取完整运动数据,全靠这些硬件设备里的定位技术芯片,“现在的技术可以达到厘米级定位,同时实现数据高速传输。”
故事3
智能手环戴在手上 婴幼儿体温异常就报警
婴儿手环体温计
黄女士的儿子桃桃一岁半,前段时间儿子感冒发烧,除了常规用体温计监测体温,黄女士还给儿子手上戴了一个小手环,一旦儿子的体温异常,连接在黄女士手机上的APP就会报警。
7月9日上午,记者在云威科技采访时看到,这个手环有多种颜色,设计很简单,“它的功能就是监测婴幼儿体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小朋友对冰冷的体温计感到抗拒,而这种智能穿戴设备使用非常方便,戴在宝宝手臂上就能准确量出其体温。
工作人员称,这种手环与普通体温计不同的是,它需要连接手机下载APP,一旦宝宝的温度出现异常,家长的手机就会报警。同时APP里还会记录婴幼儿的体温走势记录,高温报警,低温提示。
■揭秘
测量精度可达到±0.1℃
重庆云威科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智能手环最关键的就是智能处理模块,而且产品还在不断升级换代,重量只有30g,精度可以达到±0.1℃。
记者了解到,重庆云威科技有限公司,是大学生科技双创企业,在该公司采访时,除了婴儿智能手环,他们还开发了多款智能穿戴设备。比如一款针对护肤达人的“脸蛋”,只要轻轻贴在脸上,就可以了解肌肤水油状态。
■ 相关
重庆发展可穿戴设备产业 2020年产值达200亿元以上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中,通过软件支持和云端进行数据交互的设备。根据I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共售出3790万台智能穿戴设备,较2016年同期增长8%。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有望实现15.1%的增长,总出货量将达到1.329亿台。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未来5年的混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3.4%,2020年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2.194亿台。
记者获悉,重庆市经信委曾出台可穿戴设备产业政策,以加快推进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该政策意见指,到2020年,重庆将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引进和培育3~5个可穿戴设备发展创新平台,建设5~10个可穿戴设备研发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可穿戴设备知名品牌。同时,建设3~5个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引领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集聚区,形成以10家以上骨干企业为龙头、2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可穿戴设备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据悉,重庆市将鼓励可穿戴设备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等领域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利用国外人才和装备资源,加快海外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建设。
2 食
智慧餐饮 让你吃得更 放心
“您好,您点的菜来了。”身高约1.60米的机器人服务员“艾米”,有条不紊的将各色餐点配送至顾客处。
近段时间以来,武隆服务区、璧山大路服务区、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相继建立起了智能化“无人餐厅”,“艾米”就在璧山大路服务区的“无人餐厅”上班。今年,智能化“无人餐厅”还将在渝蓉高速围龙服务区、九永高速健龙服务区等地布局。
百平米餐厅只需一个机器人
机器人餐厅
顾客在智能餐桌点餐
机器人在后厨 受访者供图
日前,记者走进大路服务区的智能餐厅,在约100平米的经营面积里,机器人服务员“艾米”正为市民提供送餐到桌服务。不过,相对于进进出出的用餐人群,一个机器人服务员的配置是不是少了些?
对此,该智能餐厅的设计开发者,重庆好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涛告诉记者,一个机器人完全够用,因为这个智能餐厅属于2.0版本,使用了一套大数据智能化系统,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送餐机器人,智能餐桌及软件系统。“顾客来到餐厅后,并不会有服务员上前帮忙点餐,而是通过智能餐桌完成。”陈伟涛指了指面前镶嵌了一个40英寸平板的智能餐桌介绍,市民通过触控操作的方式完成点菜。厨房会同步接收到信息,厨师将菜品烹饪完成后,“艾米”会寻找相应的餐桌,为顾客送餐。智能餐桌的加载,让送餐机器人真正意义上告别嘘头,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原来100平米需要4个服务员,如今只需要一个机器人提供服务,人力成本降低了80%。”
智能制造聚焦传统餐饮
越来越多的智能制造企业正瞄准传统餐饮行业。
重庆臻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智能餐厅开发商,其开发的厨房智能设备、食材、餐厅、顾客“四维一体”物联网智能餐厅,目前正处于调试数据阶段,不日登陆市场。公司总经理谭明告诉记者,他们打造的是一套从供应链—后厨加工—前厅顾客消费—餐厅管理的智慧产业链。
他介绍,比起传统餐厅,物联网智能餐厅可以更懂顾客,全方位分析顾客需求,提升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食材存储方面,智能冰箱可以实现食材的自动储藏和食材自动选取。菜品制作方面,智能炒菜机器人能使用出翻、熘、扒、炸、炖等厨艺,完成若干种菜品。
而在服务方面,物联网智能餐厅已经能够实现完全无人式服务。顾客就坐后会自动弹出智能屏,对顾客进行人脸识别,记录分析消费习惯,并推送相应菜品或饮料。点餐后,智能茶饮系统还会自动在桌面弹出茶饮,并在临上菜肴前30秒智能点餐屏自动收回到桌面板下。
■展望
加速落地 智能餐厅改变生活
据了解,重庆好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餐厅自去年5月研发出来后,就于去年8月获得了“渝创渝新、梦想高速”重庆高速公路服务区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项目最佳潜力奖。目前,该公司已与重庆高速公路管理集团达成合作协议,未来将有更多的智能餐厅出现在重庆高速的服务区。
对于未来,陈伟涛希望能以“免费”模式,规模化入驻中高端餐厅。对于商家而言,餐厅的优势是,节约人力、提供智能数据支持。对消费者,则能享受到智能生活。
而重庆臻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物联网智能餐厅,目前已经申请国家专利161件,此外该项目还获得重庆市经信委《人工智能及物联网项目库》重点支持。“在重庆高新区石桥铺我们建设了全球首家以智能设备为核心,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智能体验餐厅,预计11月与市民见面。”
该公司总经理谭明告诉记者,除了打造物联网智能餐厅项目,他们计划近期在重庆九龙坡区金凤镇建设全国第一家休闲式物联网智慧餐厅。
3 住
智能家居 让你生活更魔幻
智能家居用手机APP控制电视
智能安防系统后台
智能家居室内终端
智能家居手机APP控制窗帘
从前,人们想象中的未来住宅,只需在智能化的场景面板上,轻轻一点,家里的环境模式就能随意切换。晨起、离家、就餐、会客、娱乐和阅读……所有的智能设备都能在不同场景中有不同的表现。就连家里的空调、电灯、净水器、洗衣机、监控设备等,也都能设定为主人最喜欢的模式,并在主人需要的时间一一开启。
现在,当智能化真正走进生活,人们是不是会生活得更安全、更高效、更简单?连日来,记者走进两家智能化生活场景应用企业和小区,体验智能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奥妙。
调查
智能安防 成本降低水平提升
曾在某老旧小区工作过的保安王先生,几年前曾因安保不得当而让一名声称是业主的外来人员进入小区行窃。然而,当他重新到一家智能化改造过的社区,并经过安保训练后,他发现智能化社区和老旧小区存在很大差异,那就是在智能化社区工作轻松放心多了,因为智能化社区拥有更精准的智能安全系统。
记者经调查得知,目前王先生所在的升伟地产晶石公元园区写字楼是由重庆赛格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智能安全系统。该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负责人许昌洪介绍,该写字楼客户安保人员共62人,使用系统前存在人为因素多、管理成本高、无法监督巡检人员工作、巡检数据信息化程度低、巡检数据不能及时分析处理等“顽疾”,而企业人工成本一年约为2232000元;引进该智能安全系统后,企业实际安防工作人员调整为44人,人工成本变成1584000元,每年至少为写字楼节约60多万元的运营管理成本,但管理水平却上升了。
智能家居 家电设备尽在掌中
近日,重庆商报记者来到江与城小区,亲身体验了一把智能化设施为人们带来的科技感。
进入小区,记者便被指引到一层约180平方米、拥有智能化设施的体验中心。踏进大门,记者便看见墙上一个约13.3英寸的主机触控屏,不用操作诸多APP,只需一键便能调控灯光、地暖、空调等设备。在设定智能场景时,由于当天气温较高,记者便根据个人喜好设置了更凉爽的气温环境,而且根据设定好的场景模式,它会自主实时调控灯光、温度等。
记者现场还模拟了家中被盗场景。在无线方式的室内安防探头下,系统会与平台连接,一旦监测到房屋不安全隐患,它会马上报警。不光记者手机会接到报警来电,同时小区物业人员也会收到该信息,这样可以双重保护业主个人利益不会遭受损失。
揭秘
顶尖安全管理系统 全靠互联互通
近年来,大部分小区以摄像头、门禁、报警器等提高安防水平,虽遍及多处,可大多成为摆设,不能有效发挥预警作用。同时,人员、设备等大多未能及时联通,信息孤岛无法打破,让安防预警存在障碍。
“顶尖的安防需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合理分配安保人员,优化巡逻轨迹。”许昌洪告诉记者,正是因为看到了国内安防管理中的痛点,他们公司才决定引入国外顶尖的智能安全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安全数据分析,一体化的安全解决方案,并运用大数据、开放平台,系统而科学地管理安防工作中的主体,即人和设备。
许昌洪介绍,赛格盾的系统在住户最关注的社区安全上,从提升管理到提高安保效率。首先,是合理评估员工安全工作负荷量,合理设计巡检路线、巡检标准、巡检班次,从制度上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替代了传统纸笔记录到照片视频实时上传的工作流程。其次,对安保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如遇员工脱岗、越界、漏检、延迟等工作不到位情况,将实时通知管理人员,及时进行纠正处理。另外,系统接入园区第三方智能设备,如视频监控、报警器、门禁等,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视频监控,全面掌控园区安全设备运行情况。
目前,该项目已在升伟集团、奥体车市等企业用户使用。与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中烟工业有限公司、重庆长江黄金游轮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方案,也在深入研讨中。
家电随景而变 秘诀在一块屏幕
美国statista统计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168亿美元,其中美国为97.13亿美元,是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最大的市场。从国内市场来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2016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605.7亿元,2012~201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呈现极为迅速的发展态势。
“但每一个智能产品的连接,都需要一个‘大脑’。只有成为‘大脑’,才能抓住行业命门。”重庆沃伟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天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看到各式各样的智能家居产品充斥市场,每一个都有不同的接口、系统,若将不同的产品买回家,用户必须每个产品都要下载一个APP,存在兼容困难的情况,体验感差。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整合的智能家居终端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2016年开始,黄天倩与团队开始着手研发智能家居终端控制器,力图打破国产品牌在该领域的空白。一开始,他们的终端只具备几个接口,兼容几类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后来慢慢增加,直到现在能兼容市面上所有常见的智能家居品牌,达到了与国外产品差不多的功能,且售价只有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
“有了这个终端,住户能够真正实现家居生活的一体化控制。”黄天倩介绍,一方面,住户通过语音、人体感应、手势等感应器,控制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将智能体验发挥到极致。例如,智能家具会根据室内光线调节灯光大小,记住用户回家时间,到时候提前开灯甚至是放音乐以示迎接,还能根据时间、光线、用户习惯等,同时联动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的环保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觉察到绿色家居潜力的黄天倩发现,智能家居和绿色家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她在该智能家居终端中接入水质监测、甲醛监测等功能,通过放置在净水器上、室内的传感器了解相关情况,自动将报告发送至用户手机APP上,让智能家居兼顾绿色家居。
据了解,自今年4月该产品推向市场以来,重庆沃伟思科技已先后在宜宾、成都落地相关项目,并在重庆正与龙湖和融创等知名地产商合作,未来还将在精装房领域落地。
■纵深
智能化进程必将提速升级
从智能化生活的国际布局来看,亚马逊、苹果、谷歌等都争相在平台、系统中枢上布局,意在以开放平台为卖点,构建一个开放的生态,借此抢占更多上下游的支持者资源,巩固自身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而就国内市场来看,目前大多数企业还在各自为战,都试图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从这一点来说,市场还存在整合的可能。
天使投资人、曲率创工场创始合伙人廖栩表示,智能化生活的各种产品,从最早的Wi-Fi联网控制到如今的指纹、语音识别,以后一定是单品优化完善,应用场景扩大,交互性能也在逐步提升,覆盖的功能将更为广泛。
重庆物联网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与智能化生活相关的品牌的标准今后肯定会趋于统一,生态将逐渐成熟。她说,当前各个企业之间的技术标准并未实现互通和共享,产品不兼容会影响用户购买选择,也增加了智能产品的铺设成本。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以各巨头企业的平台为核心,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行为规范或者标准,聚拢系列优势资源,从单品到生态圈,智能化进程必将提速升级。
4 行
智慧交通 让你出行更顺利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物联网,利用海量又复杂的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科技手段,重庆的智慧交通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呢?连续三天,记者走进重庆公交集团、重庆机场、网约车企业,全方位体验重庆交通“智慧”出行,展望未来更加便捷的智能之旅。
公交车上安装的智能摄像头
8749辆公交车装上一双“慧眼”
7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重庆公交集团运营指挥中心,看到一块硕大的显示屏上,显示有的公交车正在进站,有的公交车正在行驶,有的公交车正在待客……
“这里不仅是全市公交车指挥调度中心,也是大数据中心。可以这样说,这里就是重庆公交的‘大脑中枢’。”运营指挥中心主任饶明华说,主城区8749辆公交车都安装了GPS和4G视频。GPS监控车辆超速、赖站、越线等情况,4G视频监控驾驶员是否有违规行为,并实时传输车内视频画面。
装上“慧眼” 公交车安全多了
饶明华说,GPS和4G视频相当于给公交车装上了一双智慧的“眼睛”,在营运范围拓展、营运车辆不断增加、营运里程逐年增长的情况下,公交百万公里事故死亡率从2004年的0.096人/百万公里,下降至2017年的0.006人/百万公里,下降率高达93.75%。
同时,这双“眼睛”随时随地地盯着车内情况,最明显的效果是车内治安事件特别是小偷的数量成断崖式下降。饶明华说,2017年,全年车内治安事件报案数相较于2016年降低了54%。
人脸识别 司机疲态驾驶要报警
7月12日15时,程银驾驶502路公交车从北碚开往红旗河沟。开车前,他用冷水洗了一个脸才到驾驶室开车。开车后,程银精力比上午更集中,一路上都没有打磕睡等不良驾驶行为。
其实,程银之所以这样专注于驾驶,源于502路公交车上安装了一套“司机驾驶行为智能预警(AI)系统。该系统对驾驶员人脸面部或驾驶行为状态的特异性进行实时监测,主要监测驾驶员疲劳驾驶、分神驾驶(左顾右盼、抽烟、打电话、打哈欠、打磕睡等)等不良驾驶行为。一旦系统检测到驾驶员有不良行为,即发出语音警示,对驾驶员进行提醒,避免事故发生。
记者获悉,这套司机驾驶行为智能预警(AI)系统,目前已在北部公交的502、515、560路等线路试用,并已安装了200辆公交车。
通过人脸识别 查车厢拥挤率
7月11日14时许,西南政法大学大二学生陈珊在学校大门口熟练地打开“车来了”APP,输入地点“观音桥”,选择“到这去”。随即, “车来了”标明时间、路程和花费的路线方案出现在陈珊眼前。
“路线规划的功能和百度地图等软件差不多,但‘车来了’还可以精确直观地显示线路上各个公交车的位置、车速和到站时间。你看,离得最近的619路公交车在兴科二路,时速1.2km,还有3站5分钟就到了。”陈珊告诉记者,“它让我对公交车位置和数量心中有数,等车的时候也不慌不忙,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饶明华说,“我们与‘车来了’深度合作,大数据中心每5分钟将更新的数据传输给‘车来了’,市民通过‘车来了’能精准地查询到公交车的运行状态。而且公交集团目前正在提升4G视频的像素。今后,通过人脸识别功能,可以判断出车厢的拥挤程度,市民对公交车的运行状态就能了解得一清二楚”。
公交车年底实现移动支付
“出门不带钱、万事靠手机。”如今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态,但大部分公交车目前仍只接受刷卡和现金两种方式,忘带公交卡而又没带现金的乘客便往往只能望车兴叹。
记者从重庆公交集团运营指挥中心获悉,目前重庆市内公交刷卡率已达89%,到今年年底,主城区8749辆公交车将全面完成电子钱包购票升级造成。届时,乘客可以使用支付宝或微信乘车。
公交全面推进智能化建设
传统的公交调度系统主要依靠人指挥,有固定的排班,哪里堵,哪个时段乘客人数多,哪个时段客流少,往往在第一时间并不知道。现在,重庆公交集团通过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已经实现了智能化调度。该系统根据历史客流需求自动生成发车计划,基于高峰满载率以及最大客流等条件,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自动计算符合满载率的发车时刻表、最小配车数,形成可执行的发车计划,实现调度模式从高效化到智能化的升级,进一步提升乘客的出行舒适度。
扫码就登机9秒自助通关 坐飞机很简单
不仅市民乘坐公交出行越来越方便,重庆机场依托大数据平台,创新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也基本实现了智慧机场。记者近日从值机、登机、出入境自助通关等进行了全方位体验。
凭“二维码登机牌”也能登机了
7月13日上午10时,准备到深圳的叶林来到重庆机场,她熟练地点开重庆机场微信公众号“重庆飞”,在“重庆飞”页面打开“微信值机”,输出姓名、身份证、航班号,便完成了自助值机,并生成了“二维码登机牌”,整个值机过程仅耗时30秒。
“以前一手拿纸质登机牌和手机,一手提行李到处跑,稍不注意纸质登机牌就掉了。”叶林一边走向安检通道一边告诉记者,现在有了“二维码登机牌”,乘客方便多了。只见叶林来到安检通道,出示身份证件和二维码凭证后,进入通道进行安检。过完安检,叶林直接前往登机口登机。在登机口,叶林再次向地服工作人员出示了“二维码登机牌”,地服工作人员给她打印了一张登机小票。叶林拿着小票来到登机廊桥处,安检人员将会查验登机小票,以防乘客错走等情况。
“刷脸”出入境 9秒自助通关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旅客选择自助通道出境
“出境边检已经实现了自助通关,操作简单还不用排队。”7月15日,重庆机场边检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出境大厅的边检自助通关通道启用后,旅客选择自助通道办理出境,最快9秒即可办结。
重庆边检站负责人表示,自今年2月启用入境边检自助查验通道以来,“快速刷脸通关”受到旅客好评。截至今年6月,重庆空港口岸入境人员共77万余人次,通过自助查验通道入境高达40万余人次。
出门坐网约车 一个APP就搞定
重庆目前有1.9万网约车,不想坐出租车,在打车软件上可以招来身边的网约车。
来自市运管局消息称,截至目前,全市已取得经营资质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共11家。预计到今年底,主城网约车数量可能达到1.9万辆,将超过目前出租车的数量。这些网约车都有自己的打车软件,通过智能化建设,乘客“点”了一辆网约车后,调度中心会通过GPS定位系统,自动调派最近的车辆去接乘客。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谈书 侯佳 滕飞飞 郑三波 钟志兵 唐小堞 韦玥 韩雪征 刘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