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这么多“重庆宝贝”就在你我身边
重庆日报消息,涪陵青菜头、艳椒425、赶水萝卜、南川方竹笋、荣昌猪、大足黑山羊……重庆农业的这些本地特色品种,你认识多少?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重庆本地的这些响亮品种,被多次提及。你可知道,培育一个农业新品种,少则七八年,长则二三十年,每一个宝贝都凝聚了重庆农业科技人员大量心血和汗水。
日前,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我市有关职能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对我市部分农业宝贝作了一番梳理。
宝贝档案①:Q优6号水稻
江湖地位: 重庆市第一个超级稻。曾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品种优势: 品质优、产量高(亩产可达800公斤)。
主要育种专家: 重庆市农科院专家李贤勇、王楚桃、李顺武、何永歆等。
研究时间: 历经8年研究成功。
推广情况: 已推广应用15年,累计推广超1500万亩。
科研攻关方向: 该品种推广时间超长,稻瘟病抗性开始退化,正在研究攻克。
相关领域情况: 由市农科院专家李贤勇、朱子超、欧阳杰、黄乾龙、蒋刚、管玉圣、何永歆、熊英、王楚桃等历经12年研究成功的神9优28,是重庆市第一个绿色高效水稻品种,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宝贝档案②:渝单901玉米
江湖地位: 渝单901玉米,花药浅紫(紫)色,花丝紫色,果穗长筒形,籽粒橙黄色、硬粒,是玉米品种中的“明星”,多次参与重庆市、四川省种业协会组织的山区玉米联合品比试验。
品种优势: 属于大穗硬粒品质型玉米新品种,亩产约600公斤,品质优、适应性广。
主要育种专家: 重庆市农科院专家杨华、邱正高、祁志云、蔡治荣、张丕辉、周茂林、易红华、陈荣丽等。
研究时间: 历经10年研究成功。
推广情况: 目前,渝单901玉米在重庆、四川、云南、湖南、湖北、陕西南部的丘陵、平坝、低山、中山地区均有种植。渝单系年推广面150万亩。
科研攻关方向: 重庆市农科院专家正在研究如何克服该品种的制种产量不高、生产成本高等难题,进一步提高效益。
相关领域情况: 市农科院除了培育了渝单901,还培育了渝单30、渝单821、渝豪单5号、渝糯7号、渝糯918、黑糯600、渝青玉3号、渝青386国审玉20190041、国审玉20200564等品种。其中,渝糯918是重庆市农科院育成品质特优、商品性好的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籽粒满尖,白色、饱满、柔嫩,营养成分好,抗病虫性强,产量高(平均亩产鲜穗789.0公斤),适应性广,市场前景广阔。
宝贝档案③:涪陵青菜头(属于地方品牌 )
江湖地位: “青菜头”是榨菜加工的原料,特别是以“涪陵榨菜”为代表的“重庆榨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与欧洲酸黄瓜、日本酱菜并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也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三大名菜(榨菜、薇菜、竹笋)之一。“涪陵榨菜”及“涪陵青菜头”,已成为重庆市在国内外叫得最响的“第一大主要农产品”,也是重庆市蔬菜的“第一品牌”。其中,“涪杂1号”曾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涪杂2号”曾荣获全国农牧渔丰收奖科技成果二等奖。
品种优势: “涪杂1号”是国内外第一个青菜头杂交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抽薹较晚等特点;“涪杂2号”具有适当早播而不出现先期抽苔、青菜头前期膨大速度快、生态适应性较强,主作早市鲜食青菜头栽培,也可用作榨菜优质原料栽培等。特别是由青菜头加工而成的榨菜,不但鲜香嫩脆、营养丰富、方便可口,耐储存、耐烹调等,而且产品丰富、产业链十分完善。
主要育种专家: 重庆市渝东南农科院专家范永红、周光凡、林合清、刘义华、王彬、沈进娟、冷容等。
推广情况: 全市青菜头种植面积累计已达180余万亩,主要分布在涪陵、万州、丰都、垫江、忠县、长寿、合川、江津、开州、渝北、南川、梁平等15个区县,榨菜全产业链产值年实现超480亿元。
科研攻关方向: 重庆市渝东南农科院专家正在开展青菜头的“抗抽薹”、“不空心”、“低皮筋含量”和“药食同源”等新品种培育攻关,并进行“青菜头主要病虫生物防控”和“青菜头全程机械化标准栽培技术”研究等工作。
相关领域情况: 青菜头属于芥菜类蔬菜,家族庞大。主要包括:榨菜(茎瘤芥)、大叶芥(冬菜)、宽柄芥(酸菜)、小叶芥(芽菜)、抱子芥(儿菜)、大头芥(大头菜)、分蘖芥(雪菜)、结球芥(霉干菜)、笋子芥(棒菜)等16个变种。目前,全国芥菜类蔬菜常年栽培面积已达1500万亩以上,重庆市芥菜类蔬菜常年栽培面积在300万亩左右,青菜头育种技术及品种创新,居国际领先地位。
宝贝档案④:艳椒425
江湖地位: 它是国内第一个单生朝天椒杂交品种,引领单生朝天椒育种方向。以艳椒425为代表的“艳椒”,成为长果朝天椒行业用语。艳椒系列辣椒,在重庆山区脱贫攻坚的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目前的乡村振兴中,它们还在继续作贡献。
品种优势: 易栽种易采收,好卖好加工。产量高、鲜椒可亩产2000公斤,抗病性、适应性强;加工性状优良,香味浓郁。
主要育种专家: 重庆市农科院专家吕中华、黄任中、黄启中等。
研究时间: 历经10年研究成功。
推广情况: 已在全国26个省市推广,自2009 年以来累计推广 700 余万亩。目前在重庆年推广面积约30万亩。重庆的很多火锅,国内很多知名的调味品均用的这种辣椒。
科研攻关方向: 针对传统朝天椒个头偏小,采摘成本偏高的问题,重庆市农科院专通过技术手段,选育大果型朝天椒,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同时,专家们也在研究适于一次性采收和机收品种。
相关领域情况: 重庆市农科院专家通过二十余年研究出全面覆盖加工型辣椒品种10余个。除艳椒425外,还包括国内第一个单生、高辣、三系配套朝天椒品种艳椒435等,红泰664、红泰668。“艳椒”、“红泰”成为我国加工型辣椒主产区重庆、贵州等的的主栽品种。
宝贝档案⑤:燕白黄瓜
江湖地位: 曾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品种优势: 成熟时间早、口感脆、抗病性强、产量高。
主要育种专家: 重庆市农科院专家张洪成、张谊模、王鹤冰等。
研究时间: 历经12年研究成功。
推广情况: 目前,燕白黄瓜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均有广泛种植。
科研攻关方向: 重庆市农科院专家正开展品质育种、抗病性育种。
相关领域情况: 目前,重庆市农科院专家研发成功的新燕036、新燕095品质获得提升,更脆,甜度适中,无苦味。
宝贝档案⑥:赶水萝卜(又名草兜萝卜,属于地方品牌)
江湖地位: 重庆广大市民喜爱的萝卜品种之一,市场上供不应求。2013年“赶水草蔸萝卜”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品种优势: 萝卜细嫩化渣,品质上乘。
品种来源: 綦江区赶水镇当地地方品种。
推广情况: 核心种植面积2万亩,主要集中在綦江区赶水镇,全区种植面积近10万亩。集中在11月-12月上市,鲜销为主,加工为辅。
科研攻关方向: 赶水萝卜现主要由“春不老”、“白粉团”等品种和一些杂交种萝卜组成,早期赶水萝卜主要指本地单个萝卜资源,但经过农民多年繁种、留种,现地方萝卜资源较为混杂。市农科院专家陶伟林、周娜、郑阳等正在做赶水地方萝卜资源的提纯筛选工作。
宝贝档案⑦:渝茄5号
江湖地位: 近年来茄界展露头角的“新贵”,广受关注。
品种优势: 渝茄5号抗病性强、品质好、产量高(亩产约3500公斤)。
主要育种专家: 重庆市农科院专家田时炳、王永清、杨洋等。
研究时间: 历经20年左右研究成功。
推广情况: 目前在重庆璧山、永川、潼南、铜梁种了10万亩。
宝贝档案⑧:庆油3号油菜
江湖地位: 国内油菜中的“大哥大”。
品种优势: 是目前我国产油量最高油菜品种。
主要育种专家: 重庆市农科院专家黄桃翠、钟世良等。
研究时间: 经历16年研究成功。
推广情况: 庆油3号是迄今为止重庆推广最大的油菜品种,为重庆油菜主推品种,占全市油菜种植面积的40%以上。目前,该品种在长江流域11个省市油菜主产区累计推广1200多万亩。
科研攻关方向: 重庆市农科院专家正在研究如何提高该品种的宜机性,为今后开展机械化收割打下基础。
相关领域情况: 西南大学李加纳教师团队选育的渝油28油菜,抗倒性突出,含油量较高,在长江上游油菜主产区推广面积较大。
宝贝档案⑨:南川方竹笋(属于地方品牌)
江湖地位: 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008年9月,南川方竹笋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品种优势: 笋茎小,略呈方形、有四棱,淡黄色、有光泽,肉质丰厚、质地脆嫩、细腻化渣、清香鲜美。
品种来源: 南川方竹笋,重庆市南川区特产,主要是指“金佛山方竹”的竹笋。“金佛山方竹”是自然分布类型较丰富的竹种,而非单一方竹品种。以野生为主。
推广情况: 重庆南川金佛山方竹林,总面积已达20万亩,是全国面积最大、最集中成片、最完整的方竹林。
科研攻关方向: 近年来,南川区农业特色产业中心李伟等专家正在开展对南川方竹笋的提纯复壮研究。如何增加方竹笋的适应性,让它在其他地方也能生长并让笋子保持良好口感,是需要攻克的难题。
宝贝档案⑩:荣昌猪(属于地方品牌)
江湖地位: “荣昌猪”以27.7亿元品牌价值,位居全国地方猪品牌价值榜首。“荣昌猪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品种优势: 优秀的繁殖特性、优良的猪肉品质、优异的猪鬃品质、耐粗饲、耐高温高湿高寒高海拔、杂交配合力好、性情温顺讲卫生。
品种来源: 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荣昌。
科研攻关方向: 60多年以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专家黄谷诚、刘树橙、龙世发、王金勇等,围绕地方猪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展开了一些列研究,创新形成以重庆地方猪从品种资源保护到品种培育、健康养殖、加工利用、产业化示范推广整个产业链的研究技术体系和开发利用模式。
宝贝档案⑪:渝荣I号猪配套系
江湖地位: 是国内第一个以优良地方猪资源利用为基础培育的猪三系配套系。它是重庆市自主培育的、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禽品种,也是2006年我国实施新的《畜牧法》以来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生猪品种。2008 年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品种优势: 渝荣I号猪肉质优良、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好、瘦肉率适度、市场竞争力强。
科研时间: 历经10年培育成功。
主要育种专家: 重庆市畜科院专家王金勇、陈四清等。
科研攻关方向: 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地方猪品种开发利用,生猪遗传改良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
相关领域情况: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在“渝荣I号猪配套系”基础上,建立了高效饲养技术体系,形成了从资源保护、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标准化养殖到加工利用完整的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
宝贝档案⑫:涪陵黑猪
江湖地位: 2018年被评为重庆名牌农产品。2020年7月申报“涪陵黑猪”农产品地理标志。
品种优势: 涪陵黑猪是盆周山地猪通过本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技术成功培育出来的新品种。该猪产仔数高、耐粗饲料、抗病力强、耐热耐寒,肉香浓郁、细嫩、口感好。
主要育种专家: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专家郭宗义、朱 丹等。
研究时间: 经过10多年培育成功。
推广情况: 目前已中试推广10万头。
科研攻关方向: 地方遗传资源保护、改良与开发利用。
宝贝档案⑬:大足黑山羊
江湖地位: 2009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2014年进入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20年,“大足黑山羊传统养殖系统”入选农业农村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录。2011年申报的“大足黑山羊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科研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品种优势: 大足黑山羊具有毛色纯黑、肉质好、繁殖性能高,特别是多胎性能明显,初产母羊产羔率达218%,经产母羊产羔率达272%,其产羔率在我国肉用山羊品种(遗传资源)中居于前列。
主要育种专家: 西南大学张家骅、赵永聚和大足区农业农村工委、大足区畜牧渔业发展中心等单位专家。
研究时间: 经过近20年的保护和培育工作。
推广情况: 目前大足黑山羊存栏20万余只,实现年供种羊20万只、商品羊30万只的规模,助推了大足黑山羊特色产业体系的形成。同时,连续举办六届“大足黑山羊文化节”。
科研攻关方向: 西南大学专家团队、重庆市科企联合体(草食牲畜)和重庆市草食牲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羊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功能研究室”“渝西综合试验站”等技术力量,以该“宝贝”为研究开发对象,开展系统的遗传资源保护、选育和杂交利用等工作,主要有:
(1)研究开发地方山羊特色性状;
(2)开展以性能测定和全基因组选择为基础的新品种(品系)选育工作,组建地方山羊遗传资源核心群,培育适应重庆气候环境的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的肉羊新材料;
(3)开展肉羊品种杂交,研究杂种优势遗传规律和配合力的表现规律,筛选和推广优势杂交组合和杂交组合等工作。
宝贝档案⑭:城口山地鸡(属于地方品牌)
江湖地位: 城口山地是重庆市唯一的一个黑羽青脚国家级遗传资源,2009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1年经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评估,城口山地鸡品牌价值达2.22亿元,《城口山地鸡种质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开发》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
品种优势: 城口山地鸡属肉蛋兼用型,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合于荒山、林地和果园之间放养,肉质和蛋品质好。
主要育种专家: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和城口山地鸡遗传资源研究所专家王启贵、王海威、王武等。
推广情况: 城口山地鸡是城口县的农业主导产业,已建成产业基地23个、县内专销门店8个、餐饮体验店10个,入驻了主城新世纪(重百)超市。2020年,全县常年存栏城口山地鸡170万只,年出栏城口山地鸡285万只,产值约3亿元,直接带动农户18000余户。
科研攻关方向: 重庆市畜科院和城口山地鸡遗传资源研究所专家围绕地方鸡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创新形成以重庆地方鸡从品种资源保护到品种培育、健康养殖、加工利用、产业化示范推广整个产业链的研究技术体系和开发利用模式。
相关领域情况: 以城口山地鸡为基础素材,同时引进国内优秀品种进行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的遗传改良,培育出肉用品系2个、蛋用品系1个,并通过三系杂交配套培育出“渝城黑鸡1号配套系”,该配套系与纯种城口山地鸡相比,大大提升了饲料转化效率、缩短的出栏时间,提高了农牧养殖经济效益,目前该配套系正在申请中试推广。
宝贝档案⑮:渝州白鹅配套系
左图为渝州白鹅种鹅,右图为商品鹅群
江湖地位: 我市第一个肉鹅培育品种,符合我市及西南地区以卤制等地方特色产品消费为主的市场需求。
品种优势: 体型外貌具有典型的中国白羽肉鹅特征,种鹅产蛋量达85枚,比四川白鹅高20%;肉鹅早期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70日龄体重3.7kg以上,比四川白鹅提高15%。
主要育种专家: 重庆市畜科院专家王启贵、赵献芝、李琴等。
研究时间: 历经8年研究攻关。
科研攻关方向: 重庆市畜科院专家正对渝州白鹅重要经济性状开展遗传解析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建立完善传统育种技术和精准分子育种技术体系,持续开展各专门化品系的选育提高。
推广情况: 已委托农业农村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扬州)完成第三方性能测定,正在进行配套系中试推广,年中试推广量50万只以上。
打赢种业“翻身仗”,重庆在行动
上个月,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专题部署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提出要依靠科技创新拓宽现代农业发展新空间。随后召开的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对农业科技创新作出具体部署。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任务,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
抓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 推动科企联合体良种攻关
目前,市农业农村委正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持续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全力打好种业“翻身仗”。
已确定了42家市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15家市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2.7万余份,占我国农作物资源的5.3%,其中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保存的柑橘种质资源超过1700份,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22家市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开展了荣昌猪、大足黑山羊等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的就地保护,国家重点区域畜禽基因库保存遗传材料15000余份,发布了《重庆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共有17个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占全国总量的1.8%。
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市农业农村委正加紧开展全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组建科企联合体开展良种联合攻关。
市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起,我市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完成全市农作物、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普查,随后对其进行收集、鉴定和保存,建立一批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区)并开展相应的开发和利用。
据了解,科企联合体是由一家科研院所、高校或企业牵头,两家以上单位参与,整合资源形成创新力量。目前,全市已组建10个科企联合体,围绕水稻、玉米、油料、薯类、豆类、蔬菜、果树、生猪、食草牲畜和家禽开展种质资源收集利用与品种试验,项目周期为5年。
西南大学:
加速推进聚焦种质创制科学装置建设
西南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校把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头号工程”。将重点围绕加强生物育种,打好种业“翻身仗”国家战略,发挥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等学科优势,聚焦长江上游重要特色物种开展种质创制与利用研究,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可持续利用的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库、多组学与人工智能生物大数据平台、规模化创制设施和生物育种科学中心。实现智能化、规模化种质创制,贯通种质资源保护、创制、利用全链条,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重庆市农科院:
大力开展突破性品种培育工程
重庆市农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突出原始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开展突破性品种培育工程。
目前,该院正持续开展农作物种质收集、保存和基因精准鉴定,研发特异性状、功能的骨干育种材料;融合经典现代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聚焦高温干旱、寡日阴雨等农业灾害天气的重大瓶颈制约,培育新一代突破性农作物良种,加强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牢牢掌握口粮安全和油料蔬菜果品等重要农产品保供的技术主动权。
重庆市畜科院:
全力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
重庆市畜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院正加快构建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利用可复制推广的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技术体系,助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
目前,该院正全力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该平台是国家农业领域第一个、重庆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重庆在全国生猪产业技术领域领军地位的标志性重大平台建设项目。该平台将聚焦生猪产业技术领域,集聚创新资源,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原标题:涨知识!这么多“重庆宝贝”就在你我身边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