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点短信链接查孩子成绩 银行卡内1万元不翼而飞

27.10.2015  11:59

中新重庆网10月26日(通讯员 李明刚)点击短信链接就能查到孩子考试成绩?家长要当心!这可能是新型短信链接诈骗。不法分子趁机利用家长关注孩子成绩的心理,通过手机信息植入木马实施诈骗。近日,家住荣昌区昌元街道的万女士就遭遇了这种诈骗,点击陌生短信链接后银行卡内1万元不翼而飞。  

万女士家住荣昌区昌元街道,儿子在重庆主城一中学读书。10月21日,收到一条10658XXX发来短信:“万女士您好,这是有关您儿子的月考成绩单,让您接收点击网站进行激活并查看。”万女士一看是自己孩子的姓名,恰巧儿子10月中旬刚刚参加了月考。没多想,就马上就用手机登录该链接,并按照提示操作进行安装。可是当万女士安装完毕后,很快发现自己的手机无法收发短信,而且之前每次消费收到银行交易记录的短信也全部被删除。万女士感觉不对劲,于是立即拨打银行客服查询账户资金情况,结果发现银行卡内已被转走1万元人民币,万女士马上到银行冻结了这张银行卡,并报警。

民警分析: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万女士和孩子的个人信息,瞄准了学生考试后成绩尚未公布的这一作案时机。通过网络平台或一些软件将带有木马病毒链接的短信发送到考生家长的手机,从而实施诈骗。

民警提醒收到附有链接的短信需谨慎:一是不要轻易相信短信上提及的内容和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上附有的链接网址;二是尽量减少使用手机登录银行账号和支付平台等;三是一旦点击链接中毒后,尽快对手机号码、银行卡进行挂失和将手机进行刷机。

被骗后如何及时避免损失?

1. 在诈骗案件发生后,应快速办理冻结自己银行卡的手续,阻止犯罪嫌疑人转账、提款。

2. 如果能准确提供涉嫌诈骗的银行卡号,可以拨打涉嫌诈骗的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客服电话查询该卡的开户地点并迅速到营业网点查清资金流向;如果不能准确提供银行卡号,可以到银行柜台凭本人身份证和银行卡查询骗子的账号。

3. 通过冻结涉嫌诈骗的银行卡号为公安机关破案争取时间。通过电话拨打该诈骗账号所属银行的客服电话,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该诈骗账号,然后重复输错5次密码就能使该诈骗账号被冻结24小时,这项操作是为了防止嫌疑人手机银行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