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人文宝贝 | 这对精美石阙“礼迎”四方游客,或与蜀汉大将严颜有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重庆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是知名的旅游打卡地。在这座恢弘的博物馆大厅中庭,矗立着一对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石阙。
这对石阙名为乌杨石阙,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们像一对威严的兵士,守卫在博物馆内,又好像是一对礼宾,迎接全国各地游客的到来。
博物馆讲解员吴尚建告诉记者,乌杨石阙是我国目前幸存的30余处汉阙中,唯一通过考古发掘复原,并发现了相关阙址、神道、墓葬的阙。专家研究认为,这对石阙的主人或与三国蜀汉大将严颜有关。
精美图案再现汉代生活场景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位于渝中区,与重庆人民大礼堂相对而立。其前身为1951年3月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6月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2000年9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并加挂“重庆博物馆”馆名。
新馆于2005年6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万余平方米。经过60余年的发展,该馆现馆藏文物11.35万件套,共28万单件,涵盖23个门类,集中展示了重庆特色的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等文化历史主题。
提及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吴尚建带记者来到中庭,指了指远处的一对石阙。
吴尚建说,阙由来已久,是古代人们把院墙两侧用以防御外敌的岗楼,改变为彰显威仪和身份的门。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又因古代“阙”与“缺”相通,故雅称为“阙”。
“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汉代,只有年俸超过2000石或太守以上的官员才能立阙。” 吴尚建说,除此之外,浪漫的汉代人还往往将阙中间的路,看做升入天上宫阙的神道和天门。
乌杨石阙为重檐庑殿顶双子母石阙,母阙高5.4米,子阙高2.6米,总重超过10吨。在乌杨石阙的阙身上,有两米多长的青龙、白虎造像,还有一只朱雀图案,展示了古代高超的雕刻技艺,阙身上还有丰富的图案,如习武图、送行图、狩猎图等等,再现了汉代人们的生活场景。
因无铭文 阙主人曾是一个谜
中国目前幸存的汉代石阙有30余处,重庆地区有6处,乌杨石阙就出土于拥有“中国石阙之乡”之称的忠县。
20多年前,当地村民“王草药”王洪祥在忠县乌杨镇挑水沟的草坡中发现了一块长相奇怪的石头,上有青龙、白虎、朱雀等图案,一看就不平常。
王洪祥在报告地方文物局之后,就一直守候在发掘现场,直到这些奇怪的石头完全被发掘出来,才发现是难得的宝物——汉阙。阙身上图案丰富,可偏偏没有一个文字可以佐证身份。所以,当时人们并不知道阙主人姓谁名谁,身份曾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因为发掘于忠县乌杨镇,所以我们称它为乌杨阙。”吴尚建说,后来,经过专家们根据阙基的位置,判断它可能是当地花灯坟的墓阙,而花灯坟,又与三国蜀汉的忠义大将军——严颜相关联。
吴尚建说,专家们不仅为石阙找到了姓名和身份的归属,还通过修复和复原,将其重新矗立在博物馆的中庭与市民见面,再现光辉。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析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