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版《变形计》城里娃下乡80小时 砍柴喂猪放牛
读初一的陈向在妈妈的导演下上演了一出重庆版的《变形计》:在没有亲人的陪伴下实打实地当四天三夜的乡下娃
陈向在武隆农家第一次烧柴灶,险些被熏成了“腊肉”。重庆晨报记者 许恢毅 摄
在乡下,陈向砍柴喂猪放牛。
重庆晨报记者 黄晔 报道
在这个寒假,重庆市一中渝北分校初一13班的陈向,在妈妈的导演下上演了一出重庆版的《变形计》:为了补上“生活”这一课,他在13岁生日到来之际,被妈妈在年前安排到离家200多公里的武隆农村,在没有亲人的陪伴下,实打实地当了四天三夜的乡下娃。
昨日,新学期开学报到,陈向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这次四天三夜特别的“社会实践”。听说了他的故事,好多同学都心生羡慕,觉得自己的体验太过“小儿科”。
城里娃下乡80小时 砍柴喂猪放牛
2月13日,陈向年满13岁,13年来他一直生活在城里,在家里两代人的精心呵护下成长。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独自外出生活的经历。
2月11日上午,爸爸、妈妈开车把他送到了武隆县白云乡农村少年黄钱雄家里。这家人跟他们非亲非故,对陈向而言,这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但他将第一次在没有父母关照的情况下,在离家200多公里的乡下度过四天三夜。这个经历,将是父母送给他的特殊的13岁“生日礼物”。
这家人是放寒假前陈向妈妈“物色”的。陈妈妈为此拜托了武隆当地的朋友,她的条件是:家境艰苦点无所谓,关键是要家庭和睦,充满爱心。于是朋友推荐了黄钱雄一家。14岁的黄钱雄在学校里成绩优异又懂事,和陈向一样正读初一。
11日当天,夫妻俩在武隆待了半个小时就回了主城,把儿子陈向一个人放在这个离家200多公里的农村家庭。
穿着干净体面的陈向,在村屋里待了半天就变成了“泥孩子”。尽管心里边不太情愿,但他知道自己必须适应,不然就没法过下去。
黄钱雄的爷爷、奶奶70多岁了,爸爸常年外出务工,妈妈算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平日里,黄钱雄和哥哥一放学就要帮妈妈干些农活,这个寒假当然也不例外。
清晨,陈向跟着和自己同样读初一的小哥哥黄钱雄,拿着镰刀,背着背篓上山砍柴;跟哥哥们一起牵着牛去山坡吃草;拿着锄头到地里挖萝卜、提着潲水桶喂猪;有时黄妈妈手上的活丢不开,他还要帮忙生火做饭。第一次烧柴灶,陈向险些被熏成了“腊肉”。
2月13日是陈向13岁的生日。在黄钱雄家里,没有蛋糕和玩具,他只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这是妈妈离开时悄悄交给黄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儿子:今天你13岁了!少年时代将是决定你的未来,决定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重要阶段。这个生日,我们送给你的礼物不再是玩具、书籍和衣服,而是精心安排了武隆之行,作为一份特殊的成长礼物送给你,希望带给你一份感悟,一次历练……”
读着妈妈的信,想着正经历的和即将面对的,陈向百感交集,眼眶湿润了。
而后,他觉得猪圈旁的厕所没那么“恶心”了,只有油和盐的农家菜也没有那么难吃了。
在这个农村家庭待了四天三夜,跟黄钱雄一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近80个小时,陈向直到2月14日中午才见到来接他的妈妈。
2月14日回家后,陈向写下了一篇千字的社会实践体会——《走进农家,感悟人生》。他还对妈妈说:“听黄妈妈说,冬天农活算是最轻松的,我想暑假再去体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