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领路人丨爱磨“嘴皮子”的第一书记“磨”出几个产业

30.06.2020  19:11

作为党员,36岁的博士李伟吃住在巫溪红池坝镇金家村,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已经三年,颇受当地村民认可。去年9月,当地村民以为他工作期满将要离开村子,不少人联名写了一封感谢信“挽留”他,信纸上印满近百个鲜红手印。

三年时间,作为驻金家村的第一书记,他为一穷二白的大山沟谋来了哪些脱贫路子?

力劝村民回家创业

40岁的王荣是土生土长的金家村人。因为姐夫在贵州承包矿山搞煤炭生意,王厚荣跟着打拼了20多年,一直在矿上搞管理工作,一来二往打交道的生意人比较多。

这几年月工资有两万左右。”王厚荣说,工资待遇是一直不错,可常年都是一个人在外,留下妻儿和父母在金家村。

在很多守在村里的人眼里,他算是见过“大世面”。

2017年9月中旬,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派李伟到金家村任第一书记。到村不到一个月,他就在走访中摸清了“家底”。

当时,村里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在为村里谋出路时,李伟想到了王厚荣。

前年第一次见面,我就想劝他回来搞产业。”李伟说,由于摸不清王厚荣的想法,他没有贸然提出自己的考虑。

农村搞产业不能走老路,走新路就要新型农民,得找有产业头脑的人。

王厚荣去贵州工作后,李伟经常去探望他留在村里的父母。为顺利劝他回村里搞产业,李伟让其父母先去探探口风。

他想回来搞,但就是敲不定,迟迟不见行动。”李伟为让其早点下定决心,经常与其微信互动摆政策、讲前景,时常用村里的新变化去“诱惑”他。

遇到好的产业,李伟也第一时间推荐给他参考。

短短一年时间,李伟频繁探望王厚荣一家,结下真挚的感情。“李书记这个人实在,不吹大话不空聊,屋头的父母和兄弟都喜欢他。”王厚荣说。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一穷二白的金家村也有了一些像样的产业,这让王厚荣回村的决心越来越大。

李伟劝他在贵州工作时,兼顾着推进在村里的布局产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厚荣去江西、湖南、湖北、云南等地考察,实地前往多个个种养殖基地“取经”。

2019年10月,他回村购买3000只鸡苗,还流转6亩地种了一些羊肚菌。

半年成了养鸡大户

王厚荣当时把这些活丢给妻子和父母,自己仍然在贵州矿山上班。

时间一久,他不忍父母妻子受累,毅然决定迈出关键一步。今年1月,王厚荣辞职后带着行囊回到村里。

到现在,王厚荣养的第一批鸡已上市,后续有1万只鸡将在8月份出栏。销路也越来越宽。

这个月卖了上千只,全是去村里农户家收的。”王厚荣说,一年预计能出栏2.5万只鸡。

在养鸡上,他走的是另一条路:依托金家村上千米的海拔,借高山林地散养,不喂饲料只喂粮食。养鸡场地是开放的,任何人都随时可以去看。

品质真的好,红池坝多数农家乐都在我这里买。”王厚荣说,“散养的鸡白天抓不到,只有晚上去抓!前天抓了10个鸡,四个人追了一上午。

王厚荣与江西一家家禽销售公司签订合同,第一次就签订了至少3000只鸡的购销合同。

销路跑出来后,王厚荣又在尖山镇开了个屠宰场。“现在他自己养的鸡不够卖了。”李伟说,“他跑销路有几套!

王厚荣在本村请了5名建卡贫困户当帮工,除开工资外还给每人送20只鸡苗试养。

技术学出来过关了,他们可以自己规模养殖。”他说,“很多农户怕担风险,到时候我提供技术和鸡苗,鸡长大了可以包销。

去年,一个姓徐的贫困户跟着王厚荣出去考察,回来后依托王厚荣对接的公司提供技术指导,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存栏上千只鸡的大户。

李书记劝人有一套

在很多村民眼里,李书记劝人有一套”。

王厚荣不是李伟“磨嘴皮子”劝回来的第一个。26岁的袁金龙,在李伟的日记中是个“有为青年”,以前他在广东一个饭店当厨子,一个月下来扣除花销所剩无几。

2017年春节,袁金龙被李伟力劝留在村里创业。他先是想去县里的夜市谋一席之地,后来因故被耽误就索性在家养起上百只鸡。

他太会劝人了。”袁金龙告诉记者,刚开始在选产业的时候,他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但李伟把他当兄弟推心置腹,“我都不好意思放弃,只有想办法上。

后来,袁金龙和幺爸袁伍茂合伙另谋出路,从5桶蜜蜂开始创业。到现在,他们的养蜂规模已达到200多桶。

目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资助8户失能户的80桶蜂蜜,也寄养在他们的基地。每年按照协议,他们前三年最低给每个失能户2000元收益。

同样,另一个养蜂大户袁伍岳也是李伟劝上道的。在政策支持下,他的养蜂从20桶发展到近两百桶,现在他还是20多户蜂农的“技术总监”。

袁金龙的养蜂有起色后,李伟又劝他谋划中药材产业。

去年他种下的独活有482亩,亩产达到1000斤左右,收入可观。现在他的中药材基地已扩展到700亩左右。

我们现在又在做高山土豆深加工。”袁金龙告诉记者,去年有个村民回乡考察后,现在成了他们合伙的股东。

在李伟看来,农村在奔小康路上不能缺产业带动,而谋划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新型农民。

除土地流转为贫困户增收外,袁金龙的创业带动了周边至少40个村民就业,其中多数固定工是建卡贫困户。“工钱是每天100块钱,还包吃。”袁金龙说,用工优先考虑贫困户,去年开出去的工资超过50万。

我们现在考虑的是怎么来带动村里人搞产业。”袁金龙说,要不是李伟力劝他留在村里,再加上扶贫政策给他吃“定心丸”,他肯定没现在。

中药材、养鸡、中蜂都是村里正在见效的支撑性产业。”李伟说,除此外村里还发展起了山羊、青脆李、核桃等产业,已实现产业100%覆盖。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郭发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