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社保局:创业带动就业 倍增效应显现

03.10.2016  09:08

  近年来,我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转变思路,通过搭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融资、人才培养、创业交流”五大平台,不断加大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创业就业扶持力度。

  2016年1-8月,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18.57万人、困难人员就业8.34万人,新增创业23.37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84.08%、103.17%、104.25%、86.56%,同比分别增长1.2%、0.65%、0.24%和6.76%。城镇登记失业率3.7%,比控制目标低0.3个百分点。

  “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我市能够实现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源于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我市就业工作思路和理念的创新,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显现。”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李为民说,通过创业来促进就业,这是从根本上做好就业这一最大民生实事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在以大众创业来促进万众就业工作中,从激发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入手,教会创业者创业的“技能”;从政策、资金、载体等平台上对创业者进行扶持,给予创业的各种保障;广泛开展创业大赛、论坛、沙龙等创业活动,营造大众创业的环境氛围;重点扶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业,涌现出一种全社会的创业潮。

  大众创业,不断地创造出适合各类人才就业的岗位、适宜的岗位,成为就业之“源”。这就是我市的就业工作能够总体稳定,让就业人群基本满意的根源。

  A 创业培训——

  激发创业热情交给打开创业之门的“钥匙”

  綦江区的彭纯亮是一位80后的大学生,参加“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后,得到了从GYB(创业意识培训)、SYB(创办企业培训)等专项培训到创业导师“一对一”专题辅导,到财政贴息创业担保贷款等相关的创业政策扶持后,于2015年3月在綦江城区创办了瀛山老卤店。如今,该店已经开了第三家分店,还获得了重庆市餐饮协会颁发的“重庆名小吃”、“重庆名特名食”等称号,并在天猫旗舰店上销售,第一周的销售额就突破了7万元。2016年9月,彭纯亮创办的“瀛山老卤”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晋级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生活性服务业全国总决赛。

  彭纯亮通过人力社保部门的创业培训,打开了创业之门后,不仅自己创业成功,还为社会提供了数十个就业岗位。

  目前,在我市像彭纯亮这样通过创业培训后自己创业,并带动一批人就业的,每年都有数万甚至数十万人。

  “通过创业培训后,激发出一大批需要就业岗位的待业人员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交给了他们打开创业之门的‘钥匙’后,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创业潮,这是目前就业工作最大的动力之一。”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负责人说。

  在创业培训中,我市搭建起能够基本满足创业者需求的创业培训平台,并根据创业者不同需求,多层次开展了GYB(创业意识)、SYB(创办企业)、IYB(改善企业)培训项目,形成“阶梯式”创业培训链条。同时,还举办创业名师大讲堂活动,邀请知名“大咖”分享创业经验,并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网络创业培训。

  在创业服务上,通过开展送创业培训进校园、与高校共建创业引领示范校等活动,2016年1-8月,组织4.17万名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同比增加2.3倍。同时,通过发挥社会培训机构作用,2016年1-8月,全市共开展各类创业培训5.25万人,同比增长61.54%。

  在创业促进就业中,除进行创业培训外,还对就业技能进行培训,为创业者提供符合条件的人才。2016年,通过组织失业人员、农民工、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组织企业新录用人员和在岗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培训、组织“农转城”人员等参加就业适应性培训、开展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等多类型的就业技能培训,全市共对13.87万人进行了就业技能培训。

  创业培训和就业技能的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创业和就业中对人力资源的“供需对接”,既为创业者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也为就业人员能够有效地就业增强了就业能力。

  B 创业扶持——

  为大众创业提供政策、资金、平台的保障

  创业者除有创业意识和热情,掌握创业的路径和方式外,还需要有政策的支持、资金和孵化平台等的保障。

  “在为大众创业提供保障中,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为创业者提供了较好的创业扶持。”李为民说。

  在政策保障上,我市出台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文件,鼓励外出务工能人带着信息、技术、资金、项目返乡创业,并进一步细化了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行业准入、行政审批、税费减免、综合服务等多个方面扶持政策。如将微企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三权抵押”等多项创业扶持政策向农民工开放。

  在政策扶持上,我市还根据区域发展差异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工返乡创业需求。如针对市级、区县级工业园区门槛高、要求严,很多农民工办的企业入驻困难的问题,建立了市、区县、乡镇三级返乡创业园区(创业街),吸纳初创企业入驻。

  资金在创业中必不可少,也是创业中最大的“瓶颈”。在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扶持中,我市通过整合相关部门的扶持资金,与金融部门合作,尽最大努力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上的保障。

  大学生创业中,资金是最大的难题。在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泛海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教委共计组织实施了5期“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累计资助了49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发放资助金1365万元。其中,前4期390个创业项目总存活率达93%以上,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创业项目54个,年产值500万元的9个。

  为切实解决创业融资问题,2009年,我市就成为全国率先实施“小额担保贷款”的5个试点单位之一。通过政策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市就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6.8亿元。2015年,我市又一次加大创新力度,扩大贷款对象范围、提高贷款上限额度,部分区县个人、企业贷款最高额度分别可达50万和500万元。同时,通过组建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加推“政策性+商业性”组合贷款,探索无抵质押信用贷款等,在全国首创“政担银”金融服务新模式。今年1—8月发放了30.38亿元,同比增长181%。

  创业平台,是对创业项目的承接。在搭建平台中,我市通过培育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了场地保障、创业指导、公共服务、融资对接、公共实训、上市辅导等政策支持和各项服务。据统计,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市级创业孵化基地62个,入驻企业1万余户,带动就业12万余人。

  同时,我市还通过组建市级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及区域中心城市分中心、重庆市创业联盟、两江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沙坪坝区众创e家、镇街“创业工作辅导站”,组建市级创业导师队伍1000余人,搭建起了覆盖全市、辐射城乡的创业服务体系。

  C 创业氛围——

  创业大赛等活动引导全市形成创业的大环境

  “在全市形成一种创业的氛围,创造出一种创业的大环境,有效地通过创业促进了就业。”李为民说,“近两年来,我市通过举办各级各类创业大赛、创业名师大讲堂”、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等活动,引导全社会形成创业的大氛围。

  “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已经成为人力社保部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抓手。2015年,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大赛中,我市有284个项目参赛,3个项目晋级全国半决赛,其中常温常压下生产减水剂项目挺进全国十强,并荣获企业组优胜奖。

  今年,我市又有1094个创业项目报名参加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有950个项目最终获得参赛资格,同比增长339%,位居全国第二,占全国参赛总量的8.1%。

  经过区县初赛、行业复赛和市级决赛,全市共计51个项目挺进全国半决赛,晋级数量全国第三,比首届增长了17倍。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类9个、新能源4个、生活性服务业类14个、综合类14个、农民工专项10个。截至9月25日,我市51个参赛项目捷报频传:大足剪纸艺术、人源化模型小鼠及艾滋病药物研发、云打印自助系统CPAS分获综合类全国总决赛“金翼奖”;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懒人洗涤剂分获新能源及环保产业全国总决赛三等奖、“金翼奖”;猪太郎系列休闲食品加工项目、野夫钓鱼分获农民工专项全国总决赛“金翼奖”,女性智能鞋、瀛山老卤、门里智能化妆镜、挖藕蝶蛹智能开关、掌上63秒百万级体检师、有个机器人入围生活服务业全国总决赛;文化创意与生活融合(綦江版画风)、金福石刻、永城吹打现代演艺节目开发3个项目晋级农民工专项全国十强。9月26日—29日,我市承办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类全国半决赛和总决赛。

  在通过活动来营造创业氛围中,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以创业沙龙、创业论坛、创业讲坛、创业咖啡等多种形式,巡回开展“创业名师大讲堂”活动,对GYB、SYB和IYB专项培训作有益补充,满足多元化的创业培训需求,提升了培训质量。

  D 创业潮涌——

  全市形成三大创业群

  通过创业培训交给创业者打开创业之门的“钥匙”、政府部门的各项扶持营造出创业的大氛围和环境后,全市已涌现出大众创业潮,并形成了返乡农民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三大创业群体。

  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我市大众创业的一支生力军。如开州采取“一区三园多点”模式,在开发建设主园区的同时,建设了赵家工业园区(以制衣制鞋、电子产品制造为主)、后坝农业园区(以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养鱼为主),在这些园区中,有数以千计的返乡农民工创业。酉阳县利用民族风情浓郁的优势,开发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打造酉水河边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山寨,由政府出资改造交通条件,兴建基础设施,修复风雨廊桥等古建筑。目前,已有28户返乡农民工创办农家乐、渔家乐等观光休闲旅游项目,每户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市返乡创业农民工总人数已达48.4万人,创业户数累计达到37.8万户。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率也逐年提高,企业平均存活时间逐渐增长。据抽样调查统计,2015年,全市返乡创业企业经营时间3年以上的有9.7万户,其中5年以上的有1.2万户。

  高校毕业生创业群体也在迅速增长。通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7项措施17条扶持政策,并在重庆大学探索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示范校创建活动。2016年,全市大学生创业将达1.34万人。

  在登记失业人员等为主的社会人员创业中,全市通过62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已孵化出企业1万余户。近年来,全市新增创业人数达145万人,预计今年将达到27万人。

  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这三大创业群体形成了我市的创业大潮。

  E 创业促进就业——

  大众创业创造的岗位促进了万众就业

  62个创业孵化基地带动了12万人就业;“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的490个受资助项目,带动了5000余人就业……大众创业促进了我市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的就业。

  “通过大众创业创造出的岗位,就地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我市的就业。”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负责人说,大众创业在促进就业中功不可没。近年来,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6.8亿元,扶持创业13万余人,带动就业40余万人。

  据统计,今年以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更为明显。1—8月,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3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50.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大众创业促进万众就业中,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成效更为明显。5年来,全市累计回引农民工返乡创业37.8万户,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163.1万人,在市内就业的农民工中,有37.2%是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企业中就业的。

  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了农民工转移就业以市外为主向市内就近就地务工的历史性转变。截至2016年8月末,全市累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814.9万人,其中市内转移460.8万人,市外转移354.1万人,其市内转移就业的比重已从2008年的45:55转变为目前的57:43。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