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返渝丨万州牌楼街道石峰社区居委会:团结一心,为辖区1.7万人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得知要去北京领奖的消息,万州区牌楼街道石峰社区居委会党总支书记王明激动不已,当即在工作群里激动地说:“同志们,这个荣誉不属于社区!是党员志愿者带动社区志愿者、居民群众一起艰苦奋斗出来的!”
近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王明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代表上台领奖。
会后,他又抒写了一番感言作以分享:“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疫情中,我们时刻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是党员冲锋、干部带动、群众联动,干群一心,不畏艰险,为辖区1.7万人筑起了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防疫防控关键时期,发生在社区里的点滴,涌现出的一个个“最美抗疫志愿者”,王明至今历历在目。
一轮又一轮反复排查
万州区牌楼街道石峰社区,是街道内农转城购房最多、人员流动性最大、湖北返万最多、防控压力最大的社区。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社区人员压力非常大。
王明说,进入防疫关键时期后,社区人员已无法及时完成超负荷工作,情急之下,他向社区党员发出《致辖区党员倡议书》上百份。
倡议书发出后,51名社区党员主动请缨、42余名部门党员下沉社区,他们冲锋在前,分别担当起“宣传员”“值守员”“服务员”“监督员”的党员志愿者角色。
有的负责入户排查、有的负责外围宣传、有的负责清洒消毒、有的负责服务居民、有的负责督查防控措施是否落实,每名党员都成为社区防控一线流动的一面党旗。
“您好,请问您家中有从外地回乡的人员吗?”一部分党员志愿者们分散在不同办公室,他们不停打电话,问着同样的问题。另一头,部分党员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排查,他们一轮又一轮反复核实。
在党员志愿者引领下,网格长、社区民警、社区医生、楼栋长、小区居民、社区企业人员等500余人积极加入社区防控,将移动音箱、小喇叭、喊话器充分利用起来,对居民循环开展防控政策和防护知识宣传,收集各小区管控情况,形成了群防群控感人画面。
“疫情关键期间,坚持每天下午组织召开社区疫情研判会,研究下步措施,落实工作任务,有效提升了社区防控质量。”王明说,大家付出的所有努力,他都感恩、感动在心。
哪里最艰苦就往哪里去
这组数据,见证这个社区的干群一心:
——3天内,对辖区119栋楼的来万、返万人员和车辆进行拉网式排查,对辖区人、车实现100%全覆盖摸排,并在疫情爆发后每5天,开展一次滚动摸排,确保不掉一户、不漏一人。
——防疫关键时期,共排查湖北来万、返万人员465人,其他省市1048人,境外3人,密切接触者20人。
在这里,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瞬间。
45岁的周忠正是社区居民,上有年迈多病的父母,下有两个孩子,在妻子支持下,他大年初三就来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2月3日,领取了排查184户居民的任务。
满头白发的七旬退休工人张成龙,是石峰社区年龄最大的志愿者。每天穿着红色马甲,走街串巷劝导不戴口罩或聚集的居民。
程洪全是一家建筑公司老板,同时也是一名社区党员代表。从大年初五开始,有时开着私家车帮忙社区搞运输,有时拖着音箱,在社区内巡回宣传防疫知识。
社区人员李小林父亲不幸去世,但她隐瞒丧事,只是抽空回家匆匆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又返回社区坚守在岗位上……
“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去哪里。”王明说,大家逆行的身影,温暖了社区的每个角落。
心在一起何惧风雨
王明对一位19岁的年轻社区志愿者记忆犹新。
他叫姜川虹,是重庆警察学院学生。防疫关键时期,每天与社区人员一道上门排查、入户登记、张贴告示等。
这个社区,最多时同时严控楼栋达9栋。大家商量后,对每栋封控楼栋分别安排6名值守人员,分三班倒进行24小时封控。在此期间,姜川虹把“宣传员”“守门员”“采购员”“送货员”等社区志愿岗位干了个遍。
到超市为居民购买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帮助不识字的老人到药店买药等等,这个小伙子从不喊累、不退缩。
王明和姜川虹至今保持微信联系,当王明问姜川虹,小小年纪当志愿者有什么收获时,他回答说:“虽然没走入社会,但我已经是男子汉了,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我不做旁观者,我要做参与者,守护我的家园。”
姜川虹是社区年轻自愿者当中的典型代表,正如王明所感的一样,点点爱心,汇聚成海。心在一起,何惧风雨。干群一心,就像黑夜里的那道光,点亮希望,迎来黎明。
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该社区实现了“0”确诊、“0”疑似、“0”阳性、“0”疫情矛盾的工作目标。
下一步,该社区将汲取疫情防控经验,持续为辖区居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