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丨璧山贫困户种茶脱贫:人生就像这碗茶,总要苦一阵子

12.11.2018  14:14

△王勇(右一)和工人们一起采茶。

雄鸡一鸣,晨曦稀微,一个身影准时出现在蜿蜒的茶山路上。

闭眼,俯身,摩挲着翠绿得发亮的新芽,鲜嫩的茶香如云雾般弥散,黝黑的脸上绽放出憨厚的笑容。他就是重庆市璧山区三合镇二郎村2组村民王勇。

茶树,不在乎土质肥瘠,不惧怕严寒酷暑,只需清泉一泓,便四季常青,尽发嫩芽,常采常新,芳香四溢。

王勇长年累月陪伴他的山茶,靠着区、镇扶贫办的点化,用自己一双结满干茧的手,撑开了幸福生活的艳阳天。

人生就像这碗茶,总要苦一阵子

雷声咆哮,暴雨如注,一道闪电撕裂了黑沉沉的天幕。云雾山深处,半山腰上的土墙瓦房里,王勇的心一阵紧似一阵,他害怕这年久失修的老屋随时倒塌。每到这样的天气,哪怕深更半夜,他也要把堂屋大门打开,一家老小偎依在门口,以便随时逃命。

老婆是王勇在贵州打工时认识的当地人,两个女儿也落户贵州,一家四口就靠着王勇一个人的二三亩贫瘠山地勉强糊口。随着女儿渐长,开销增大,王勇只得咬牙再次抛妻别子,远走异乡。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4年,王勇的母亲因高血压引发脑溢血导致瘫痪在床。此时,大女儿正上高中,小女儿刚就读江津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母亲5万元的治疗费,两个女儿上万元的学费、生活费,让王勇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找亲戚,求朋友,夫妻俩邻近打散工,从早累到晚,从春熬到冬。“人生就像这碗茶,总要苦一阵子。”谈起不堪回首的往事,王勇吹了吹茶碗里的泡沫,狠狠咂了一口,眼里噙满了泪水。

他们的苦日子,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哇,毕竟是一村人嘛!”二郎村党支部书记徐荣中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王勇所在的村,位于高高的云雾山,距三合场镇七八公里,是市级贫困村。

随着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到2015年底,璧山区3个市级贫困村将全部摘帽!”区农委主任欧文礼立下军令状。

2014年12月,王勇一家被纳入了建卡贫困户。2016年5月,三合镇政府花3.5万元将王勇家的土墙房修葺一新。区农委的爱心志愿者和镇扶贫办的同志买化肥,送鸡苗,培训技术,介绍零工,徐书记经常登门嘘寒问暖,他们忙上忙下的身影让王勇的心像捱过严冬的春茶盈满了新生的阳光。

茶靠炒制,人要修炼

雪中送炭仅是权宜之策,激发内驱方为长久之计,帮扶人员心里十分明白。

王勇很勤快,不怕吃苦,老婆也能干。” 

我们村有三十多年的种茶历史,镇里正在建设‘万亩标准化茶叶基地’。

他家一直种茶,平时也长期在其他茶园打工,王勇有种茶的基本技术。

近年外出打工的多,王勇家附近有不少闲置土地。

帮扶人员和村委会一合计,决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王勇成为茶叶种植户。

立马行动,大家来到王勇家,原本以为要做一番思想工作,没想到淳朴如山茶的王勇听说后兴奋得直搓满是干茧的手:“我吃过这么多苦,还有什么可怕的,有你们的指点,我的心就亮堂了!

接过政府产业扶持资金2000元,通过村里协商好其他村民的闲置茶地,王勇说干就干,铲荒草,垒堡坎,栽幼苗,修枝条,除害虫,施肥料,“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王勇和老婆憧憬着美好的生活,每天在自家茶园干得有滋有味。

种茶不仅需要勤奋的老黄牛,更要靠科技这匹骏马。”区农委的农技员告诉他。

要干就要干出样子。王勇深知,科技出效益。学历不高的他横下心来,挤出时间,一方面积极参加扶贫办组织的技术培训,虚心向专家、技术员、种茶大户学习;一方面从村图书室借来种茶技术书,自己慢慢琢磨。麻将桌前,没有他的身影;唠嗑人群,没有他的声音。寒冬酷暑,王勇虔诚地守望着他的十亩茶园,像呵护儿女一样精心地照顾着他的数千株茶树,“茶叶是我的生命,是我们一家的希望。

从茶叶种植到人生规划,致富路上他越走越带劲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茶园一派青翠,茶树枝繁叶茂,茶香四处流淌。2016年,茶叶卖了2万元,加上空闲时间帮别人摘花椒、采梨子等散工收入,王勇一家还清债务,甩掉“贫困”,过上了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

我要种植白茶!”三合镇引进浙江安吉白茶项目后,作为茶农,王勇第一个向镇农技人员兴奋地表态。

我要学习白茶种植技术。” 利用安吉白茶的品牌效应,种茶经济收入能增加2倍左右,王勇仿佛握住了“致富”的金钥匙。

我要二三十亩土地种植白茶,请帮忙联系一下有荒废土地的农户。”王勇急切地找到村委会。

我要学驾照。”听说镇里规划要将通往他家的3米宽的土路扩成5米的水泥路,王勇坐不住了,他筹划着买一辆跑运输的轻型货车。

我要让二郎村34户贫困人家认识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利民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生活就会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王勇深情地望着蓊蓊郁郁的茶林,黝黑的脸庞如热水中的茶叶舒展着幸福的笑容。近处,几只彩蝶在金色的阳光下曼舞;远处,一条玉龙蜿蜒而来,将高高的茶山和繁华的城镇紧紧连接在一起。

上游新闻记者 曲鸿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