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杜甫在奉节近两年时间写下400余首诗,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今的白帝城因三峡工程蓄水而成为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由廊桥连接着岸边,供游客登城参观。
据重庆日报,“伏枕云安县,迁居白帝城。春知催柳别,江与放船清。农事闻人说,山光见鸟情。禹功饶断石,且就土微平。”
766年,阳春四月,一位诗人乘船从四川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抵达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写下他一生中少有的欢快之作《移居夔州作》。
这位诗人就是诗圣杜甫。在学者眼里,杜甫夔州诗奠定了奉节诗城的基石,是夔州诗里最厚重的一笔。
将人文关怀融入山水诗中
《移居夔州作》是杜甫在奉节写下的第一首诗歌。
他为什么来奉节?
时间追溯到765年,因生活所迫,杜甫携妻儿离开成都,翌年来到奉节,投靠好友。
杜甫在奉节近两年的时间里,写下400余首诗,占了他一生诗作的1/3,数量与水平都达到了杜诗的巅峰。
杜甫为什么在奉节创作了如此多的诗歌?
“原因有三。”夔州杜甫研究会副会长龙占明认为,杜甫到达奉节时,其人生经历和艺术造诣都已有深厚积淀;当时边患不断,诗人痛感朝廷无能,心忧家国;奉节的奇绝山水、人文风俗,令诗人叹为观止,产生了强烈的诗兴。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组诗出色地描绘了峡江风光,为后世的山水诗奠定了美学基础。《峡口二首》《白帝》里“峡口大江间,西南控百蛮”“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等诗句,凸显了瞿塘险关的雄伟景象。
杜甫还常常把风土民情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表达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如《负薪行》《最能行》等诗作,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在“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阁夜》)“舟人渔子歌回首,估客胡商泪满襟”(《滟滪》)等诗句中,人们分明听到了诗人对民间苦难的悲恸。
集七言律诗之大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登高》无疑是杜诗中最有名的代表作。全诗不仅对仗工稳,且句中自对,字字精当,被明代评论家胡应麟誉为“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在杜甫以前,七律尚未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诗体。”龙占明说,而《夔州诗全集》里收集的杜甫七言律诗,不仅技巧成熟,内容上也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秋兴八首》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这组七言律诗各诗独立,但又统一在悲秋怀旧的情怀中。“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这些诗句描写了夔州独有的风物秋色,倾诉了流寓他乡的伤秋情怀,蕴涵着深广的时代忧患。
更值得一提的是杜诗中最长的一首《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此诗系五律长排,写景记事,劝勉友人,感情沉郁,诗气豪迈,开中国诗歌史古今百韵诗之祖。
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巨大
“杜诗感情深厚,风格沉郁顿挫。”龙占明认为,作为夔州诗现实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杜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南宋诗人陆游就是一个例子。“陆游早年诗风为婉约派,在夔州做通判时,深受杜诗影响,加之当时金人入侵,诗风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奉节诗城博物馆馆长赵贵林说,比如他的代表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磅礴悲壮,很有杜诗的影子。
杜甫离开后,人们把诗人居住过的草堂遗址保留下来,建了杜公祠,把祠堂前的小溪改名为浣花溪;奉节古城的南大门“依斗门”,也是根据《秋兴八首》中的诗意命名。
如今,杜甫纪念碑仍然伫立在草堂中学的操场一隅。这块由安徽巡抚冯煦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所撰石碑,题有《重建杜工部瀼西草堂记》,上面记载:“诗圣家国忧思,千载之下仍激荡回响。”
“杜甫草堂的复建方案已出炉。”奉节县文化委副主任邹伯乐介绍,按照规划,占地面积约9.8万平方米的杜甫纪念馆将建有杜甫草堂、拾遗斋、诗史堂等。
“杜诗因夔州而精彩,诗城因杜公而辉煌。”龙占明深有感慨地说,在奉节即将设立的碑林、诗歌园里,杜诗都会在其中有重要展现,“后人将以各种方式,把杜甫对奉节的影响,世世代代地纪念、传承下去。”
原标题:杜诗 宏伟的诗城基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