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14.05.2019  21:20

   原标题: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丰都,长江碧波荡漾,红嘴鸥在江面起舞。随着生态环境改善,西伯利亚红嘴鸥来到长江丰都段栖息越冬。(本报资料图片)通讯员 高志相 摄

  主持记者 王翔

  访谈嘉宾:

  市林业局局长 沈晓钟

  合川区委书记 李应兰

  丰都县委书记 徐世国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党中央交给重庆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要求,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做深做实,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5月12日,市林业局、合川区、丰都县主要负责人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加强上中下游协同和生态保护与修复,这样才能形成合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把重庆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强化“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责任意识

  “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和三峡库区,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沈晓钟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高度和战略角度为重庆生态文明建设定了位、指了向,更加凸显了重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责任。

  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责任意识,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和上游责任,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重要载体,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步伐,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出示范作用。

  沈晓钟表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将进一步发挥好林业的支撑保障作用,在“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屏障、做强生态产业、担当上游责任”上下更大功夫。

  “强化责任意识是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李应兰说,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的合川,处在长江重要支流嘉陵江边,合川三江是长江中上游的重点水源涵养区,这让我们感到“重任在肩,使命在身”。

  因此,合川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发展大局的突出位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重庆乃至长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心全力守护三江生态,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负责的态度落实好‘河长制’,不仅要给合川人一条家边清溪、一个梦里水乡、一座山水江城,更要通过保护水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的‘溢出效应’,服务重庆主城,服务长江上游,确保一江清水流向长江母亲河。”李应兰说。

  “助力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既是丰都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也是我们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使命担当。”徐世国说,丰都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长江横贯县境47公里,县域2901平方公里都是长江集雨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脆弱的生态基础并存。

  对丰都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绿水青山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

  为此,丰都将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底线性、关键性、标志性工作,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为子孙后代赢得永续发展的明天,推动生态发展成为县域发展的主声调、县域形象的主色调。

  与此同时,丰都将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争当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的“排头兵”,让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绿水青山成致富“靠山”,加快建设“山水丰茂、物产丰盛、人文丰厚”的美丽丰都。

  加强上中下游协同,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唯有上中下游之间、各地区和各部门之间加强协同,方能形成合力,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城市有界,水域无限。”李应兰说,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框架下,无论是合川区内,还是和周边区域,都应更加注重和健全问题排查、定期通报和会商会办等工作机制,构建区域密切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体系。特别是对于污染源头在其他区域的问题,更要加强互相沟通协作,形成上下游联动共治、左右岸互动治理的工作机制。

  合川在这方面也不断进行着探索。比如发源于四川、跨川渝两地的南溪河,流经川渝7个乡镇后从合川汇入嘉陵江,在合川境内有70公里长。过去有的河段从中心线划开,一个镇管一边,如何治污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我们找到四川的同行,剖析问题根源,寻求解决办法,随后川渝7个乡镇签订联合共治协议,实行信息共享、协同管理、联合巡查、共同治理。现在南溪河水质明显改善,已经稳定在Ⅲ类标准了。”李应兰介绍,合川还与邻近的广安市实行流域环境风险的联防联控,上游一旦要放水或发现水质异常,都会及时通知下游合川,以便做好应对准备。

  同时,在市级层面支持下,合川还联合周边区县共同治水,与铜梁、潼南签订了《涪江流域跨界联防联控合作协议》,通过信息互通协同管理、联防联控开展水环境治理、协作打击区域环境违法行为来构建区域生态保护联动机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徐世国则认为,要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需要打通地上地下、岸上水里、城市农村、上中下游,共建跨行业、跨部门、跨行政区划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与周边区县“共担、共享、共建、共防、共治”的流域生态保护与协作机制。长江经济带污染问题“一果多因”,“见子打子”“点穴式”治理治标难治本。丰都就立足长江干线及龙河、渠溪河一级支流,与石柱、忠县、涪陵等区县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横向生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出境断面水质联合监测、流域联席会商和信息共享、跨界事故协商处置、环境保护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共同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二是建立部门、乡镇之间“穿透式”监管和联防联治机制。破除“环保责任就是生态环境局责任”等狭隘观念,打破各部门之间、乡镇之间、乡镇与部门之间的藩篱,建立运转高效的数据互通、定期会商、联合执法机制,形成“1+1>2”的系统效应,完善法院、检察、公安和环保部门在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方面联动协调机制,从严从重从快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三是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议从国家、市级层面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探索建立纵横结合、财政补偿和市场化补偿相结合的多元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碳交易、水权交易等机制,让长江中上游后发地区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获得更大发展权。加快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制度机制,推动落实企业治污的主要责任和公众履行自身环保责任。

  “在共建生态文明过程中,林业部门将积极主动作为,既做好分内的事,也配合做好全局的事。”沈晓钟说,林业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长江沿线省市、周边省市的林业交流合作,上中下游协调配合,针对各地关心的事项,积极探索生态效益横向补偿机制,共同研究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问题,共同推进长江生态屏障建设,共同保护好长江母亲河。

  同时,认真落实重庆与四川省签订的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合作协议,推动川渝绿色发展。加大西南地区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进一步巩固西南五省区林业检疫联合执法和川陕渝鄂四省(市)林业检疫防控协作机制。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让山更绿水更清

  没有青山绿水,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生态系统和牢固的生态屏障,因此,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是我们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中之重。

  “生态环境保护越往后挑战越大、压力越大、难度越大。我们必须拿出破釜沉舟、舍我其谁的锐气和决心,聚焦问题、正视挑战,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生态铸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徐世国说,在绿色发展方面,丰都将推进“一心两极三带”生产力布局。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则严格管控生态空间。深入推进“多规合一”,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等“三线一单”,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严控岸线空间土地开发,从源头上预防各类生态破坏行为。

  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中,丰都将加大石漠化、水土流失、库区消落区等治理力度,减轻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环境负荷,到2020年,新增石漠化治理面积2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万亩,完成消落区治理项目任务的60%。

  此外,丰都还将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坚持把护林育林还林作为大事来抓,持续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国家储备林建设等生态工程,全面加强森林、林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绿色工地,力争到2020年,丰都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林业将进一步发挥好支撑保障作用。”沈晓钟说,一是把生态保护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夯实生态本底和根基。严守我市6000多万亩林地、5964万亩森林、310万亩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森林、湿地、草原资源保护管理。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科学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林业执法,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安全生产,确保森林草原资源安全。

  二是要扩大森林增量。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国土绿化三年提升行动,着力解决好用地保障、资金投入、质量管理等问题,确保三年完成1700万亩营造林任务。重点建设长江“干流”生态绿带、主城“四山”和市域“四大山脉”生态屏障、江河库塘湿地生态屏障、农田林网生态屏障、草地生态屏障、绿色生态廊道、城区生态屏障、自然保护地体系等。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要从目前的48.3%提高到55%左右,力争在2030年前提高到60%左右,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上迈出新步伐。

  三是要提升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林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作用,提高林业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贡献率。积极发展木本油料、笋竹、林下经济、中药材、珍稀用材、木材战略储备林、特色经济林等林业产业基地。到2022年,全市森林蓄积量达到2.6亿立方米以上。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和森林人家,支持林业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品牌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大幅提升林业经济附加值。在大幅提升森林生态价值总量的基础上,力争2022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700亿元。

  “当前,在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合川也正在强力推动几个具体事项。”李应兰说,比如前段时间,合川区启动了“全区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周”活动,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参与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推动抓好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工作,努力实现应绿尽绿。还有就是加快建设合川三江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好河岸生态湿地系统,对三江六岸等重点生态区域实施系统修复。

  合川将立足在重庆生态版图中的定位,严格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从追求数量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提升转变,从被动忙于末端治理向主动强化源头治理转变,从主要依靠行政推动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转变,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系统工程来抓。

  从具体工作层面上来讲,就是要综合运用“规划、管理、工程、生物、农耕”五大措施,系统改善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森林生态、水生态,打好大气治理、水环境治理、土壤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硬仗,让城市乡村天蓝地绿水清,让三江碧水、六岸青山的美景永存。

  短评》》

  保护生态要持续发力

  刘江

  全面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解开“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困局;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一岛两江三谷四山”为试点区域,力求城市和生态系统融为一体……这一系列保护生态的措施相继落地,彰显了新时代重庆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坚定决心。

  吃无公害食品、喝清洁水、看蓝天白云,这是许多人眼里的“幸福标配”。全面小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题中应有之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也日益成为重庆大地的主旋律。但也要看到,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需要持续做厚重庆的绿色家底。

  生态优先,意味着其他有悖于生态保护的事情,都要停车让路。做厚绿色家底,理念上应有这样的共识,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上要有这样的定力,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歪路。修复被损害的生态环境不容易,需要顺应自然、科学作为,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是必要的,实施好重点生态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也是必须的。

  一边修复,一边破坏,不可能真正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做厚绿色家底,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治理环境污染有紧迫性,要集中优势兵力,精准施策、重点突破,高水平打几场污染防治的主动仗、整体仗。治理环境污染也是艰巨和长期的任务,“水里”“山上”“天上”“地里”的污染问题都不能放过,“建、治、管、改”每个环节都要加强,法治、科技、教育等手段都要用好。治污的利器越多、拳头越硬,想越雷池者才会望而却步。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既是目标、也是过程,贵在实干,重在实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要求,盯住突出问题、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持续用力,驰而不息,重庆山水“颜值”将会更高,重庆大地“气质”必定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