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曝光台 | 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司机“很受伤”?
△上新街农贸市场路口,斑马线无红绿灯,过往车辆不停礼让行人。
杨老师家住海棠溪,在重庆邮电大学工作,每天早上,他都会从海棠溪开车经过上新街龙黄路口。这一段早晚必堵的路程,成了他上班路上最难熬的两公里。
据杨老师观察,除了多方向车流汇集造成拥堵,上新街农贸市场门口的斑马线没有安装红绿灯,也是堵因之一。
难题
两公里路,早高峰堵45分钟
这周一,杨老师出门时,特意看了时间。
“7点20分出发,到龙黄路口,已经是8点零5分!”这段大约两公里的路,他堵了45分钟。而这一段路,早晚高峰时段堵车,已经成为常态。一般情况下,往渝中方向堵到东水门大桥、往南坪方向堵到江南体育场、往南山方向堵到内环口。
杨老师分析,堵车的原因,主要和上新街所处的地理位置、车流量有关,比如:南坪-弹子石、上新街-内环、弹子石-上新街、东水门大桥-上新街、南滨路-上新街,多股车流在这里汇集。长期观察下来,堵车和上新街农贸市场门口的斑马线也有关系。
“这处斑马线,没有红绿灯,这就导致一旦有市民过马路,车辆就要停下来礼让,降低了车辆通行的连续性,公路上很快就会汇集大量车流。”杨老师分析,上新街农贸市场人流量大,市民买菜又恰逢早高峰时段,让不完的行人必然会影响车流通行,让本来就堵的道路更加拥堵。
杨老师建议,可以在斑马线两侧安装红绿灯,增加车辆通行的连续性。
调查
过斑马线,人均耗时20秒
杨老师的建议是否可行?
昨天下午5点,重庆晨报记者来到海棠溪,从海棠溪车站沿海棠溪新街到上新街龙黄路口,记者发现,这段大约两公里的路,事实上有3处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分别位于:海棠溪车站、上新街农贸市场、龙黄路口。
5点刚过,这段双向4车道的主干道车流量开始增多,逐渐拥堵起来。在上新街农贸市场路口,因为斑马线正对上新街公交车站,随着下班的市民、放学的学生增多,人流量开始密集,斑马线两侧几乎随时等候着准备过街的行人。
记者计时发现,通过这处斑马线,人均耗时20秒左右,如果遇到老年人,时间还会相应地延长。而每次有行人过街,双向的车辆都会停下来礼让。
在相距不到两百米的龙黄路口,也有一处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同样,每当有行人过街,双向的车辆就会停下来礼让。记者计时发现,每次停车,耗时在15-20秒左右,甚至更长时间。
到下午5点30分左右,上新街开始拥堵起来,尽管上新街转盘设置了人行过街天桥,但市民更习惯走斑马线,在车流中穿行,一名交通协勤也从附近的岗位赶到了上新街农贸市场路口,指挥行人有序过街。
声音
车该让人,但道路管理也应优化
“确实应该在斑马线两侧设置红绿灯!”347路驾驶员王敢说,从海棠溪车站上新街车站(龙黄路口),早晚高峰时段,一趟车平均堵车20分钟,特别堵的那几趟,甚至要堵30-40分钟。
基本上早高峰从早上7点半开始,堵到上午10点半开始缓解;而晚高峰从下午5点开始,一直要堵到7点左右。王敢说,这段时间春暖花开,上南山看花的市民增多,人多、路堵,驾驶员其实很耗精力,他常常踩刹车踩到脚酸。
开了6年出租车的赵师傅也建议在斑马线两侧设置红绿灯。
“礼让行人我是很赞成的,但往往是车必让人、人不让车,特别是在车流量大的高峰时段,行人随意穿行,一方面影响车流的连续性,造成拥堵;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随着城市车流的增多,堵车压力增大,红绿灯设置以及更加优化的道路管理,作为通行路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更加考验城市管理者的能力。
建议
设置行人隔离设施,加强管理
记者发现,今年初,就有市民向重庆市政府公开信箱建议,为上新街农贸市场路口的斑马线增设红绿灯,南岸区公安分局也进行了回复,表示:路口处已修建有人行过街天桥,该处人行斑马线不符合交通信号灯设置规范,暂不宜在斑马线新建交通信号灯。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将加大对机动车闯红灯、超速、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力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重庆交通大学李淑庆教授建议,对于斑马线设置的问题,首先应该考虑现场实际的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在城市主干道上,人流量大,又总是出现“车让人”的情况,那么,车流通行的效率势必会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保持交通的流畅性,另一方面在这种路段设置斑马线对行人来说也有安全风险,可以考虑修建立体交通系统,比如人行过街设施,如果修建了人行过街设施,那么就要考虑设置行人隔离设施,并加强管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顾小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