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重庆黔江 乔迁解困走对路
车出黔江城区,沿阿蓬江一路高爬低走,不到一小时,小寨社区就进入了视线。立春已过,江岸不时跳出的嫩绿透露着万物复苏的讯息;春节临近,回乡过年的车流人流增添了山村的喜庆气氛。耳听一阵热烈的鞭炮声,抬眼望见路边坡地上一幢挂着灯笼贴着春联的新房,小谢的新家到了。
砖混结构的新房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三间卧室,一间堂屋,厨房厕所齐备,晒台还做了预留。“水电早就接通了,家具和铺盖也都是新的。”谢再发年轻的面庞泛着喜悦的红光。
围坐在新房堂屋的火盆周围,谢家姐弟与亲戚邻居们讲起了搬家的故事。“我们家的老房子就在离这儿不远的江边,听老辈人讲,那房子至少有50年以上了。”谢再发的四姐、17岁的谢小慧告诉记者,小时候他们一家7口人挤在一间屋里,下雨怕漏,涨水怕淹,最怕的是有蛇,“真是要感谢政府的好政策。”
好政策,是指黔江区扶贫开发的兜底帮扶政策。2013年开始,黔江区抓住重庆市启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契机,开展深度贫困户兜底搬迁。“区里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政策进行了延伸,不管是高山还是深谷、平坝,只要是生存条件恶劣、生活极其艰难的农户,都有条件纳入兜底搬迁范畴。”冯家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胡勇介绍,兜底户除了可享受3万元财政补助资金,还能得到区里对口帮扶部门5万元的资金补助。
“确定为深度贫困户需要村民推荐评选并公示,对于这一家,村民一致同意。”小寨社区党总支书记徐清华说,大家觉得,他们姐弟自幼孤苦,目前还有两人在读书,生活很困难,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关爱。
说到这儿,谢家姐弟满含感激地打开了话匣子:新房选址不仅交通便利,而且靠近产业项目基地;政府补贴不够建房,同社区的施工队老板不仅倒贴1万多元,而且赠送了家具和生活用品;邻居们有的送来春联,有的热心地为他们介绍工作;街道的干部还积极协调,为读中职的谢小慧增加了生活补助,争取让上初中的谢再发转到离家更近的学校……
在黔江区,享受到兜底帮扶政策而喜迁新居的,远不止孤儿姐弟这一户。据初步统计,全区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有639户、2055人,截至目前已完成301户、1014人,余下将于2017年底前全部完成,实现深度贫困户应搬尽搬。
告别之际回望小寨,夕阳下,新居掩映在翠竹与果树间,炊烟袅袅升起,门上红色的春联透着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