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有个“小重庆” 他在那里卖了68年小百货

29.05.2015  08:48

唐科成,86岁,解放前经营布料生意

重庆晨报记者 李璐 摄影报道

我出生于1929年4月,出生地就在我现在这个屋子里。但我家是外乡人,祖父是四川广安人,父亲14岁就到重庆卖菜,就在大阳沟。父亲勤奋能吃苦,为人精明,很快就获得了机会。父亲从卖菜的小贩跑到裁缝铺当学徒,手艺眼力都不错。

到他20岁那年,当时綦江东溪镇有一个武姓地主到重庆做生意,见我父亲能说会道,就力邀他随其一起回去帮忙。这个武老板在东溪除了田地,还在烧矿,父亲认为跟着靠山会有大发展,就收拾细软随他到了东溪太平街。

太平街也就是现在我们坐的这一条街了,我父亲来此落脚不久,因为这条街大多是做纸张买卖,所以很快更名为纸市街。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解放后,在20世纪50年代被更名为反帝路,“文革”后又被取名为新建路。

父亲因为帮着武家的矿山张罗,采办材料等贸易往来的事情都是他在做。很快有了一点积累,父亲就在太平街开了一家裁缝店,靠着在市区学会的新潮手艺,很快就宾客盈门。在我父亲开店之前,东溪富人穿的都是长衫马褂,我父亲做了当地第一件中山装,还轰动一方。

綦江首场

6年之后的1929年,我出生了。父亲当时26岁,虽然开着裁缝铺,但是收入还是没法和这条街上的富人相比。不过对我的教育他很上心,5岁就把我送到私塾,11岁进了小学,后来还考进了东溪镇的明明中学。这所学校我后来才知道是中共地下党办的。

我前头还有一个哥哥,可他在旧社会染上了抽鸦片的陋习,等我到18岁结婚的时候,家里全靠老父亲在支撑。没有办法,我开始在裁缝铺帮忙,可这种收入对一大家人来说维持困难,我就得想办法开源了。

本来我是中学学历,东溪镇保安团同意聘我入职,可我母亲不愿意,说当差的收入没办法补贴家里,她让我去学着做生意。

当时在东溪做生意也算传统,这里被称为綦江首场,建场有2200多年的历史。这也是本地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东溪处于四川盆地的东南角,与贵州接壤,两地甚至包括云南、广西等省的物资集散流转,水陆两道都要在东溪来落脚。所以这里是一个天然的水码头,其中又以太平桥为最大。就是这么一个远离城区市区的小镇,因为商品商家众多,又被客商称为“小重庆”。

卖布收入用麻袋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身处水码头,要找一些贸易买卖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刚起步做生意,也没什么本钱,开始也就卖个针头麻线什么的,可这个也赚不了什么钱,就开始转行卖宽布。宽布是指布匹宽度为二尺四,这是城市里流行的尺寸。当时农村流行的是窄布,宽度只有一尺二,因为时局动荡,父亲裁缝铺生意不好,他也改行卖布,卖的是窄布,和我正好交叉互补。

不过宽布窄布都是本地棉布,实际上也不太值钱,当时价格更高的是城区卖过来的阴丹布,都是本地富人偶尔才做的料子。当时我也就是在本地市场贩卖,当地老百姓喜欢的还是老蓝布,结实耐用。

我做生意的时候已经是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的阶段,整个国民经济在崩溃边缘。那个时候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法币,但是大家都知道它不值钱。我当时就在纸市街上支摊卖布,因为口岸好,生意也好,虽然一条街上有二三十家做布匹生意的,但我算继承了父亲能说会道的本事,每天收入还不错。可每到晚上收摊的时候,就发现这一天的收入得用麻布口袋来装,法币不值钱嘛!

打会把积蓄都败光了

当时东溪镇市场上的主要货品,一头是来自习水、茅台等地的大米和土特产,一头是来自重庆市场的绸布和小商品。綦江周边地区赶场是逢五逢十,大概一个月我可以赶周边四个场,然后回到东溪。

因为一般商家不愿意接受法币,我只得去太平桥码头,到愿意接法币的米商那里把钱换成粮食,然后押着装粮食的船,到棉纱商人那里去用大米换棉纱,最后再把棉纱拿到布匹批发商那里去换布。有的时候我卖布也不收法币,一匹布换一升米或者一升鸡蛋。

就这么倒腾下来,也有了一点收入,不过很快又在打会上给败了。东溪镇当时有名的是“四庆会”,就是当地做小生意的人聚在一起搞的民间集资,谁当会首谁就负责办伙食,然后大家凑份子给会首。每个月会首还钱给一家人,请了几家人集资就还几个月,还清了就继续下一次打会。当时觉得挺热闹,而且生意看上去也红火,每天好几拨会首在请伙食,我还不一定都去。可随着经济形势恶化,法币贬值惊人,打会还钱,到最后要么还不上,要么就是还的钱一文不值了。

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个体户

打会打垮了,不过还好不久解放了。东溪1952年开始使用人民币,因为货币坚挺,算是结束了这个水码头数年来以物易物的历史。那个时候算是我卖布的黄金时代,当时一尺布卖0.12元,我每赶一个场能够卖40块钱,一个月能够有200多元的收入,对当时的生活水平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1951年东溪镇工商联成立,我当选为委员。1952年本地的花纱布同业公会成立,我就在公会的百货组里当大组长,当时100多个卖小百货的商贩都在这个组。我后来成为本地工商联最年轻的执委。

1956年完成了公私合营,我家的布店和其他11家合并在一起,成立了福群棉布商店,我是店里的会计。

后来1962年我被调到双溪机械厂当工人,直到10年后才回家赋闲。这其中甘苦自知。到了1977年政策变化,我是东溪镇第一批申请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的,当年就拿到了执照,成立了千鹤商店,做我的老本行小百货。这个店开到了2014年10月,子女们都劝我退休,这才关门停业。我一共有6个子女,不过都没有经商。

綦江报道

86岁的唐科成在綦江东溪算得上名人,从小孩子到耄耋老人,几乎都在他的小百货铺里买过东西。实际上从他18岁成家立业开始,唐科成就一直在东溪这个以前被称为“小重庆”的川黔交通枢纽上做小百货生意。生意一直持续到2014年底,唐科成也成为东溪这个水码头上见证历史的活化石。

从重庆市区沿G75高速一路向南约120公里,即到达綦江东溪古镇。因为彼时来自重庆的客商多在此采购来自贵州的大米等山货,重庆出产的百货类商品也经由此发往云桂黔多地,交易频繁,客商云集,这里又被称为“小重庆”。

东溪镇再往南,就会碰到贵州的大娄山脉,这里和贵州习水接壤,是当时川、云、桂、黔的重要通道之一,而且镇子东面的綦河源头来自贵州境内,经东溪镇直达长江,镇子里的太平桥在解放前就是綦河上游川黔货物集散的最大码头。

细雨中的小镇清爽而安静,沿着镇内一条名为丁山的小河走上一段,然后转入一条由青石板铺就的狭长街道,在青砖和深色门板的转角,穿着黑色西服的唐科成正坐在家门口等候。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