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力量丨把自己当“力哥”使的疫线女汉子 患者一首诗打湿她眼眶

07.03.2020  16:22

疫情抗击战中,女性顶起半边天。

单纯从人数上看,女性占新冠肺炎病区医护人员的“大半壁江山”。

在位于万州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百安分院,刘春秋是新冠肺炎轻症应急病区的主任。从1月28日她被调往救治“火线”算起,已经坚守岗位40天。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百安分院新冠肺炎轻症应急病区主任刘春秋

女医务人员个个成了“女汉子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被市卫健委确定为渝东北片区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定点医院。为应对患者救治,医院决定将百安分院改造为专门的救治医院。

1月27日上午10点开始,百安医院收治的147名康复患者被陆续疏散到其他医院,为专门救治医院的改造腾出空间。

1月28日,刘春秋一上“火线”,就面临一场考验。

刚到岗的刘春秋带着陌生的同事一起,按要求将8、9、10、11楼改造成新冠肺炎轻症应急病区。

当时,楼道里物资堆积比较多,楼层间的物资也要再分配。不过正值春节期间,平时街头找工的工人多已回家,医院病区的改造要靠医护人员自己。

△医护人员碰杯喝中药

没有一个喊退的!”刘春秋说,当时抽调的同事相互之间并不认识,但相互之间的配合却非常默契,就像几个同事抬柜子一样,心往一处聚、力往一处使。

因为护士多,所以女医务工作者占绝对优势。”刘春秋说,在紧迫的环境下,个个都成了“女汉子”。

3月7日,她回忆起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幕:在将百安分院改为集中救治定点医院过程中,几名女医护人员在楼道里当“力哥”抬大柜子,累得满头大汗。

11个小时忙下来,人人都是满头大汗、汗流浃背,有的崴了脚、伤了手,咬牙坚持没人娇气,康复病房变成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隔离病区。

△用对讲机和隔离区医护人员联系

每天要接上百个电话

刘春秋也不轻松,几乎每件事都需要她安排。在抽调来的人中,她只认识一个人,并且因工作地不在百安分院,她对这里的环境不熟悉。

11个小时里,接了100多个电话。”刘春秋说,同事分头忙一有事就要找她协调,平均算下来几分钟一个电话。

29日凌晨,新冠肺炎患者陆续转进病区救治。病区改造好之后,她又要梳理工作流程,杜绝患者转入时的交叉感染风险。

前几天稍微空了我专门数了,前头几天都是超过100个。”刘春秋说。

病区运行顺利之后,她又面临新的考验。

百安分院是集中诊治定点医院,收治的患者来自渝东北片区,29日凌晨一共只有18人转入,可之后的数量与日俱增。

轻症区单日在院患者人数最多时有146人。”刘春秋说,而当时整个轻症病区的不到50名医生要分成四个班轮流上,女医生约有三分之一。

好在被治愈的患者越来越多,截至目前经过40天的奋斗,轻症病区患者已降至个位数。

病区患者写诗感谢医护人员

辛苦的背后,也有感动。

让刘春秋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姓谭的患者曾在医院为医护人员写过一首诗《你的眼睛》。该患者在诗中写道:

你的眼睛又大又圆,

那是你要隔着护目镜上的气雾看清患者的脸。

你的眼睛又大又圆,

那是你在克服疲劳,告诉自己时刻保持清醒,避开所有的风险。

你的眼睛又大又圆,

那是因为你全身裹着防护服,只有眼睛才可用无声对话为患者滋润心田。

你的眼睛又大又圆,

那是你要给患者安慰勇气和坚信,你要告诉患者,不怕,有我们一起,一定会迎来最美的春天

……

采访当天,刘春秋读完诗,渐渐地泪湿眼眶。

再苦都值了!”刘春秋说。

△刘春秋和女儿视频连线

她的软肋是在家的女儿。由于每天要进隔离病区,她上“火线”以来一直没有回家,也没有和远在重庆上初三的女儿说上几句话。

由于经常下班晚,白天工作又特别忙,与女儿通话也是三言两语,一忙就挂了。“她会给我发短信,总是担心我。”刘春秋说完眼睛又湿了。

3月7日中午12点,她和女儿视频连线,过问女儿的网课学习情况。这是她40天第一次和女儿视频连线。

等疫情散去,她想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一起奋战的同事合影,记住这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郭发祥 摄影 邹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