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瓦黄墙斗拱彩绘 67岁老楼迎来新生
九龙坡新闻消息,在杨家坪花半里路,两栋仿古建筑修葺一新。从外部看,黄色外墙、绿瓦屋面、斗拱彩绘,十分古朴典雅。走进内部,法官们忙着运用智慧庭审系统审理案件,科技感十足。10月28日,记者从区落实城市提升任务推进组了解到,绿瓦楼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完工。经过4个月的精心施工,已有67年历史的绿瓦楼,外貌焕然一新,功能优化提升,从过去的教学办公场所,成为国家审判机关所在地,在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上,继续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优秀建筑历经多年风雨
绿瓦楼位于杨家坪街道花半里路3号,是重庆市首批优秀近现代建筑、九龙坡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西南大区时期教育建筑典型代表。
▲俯瞰绿瓦楼
1953年,绿瓦楼作为西南第一工业学校的教学办公场所建成投用。后来学校多次易名合并,但建筑风貌保持原样,一直作为办公楼和实验楼使用,直到2010年重庆理工大学搬迁。2019年12月31日,重庆破产法庭揭牌成立,绿瓦楼成为国家审判机关所在地。
绿瓦楼总体呈中轴对称布置,共有前后两栋楼,均为三层建筑,建筑面积5657平方米。采用砖、木、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单檐歇山式组合屋顶,绿釉琉璃瓦屋面,外立面以黄色为主,并施以斗拱彩绘,建筑整体气势壮观,室内外装饰精致。
重庆理工大学前身为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补习学校,该工厂是抗战时期内迁西南大后方的重要兵工企业之一。因此,绿瓦楼不仅是重庆理工大学校史的重要物证,也从侧面印证了九龙坡区作为抗战大后方,在军工生产和教育上的发展历史。
绿瓦楼虽为仿古建筑,但刻画细腻、做工讲究、雕梁画栋,充分体现了传统工匠的高超技艺,具有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保护修缮做到四个保持
由于长期使用和环境影响,绿瓦楼存在外墙涂料颜色褪色、地基条石轻微风化、部分木龙骨糟朽等问题。今年5至9月,九龙坡区实施了绿瓦楼保护修缮工程,对文物建筑进行重点维修。
▲绿瓦楼内部环境
主要工程内容为前后楼木屋架加固,后楼柱及砖墙破损部位修复,屋面植物清理,外立面墙漆维修,部分基础条石防风化处理,室内地面及墙面重新装修,木质结构防火、防虫、防腐处理,新增消防及安全报警设施,室内装饰根据现在功能的需要重新装修。
该工程负责人介绍,维修保持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对文物建筑尽量实现最小干预。例如在对屋面木构件进行全面检修和加固后,已缺失的部分,缺多少补多少,不能全部新作,修补制作使用同材质、同规格以及式样、无结疤的上好木材,木构件隐蔽前均须掺有杀虫剂的桐油涂刷加固两遍。
重庆破产法庭保护修缮工程完工后,两栋仿古建筑修葺一新,重庆破产法庭将承继绿瓦楼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服务经济发展,继续救治危困企业,出清“僵尸”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
▲绿瓦楼走廊
截至6月30日,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541件,已审结各类案件315件,以法治化的方式化解多个经济领域的重大矛盾。
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司法审判效率,本次保护修缮工程设置了1个大审判庭、2个中审判庭、5个小审判庭,每个审判庭安装智慧庭审系统。
智慧庭审系统包含视频采集设备、音频采集设备、证据展示设备、庭审展示设备、法庭音响设备、庭审控制系统、互联网庭审设备、主要庭审系统等内容。
该系统将传统的科技法庭与智慧审判有机结合,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提供书记员笔录、裁判文书生成、网络庭审公开、网络自动巡查、审判人员庭审辅助等多种功能。
重庆破产法庭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不断探索创新重庆破产审判工作机制,以审判专业化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在重庆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 谭娟 摄影 陈林
原标题:67岁绿瓦楼迎来新生 重庆破产法庭保护修缮工程完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